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登顶!大成对话《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成大人

文: 闵秀玲 骆梦 来源: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9日
闵秀玲 骆梦
来稿单位审核 陈钧 编辑 吕佳
责编 陈钧


留学生跨国追影

影院紧急加场

中国影史首位3岁百亿影人诞生

成都新的“城市IP”

“吒儿出海”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一路“高开疯走”,不仅每天都在打破纪录,更以“一票难求”的盛况席卷全球。


截至2月18日,《哪吒2》全球票房已突破121.8亿元,登顶全球影史动画电影票房榜。


在这部“川造动画”中,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9名校友和2位老师深度参与和制作,为吒儿闹海,贡献成大的力量。


近日,大成对话影视与动画学院梁怡老师,走进这部国漫巨制背后的故事,看全行业托举“吒儿”登顶。作为一名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者,《哪吒2》的爆火,也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学思考。他说,“热爱比什么都重要!”



梁怡,成都大学2000级数字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现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教师,成都云顶动画有限公司负责人。


大成:梁老师,请简要介绍下您的职业成长经历吧!

梁怡老师:2004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金山软件公司工作,担任CG动画制作总监,负责《剑侠情缘》《春秋Q传》等多部游戏的CG动画制作。后来,我创建了云顶动画有限公司,从事动画相关的工作,期间制作并导演了90多部动画片、动画短片,包括美国大型网络游戏《荣耀之战》、台湾大型网络游戏《百年战争》游戏的片头CG动画和CG宣传片,作品《BOX》获得由中国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CCGF中国数字节年会广告组大奖。

2007年,我开始成大任教,主授《导演基础》《动画制作》《角色设计》等课程,讲授动画的导演、设计和编剧等内容,让学生尽快地与项目结合是我教学方向。


大成:您是什么时候加入到《哪吒2》这个项目的?合作的契机是源于什么

梁怡老师:我们团队和可可豆动画都是成都本土的动画公司,十年前,我们与哪吒团队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项目进行过合作探讨,但我们没有实际参与制作《哪吒1》。两三年前,哪吒团队邀请我们参与制作《哪吒2》,为了保证效率,我们团队共派出30多个核心主力去驻场制作。


大成:老师您在这个项目中主要承担的工作是什么?过程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梁怡老师:我负责的是管理工作。平时要兼顾授课和公司管理,出于不耽误进度的考量,我并没有直接投身制作,但需要我协调的时候我就会去做工作。

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当我们把大量的人力抽调到哪吒团队后,公司承担的大量的动画项目任务,包括我导演的动画《后羿射日》也在制作过程中,人手严重不足,最后重新招聘了几十个人来做工作。

还有就是《哪吒2》制作体量巨大,尤其花精力、花时间。在后半部分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特效制作,公司服务器不够用,制作人员只能等电脑渲染出图片后,再进行精修。


大成:我们了解到很多的镜头制作周期长达一两年,饺子导演说就是“死磕”,您切身感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让您最感动的场景、细节是什么?

梁怡老师:一个镜头,一般的电影可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效果就可以了,但饺子导演有严格的要求,据团队成员给我的反馈,“没有达到最完美的状态是过不了关的”。整个制作团队都处于一种极限创作的状态,所有人都把自己的能力逼到极限。

我们负责的部分镜头制作耗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如龙宫岩浆、树枝藤蔓等重要视效。其中,用电脑自动生成的藤蔓已经很好了,但为了满足更高的视觉需求,让它生长地更好看,我们就改用了手动的路径,牺牲效率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我最感动的是,我们一个员工回家的时候出了点小意外,他负责的镜头还没有完成,尽管我们都建议他好好休息,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打着绷带在公司完成了他负责的那个部分。


大成:电影上映后,您是否第一时间去看电影院看了电影,或者是时刻关注着《哪吒》一路创造“奇迹”?能参与这样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您的感受是什么?

