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硬核考研人】四位农业学子齐“丰收” 全部成功升博!

文:杨仁骏、程舒娜、陈银萍、韦文菁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杨仁骏、程舒娜、陈银萍、韦文菁
来稿单位审核 陈钧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农业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命脉,

是支撑国家繁荣稳定的坚实脊梁,

更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的基础。

本期“硬核考研人”新闻中心采访了同为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1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的4位硕士研究生同学,他们皆投身农业专业,有的踏入学府,在沃野田间深耕农学智慧;有的远赴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他们期望用创新之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他们的讲述里跃动着逐梦桑梓的赤诚、深耕土地的坚韧,更沉淀着他们于田间地头独有的生命体悟与农情哲思。



王强,导师: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郭来春研究员

升博院校:吉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齐安银,导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万燕教授

升博院校:贵州大学作物耕作与栽培学



曾芳,导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孙雁霞教授、邬晓勇教授

升博院校:浙江农林大学作物学



张捷语,导师: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向达兵教授

升博院校: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植物分子遗传学


以下是大成与他们的对话:


大成:在成大硕士期间获得了哪些成绩?


王强: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篇论文,中国科学院SCI二区3篇论文,参与作者身份发表2篇。


齐安银:第一作者身份在Agronomy《农学》、Phyton-InternationalJournalofExperimentalBotany《国际植物学实验杂志》和《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各发表1篇论文。


曾芳:担任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学生负责人,各学科加权成绩排名专业第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FrontiersinPlantScience《植物科学前沿》和《江苏农业学报》发表论文各1篇;获学业一等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和学校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张捷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第二作者2篇,第四作者1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


大成:为什么想要攻读博士?


王强:硕博方向一致,想继续深造,俗话“知识改变命运”。


齐安银:研究生阶段让我认识到我还是喜欢科研这条路的,尽管实验很枯燥,但是出成果的时候还是觉得很值得的。


曾芳:努力成为硕导优秀的弟子,多学点东西。


张捷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大成:升博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王强:科研圈竞争压力大,好在我前期了解过博士招录情况,在申博前努力发表文章,以文章优势脱颖而出。


齐安银:报考心仪导师的同学非常多,竞争压力很大。好在有研究生导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修改个人简历、博士拟研究计划、面试技巧等。


曾芳:12月底,网上报名时间快结束了都还在纠结要不要读博,在导师、家人和同学的鼓励下,我选择继续努力,攻读博士。


张捷语:国外博士是申请制度,首先需要准备语言成绩,考雅思。其次是在网页搜索各个学校各个导师的信息、博士招聘的要求,然后需要将简历、硕士期间成果,整理成邮件发送给意向导师介绍自己的情况,合适再约面试,导师给出意向后需要撰写博士研究计划书,提交给学校的国际博士研究院。最后审查通过才会下发博士录取通知书。


我大概发了25封邮件,有意向的是4个导师。发了8封都没有回复,后来我投西班牙的学校,联系了6位导师同样没有一封回复,我还厚着脸皮去追问导师,回到家才突然收到导师邮件,他说应该是信息系统把我邮件放到垃圾邮件直接删掉了,在看完我的简历和学术网页后,他约了面试给我介绍他的研究课题和进展,之后指导我撰写我的博士研究计划。


大成:用三个词概括升博过程。


王强:满怀期待、满身泥泞、茁壮成长。


齐安银:积累、稳健、扎实。


曾芳:努力、坚持、幸运。


张捷语:跌宕起伏、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大成:硕士研究生阶段印象最深刻的事?


王强:在实验室的时候,每次去找导师唠嗑,起初是因为实验设计、实验开展等问题需要去找他持续性的沟通来准备研究课题的内容和计划,对于远走他乡的我来说,他是老师,也更像是我在远方那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人,不止是聊科研,也聊兴趣爱好、家长里短以及生活中的各方各面。


齐安银:因为实验组师兄师姐们都很厉害,所以为自己制定下了发要发SCI的目标,开始了“早八晚十”的研究生生活,不做实验的时候就看文献,我个人习惯是将看过的文献进行分类,方便在做实验或者写作时进一步阅读。


曾芳:刚确定攻读硕士,选择导师向他们发送邮件时,在两位老师中间纠结,结果入学确定导师了才知道这俩老师是一家的,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也最喜欢对老师说“你信我!”


张捷语:做实验印象最深,有一次为了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我当时穿了实验服的情况下,两条长裤被试剂烧几个洞,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实验安全,穿实验服,穿长裤,不穿凉鞋。


大成:实验遇阻,情绪低落时如何调整?


王强:人生路漫漫,一切来源于生活,一切也回归于生活。看似天大的困难,其实不过是沧海一粟。接受自己的平凡,而又不甘于平凡,在任何时候,都不应缺乏从头重新起跑的勇气。


齐安银:由于研究方向是进行大田实验,存在着很多外界不可控的因素,对我们的实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办法就是与导师的沟通,阅读文献,调整思路,一次次的重来,直到成功。


曾芳: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看什么都是乐观的,办法总比困难多。


张捷语:我会去重新整合文献,找到遗漏的有效信息,沉稳的去寻找问题并思考,做下一步之前还要回顾前面的内容,直到实验完成。


大成:从本科到博士,有什么想对自己说的吗?


王强:永远不能停止奔跑,既要有一往无前的冲劲,也不缺乏从头再来的勇气。


齐安银:从本科到硕士,再到申博成功,都不是早就规划好的,但是却一步步走到现在感觉还是很满意了。火车是往前开的,所有的经历都还是挺美好的,过去也没有啥遗憾,只想对自己说享受当下,往前看。


曾芳:本科立意设计画图,研究生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我现在具有极强的专业自信,粮食安全需要紧紧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农艺与种业培育的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我相信自己就会成为那样的人才。


张捷语:记得导师在我申博期间对我说的一句话:“年轻就应该出去看看,出去多学学”。


大成:最想分享自己的哪些经验与心得?


王强:脚上沾满的泥土和手上的笔墨,是通向未来的钥匙。成长没有捷径,保持一颗平常心,好事担得起,逆境扛得住,把每一天过踏实充实,人生就会处处是风景。


齐安银:要尽早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成果。同时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


曾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少让老师操点心!


张捷语: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期待,努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年轻就应该出去看看,出去多学学”。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