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硬核考研人】“跨考”名校研究生上岸,她们这样追梦!

文:杨仁骏、陈银萍、杨逸坤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杨仁骏、陈银萍、杨逸坤
来稿单位审核 陈钧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热爱因何滚烫?

这一期“硬核考研人”,

大成访谈了两位跨专业考研上岸电子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的2024届成大学子,

分享自己的“跨考”故事,

面对基本从0开始的专业学习,

他们展现出愚公移山般的坚韧,

热爱,驱动她们实现自我蜕变,

历经研考,试炼出梦想的纯度!



谷雨萌:师范学院202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初试374分,复试416分,综合分数79分的成绩,上岸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杨晓琳: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以初试356分,复试77.60的成绩成功考取南开大学法律专业(非法学)硕士研究生。


大成:为什么决定“跨考”?


谷雨萌:高中时,我常常为了英语、数学、地理头疼,这三科成为拉低总分的科目。相比之下,我却对政治这一科情有独钟。大学录取时我未能被第一志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调剂到了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到了大三,我深思熟虑后决定“跨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弥补没有学到钟爱专业的遗憾。高考专业没录上,那研究生就一定要考上。


杨晓琳:“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喜欢法律,坐在电视前看央视的《今日说法》是我最喜欢的事情,看着栏目中的人用婚姻法、劳动法、刑法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惩罚坏人,我当时就默默下定决心:“我也要学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别人,维护公平。”高考后我被调剂到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学习本专业之余,我并没有放弃学法的梦想,最终我决定跨专业考研法律来实现自己的“学法梦”。


大成:是如何选择院校的?


谷雨萌:我的父母定居在成都,所以我的院校选择也基本确定在了川渝地区。在2024年研究生录取成绩公布后,我先后查看了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的招生人数与分数,综合分析下来,我决定考电子科技大学。


杨晓琳:我查阅过很多大学法硕的招生人数与分数,最终确定南开大学,因为天津离我的家很近,且法学评级等级为A,位列全国高校前10%,是我的首选。


谷雨萌在宿舍自习室学习


大成:你觉得“跨考”最困难的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


谷雨萌:最难的是坚持下去的信心。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让我一度想要放弃的事情,备考中期,我生病了需要经常去医院,加上专业实习,需要分出非常多的时间,很多知识点根本看不完。初试考前一个月,我的爷爷过世了,那段时间我非常沮丧,后来家里人和朋友一直鼓励我,我也鼓励自己越是困难,越要争气,化压力为动力,后来就调整好了状态继续准备考试。


杨晓琳:最难的就是坚持。我经常背书背到哭,题做不来哭,错误率高也哭,无数次想过放弃,但哭完还是继续背,继续做题。我就想着,我从小就那么喜欢法律,走了那么远的路,上大学以来更做了那么多准备,每天坐在书桌前10小时,自己是否能接受功亏一篑的结果?我不断鼓励自己走下去的动力就是一定要学法律、一定要上岸的信念。


杨晓琳的笔记


大成:从零开始学习新专业,你如何快速补足知识短板?


谷雨萌:我高中政治学得不错,加上大学一直有在学习,所以学起来、背起来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找对学习方法,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在备考过程中学起来还不算很吃力。


杨晓琳:刚进入大学,我就拿着刚买的民法典,每日空闲时间都会翻看法条。也会经常看法律相关的书进行学习,从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中了解刑法原则,从张明楷的《刑法格言的展开》中深入理解刑法格言的内涵,保持对法律知识的接触。因此在备考中,我对很多知识都有一个了解,也能很快的去理解学习。


大成:备考过程中作息是如何安排的?


谷雨萌:我和我的室友两人搭伴,早上七点谁先起床就叫醒对方,吃过早饭准备好后就直奔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一直到晚上十点半闭馆音乐响起,我们才整理书本回到宿舍。有时起床后,草草收拾穿着睡衣便就到宿舍自习室学习,午饭就点外卖,这样就能省下去图书馆和去食堂的走路时间,能多看多背一些内容。


杨晓琳:每天6点我就起床开始学习,不断地背诵、做真题、看错题,每天都是这样重复,一直学习到晚上10点半。


大成:你有独家的学习方法吗?