梁怡老师:我第一时间和家人们去电影院看了,也看着《哪吒2》票房一路飙升,作为百亿级作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我为之自豪,同时也感到了压力。《哪吒2》的成功,提高了观众的审美要求,也给动画从业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中国的动画电影已经迈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动画人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个镜头在观众那里可能眨眼即过,但就这么一个镜头背后就有几十个人的心血,很难说哪个镜头是哪个人做的。制作过程中,四千余人的制作团队汇聚了全国的动画精英们,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孵化出一部如此优秀的电影,这种团结的力量令我感动。


大成:现在电影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您们预料到还是意料之外?您认为它如此被大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梁怡老师:在电影制作前,就有人问我觉得《哪吒2》的票房会是什么样的,我说肯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因为饺子导演创造过许多奇迹,我相信第二部一定会“火”,但也没想到票房会突破一百亿的体量。

哪吒系列能够被大众所喜爱,首先是作品的创作思路足够新颖,就故事架构上来讲,哪吒讲述了一个“不完美”小孩成长的故事,突破了许多传统的动画编剧模式。同时,导演在电影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笑点和包袱,抓住了动画电影的特点——无论表达的主题多么宏大,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都需要做到轻松幽默。


大成:您最喜欢《哪吒2》电影中的哪一个情节、人物,为什么?

梁怡老师:最让我震撼的一个情节是巨大的炼丹炉把妖兽炼化成丹,以此来提升神界的能力,这个创意非常巧妙,以前我们对动画的理解停留在小情调、小世界观,但哪吒把这种世界观拓展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哪吒2》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大家最喜欢的可能是太乙真人,说着一口四川方言,特别幽默。我喜欢的主角哪吒有许多名台词,第一部时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这一部的“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他在认同自我、抗争命运这条路上越来越“燃”,这种精神很打动我。


大成:通过实际参与这样一个项目的成果,您认为为我们高校动画人才培养中积累了哪些经验?哪些能力和素质是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加强的?

梁怡老师:哪吒系列的成功,对高校人才培养最大的影响就是更加激发了学生对于电影的热情,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刺激、新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可能老师上80个课时的课,都没有学生梦想成就自己的一个动画作品的驱动力来得强烈。

大家发现哪吒、太乙真人等角色的形象与上一部一模一样,但实际上,在《哪吒2》的创作中,是把第一部的所有模型全部推翻重做了的。为了整个影片的精度需求,《哪吒2》在模型上的画面数、贴图、毛发系统等进行了大量的升级,这就是动画人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一种“死磕”的精神。这样的要求,我也应用到了教学中来,一是要求学生的作品要用高标准来完成,二是培养学生不停钻研、克服困难的品质。


大成:还记得您与动画结缘的故事吗?您是自小就喜欢动画吗?您的启蒙动画作品是什么?

梁怡老师:我算是国内第一波从事动画的人,我从小就喜欢动画。小时候看的第一部动画是《阿童木》,当时不知道那叫动画,只知道它是一个特别优秀的漫画改编作品。大学期间,有两部动画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是皮克斯公司制作的第一部三维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另一部是首次在二维动画中加入了三维动画技术的《狮子王》,它们让我意识到“原来动画还能这样做”。

我在成大数字艺术设计专业读本科那会,网络没有如今这么普及和便利,也没有什么动画的学习条件,我就泡在书店里自学,但书本上的知识仅仅满足入门,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研究。大四时,我用半年时间制作的第一部动画作品《小考》击败了国字号高校动画专业的学生,获得了2004年全国大学生最佳动画片奖,这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之后走上动画道路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大成:您想对有志于学习动画专业的学生们说什么?

梁怡老师:你们一定要带着爱,带着梦想,带着仰望星空的眼睛去走自己的动画人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动画的技法、技能随时都可以习得,但内心深处对动画的爱需要被认真保存,热爱比什么都重要。

编辑:吕佳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