编者按:一年春作首,春耕正当时。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
冲刺2025,对标《纲要》要求,对照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如何精准把握重点任务、科学谋划落实举措,如何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画,是全体成大人共同思考回答的命题。今起,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冲刺2025·院长谈”“冲刺2025·职能部门负责人谈”专栏,邀请各学院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畅谈工作目标、落实举措和前瞻性思考,明方向、聚合力、求突破,力争以“满格状态”投入新征程,为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团委):We来·正青春
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同向,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充分发挥共青团在学校“第二课堂”“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工作实践中的生力军作用,实施青橙领航计划、青橙赋能计划、青橙建功计划、青橙强基计划,共建更高水平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大思政”体系。
实施青橙领航计划,引领青年坚定信念、向上向善。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坚持党建带团建,做好开学第一堂团课,突出青年化阐释,做深做精“成大青年说”等思想理论平台,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持之以恒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精神素养培育。推进分级分类的“青马工程”培养体系建设,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着力培养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持之以恒推动共青团新媒体工作提质增效。构建“成大青年”新媒体平台,加强青年学生网络文明志愿者和宣传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参与网络正能量传播。
实施青橙赋能计划,服务青年筑梦成大、圆梦成大。广泛开展学术实践活动,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做好2025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赛、省赛组织工作和2026年“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立项遴选工作,推动学生学术成果提升。广泛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推动美育实践基地建设;发挥校城资源优势,开发成大特色美育课程,提高公共艺术参与面;探索美育的思政表达,举办“青春·蓉光”美育思政课堂暨“五四”颁奖典礼;创编四川省西部计划舞台剧《向西》;筹备并组织参加2026年四川省第十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推动开展青年国际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学生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共青团在“五育并举”中的组织优势,全面激活文化育人动能,开展校园歌手大赛、“鹤鸣杯”演讲比赛、校园马拉松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体活动。

实施青橙建功计划,动员青年挺膺担当、建功立业。激活大运遗产效能,持续打造校园生活文化新风尚。激活大运遗产效能,建好成都青年志愿者学院;推广“赛会大思政课”模式,做好世运会志愿者招募培训上岗工作,引导青年与城市共成长。加强“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构建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探索创新共青团参与思政课建设协同机制,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在思政工作贡献度;发挥城市资源,加强“行走的大思政课”建设,构建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探索以“揭榜挂帅”发布选题招募实践团队,增强社会实践的思政引领实效。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建功立业。开展“青橙计划”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扶持计划,加强“青橙小站”“百人百图”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深化“一院一品”“一院多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引导青年服务国家战略;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前期宣传、招募动员和跟踪回访工作,引导青年学生报效祖国、建功西部。

实施青橙强基计划,引导青年敢于担当、创新实干。塑造清新阳光的学生会形象。开展学生会组织主题联学,常态化举办读书会,增强学生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推动“我为同学做实事”服务同学项目和“学生会改革进行时”自身改革项目建设;开展学生会工作人员培训和述职评议,塑造清新阳光的组织形象。营造百团争艳的社团氛围。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经常性开展风险排查;开展“百团争艳、岁月如歌”学生社团文化节系列活动,搭建学生社团个性化成长平台;开展“活力社团”选树和风采展示,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思政类、志愿公益类社团建设,支持模拟政协、应急管理等的社团建设。激发蓬勃朝气的基层活力。规范开展团内“五四评优”等创先争优青年榜样评选活动;推动“团委书记讲团课”等团课课程体系建设;完善党团组织一体化育人链条,规范和加强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机制建设,牢固树立“先育再推、推后接育、推育结合”培养理念。
成大共青团牢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牢记“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政治责任,牢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不断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生动实践中走新路、开新局、当先锋。
编辑:齐越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