谷雨萌:我会给学习的内容编码,每一句里面抽一个字出来,编成一句口诀。另外就重视复盘,晚上睡觉前记忆力最强的时候,我会回忆一遍当天学习的内容,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我就会特别清晰的记得我睡觉前背的考点。


杨晓琳:我通过画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在笔记本上同一道主观题至少重复三遍,一遍先自己写,对着答案分析改正;第二遍听老师的讲解课后精简答案;最后一遍要隔3天再写,如果和答案相差不多就进行下一题,答得不好过三天还会再写一遍。


杨晓琳备考期间做过的习题


大成:在备考中是如何张弛有度的?


谷雨萌:有时背书背得非常难受,我会来到阳台上,拿出手机开始听歌看风景,我和室友专门创建了一个考研歌单,《一路生花》《送你一朵小红花》……每当温馨的歌词从耳机里传来,我都感觉很放松,自己还会跟着哼几句。


杨晓琳:我会听一听自己喜欢的歌,看一会《大自然》《动物世界》等纪录片,和朋友笑着谈里面有趣的动物,也会去唱歌吃饭,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放松自己,调整好状态又立马投入备考之中。


大成:是如何准备复试的?


谷雨萌:我找到了该专业的师姐,请教她复试的经验,白天依然早7晚10地背书,晚上回宿舍后,便和考研搭子互相视频抽背,用英语提问和回答来模拟面试,两个人就从一开始磕磕巴巴,到后面非常从容淡定。


杨晓琳:初试成绩出来当天,我就开始找南开大学的研究生学姐请教复试内容和注意事项。每天和朋友进行面试的模拟提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法治日报》等渠道了解最近的热点案例,学习经典的案例,并对它们进行整理和梳理,在纸上罗列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和看法。


谷雨萌一年前写下的许愿纸条


大成:回忆一下查询到录取结果时的情景?


谷雨萌:3月31日下午5点,当我看到自己被录取的通知时,我激动地当街抱着朋友哭了起来。


杨晓琳:4月2日,我拿着手机的手颤抖着,不断刷新页面。当录取结果刷新出来的一瞬间,我紧紧抱住自己的父亲,喊着“考上了!我考上了!”泪水夺眶而出,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大成:一年来你觉得自己有何改变?


谷雨萌:我一直在坚持我的选择,我觉得这也是我的“变”与“不变”。我从小到大,我学过舞蹈、古筝、钢琴、小提琴,但都没能坚持下来。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上,我觉得我也算不上是很勤奋的学生,做事情总是会三心二意。但这次我最终坚持下来了,这段经历给我了很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以后做任何事情都同样可以。


杨晓琳:我变得更自律了,考研让我学会了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好自己的生活,每天早睡早起,每个时间该干什么,都非常有计划有条理了。


大成:考研过程中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谷雨萌:我感谢这一路上的所有人,父母支持我,朋友陪伴和鼓励我,学院的老师帮助我,目标专业的师姐辅导我,最后是我自己,坚持下来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杨晓琳:最想感谢的是我的朋友们。备考其实是很枯燥,也常常会崩溃的,经常会有“怎么永远都背不完”和“怎么题都不会做”的想法,如果没有他们开导我,陪我一起学习、休闲放松以及提供情绪价值,我想我也不会坚持下来吧。


大成:即将毕业,想对母校说?


谷雨萌:嘤鸣湖边的荷花池路,是我最喜欢的成大风景。在临别之际,漫步在其中时,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思绪不禁回到四年前,刚踏进成都大学校门的日子。那时我曾无限次畅想过的大学生活,青春、激情、拼搏、欢乐……在成大,我从一个不懂自律的小孩,成长成了一个能独立思考、能对自我负责的大人,希望下次与母校再会时,我能变得更加优秀,不负成大的栽培!


杨晓琳:我的大学是丰富多彩的,即便没有如愿在本科学习法律,在专业课中结识的朋友,学院里给予自己帮助的老师,比赛上认识的队友和学校提供的平台,都赋予我即便泪流满面,也依旧坚不可摧的韧性。感谢这些所有人,感谢母校成大!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