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冲刺2025】图书馆:优化资源强服务,“书香成大”写新篇

文:桂世权 来源:图书馆 来稿单位审核:桂世权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桂世权
来稿单位审核 桂世权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编者按:一年春作首,春耕正当时。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


冲刺2025,对标《纲要》要求,对照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如何精准把握重点任务、科学谋划落实举措,如何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画,是全体成大人共同思考回答的命题。今起,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冲刺2025·院长谈”“冲刺2025·职能部门负责人谈”专栏,邀请各学院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畅谈工作目标、落实举措和前瞻性思考,明方向、聚合力、求突破,力争以“满格状态”投入新征程,为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书馆:优化资源强服务,“书香成大”写新篇


打造“书香成大”金品牌,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书香是一种氛围”,图书馆持续深化和丰富“书香成大”系列活动的内涵与形式,提升活动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力。创新活动内容、优化组织形式、强化资源整合,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阅读推广体系,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形成常态化、系列化的阅读推广机制。保持和加强馆院联动的阅读促进机制,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核心平台,充分发挥与各学院的协同作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阅读推广合力。举办高水平讲座《师说》,聚焦学术前沿、文化传承和创新实践,展现成大学人的学术风范和精神追求,增强学校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弘扬成大的文化精神。


艺术分馆强内涵,特色空间浸文化。图书馆艺术学科分馆打造“空间即课堂、资源即导师、文化即滋养”的环境育人模式,以空间打造、文献资源建设为抓手,注重空间的美学设计,将艺术元素融入空间环境布置,构建多功能、开放式的学习与交流空间,优化功能区域布局,提升学生艺术审美感知力。系统性扩充和优化馆藏资源,确保资源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多样性,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资源体系,扩宽学术视野。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学校艺术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B477


馆院合作更紧密,申博优硕精准做好申博优硕、专业认证等学校重点工作,持续加强馆院合作,主动与各学院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各学科在申博、专业认证及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结合学科发展需要,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确保文献资源采购和学科建设需求高度契合,高质量完成文献资源建设,进一步提升文献支撑精准度及文献利用率。实时跟踪博士点和硕士点建设情况,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方案,为博士点申报和硕士点建设提供科研、教学、管理支持服务。利用专业数据库密切跟踪已进入ESI前1%的6个学科排名以及5个潜力学科的发展状况,定期撰写学科跟踪报告,助力学科优化布局和资源调配。


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多元化,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多渠道构建“课程+培训讲座+比赛”的信息素养教育赋能体系,满足不同学院和学生个体的特定需求。根据学院需求,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或嵌入式课程,确保学生在数字化时代能够有效地利用数字工具和资源。开展丰富的数字素养培训讲座,深入剖析和分享数字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场景和最佳实践,扩宽学生视野,了解行业动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信息素养比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提供赛前培训、资源支持和专业指导,鼓励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力争取得新突破。


智慧图书馆建设提速,学校数字化战略落地。探索AI技术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包括DeepSeek-AI馆员、智能检索等,提升读者体验。切实加强技术服务工作,确保数据库、网络系统的适时更新维护和数据完整有效。确保自动化管理系统、各类数字资源的良好运行,整合各种数据库及网络资源,方便读者对文献资源检索利用。推进校外读者预约入馆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校外读者入馆流程的规范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优化地方合作机制,做强特色文献资源。主动与各级方志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双方在资源共建、学术研究等领域的合作内容与目标,系统性地收集、整理和保存各级方志部门的地方志、年鉴、地方文献等资源,形成主题特色文献资源,共同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推动地方志文献的价值提升,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拓宽师生沟通渠道,牢记高服务质量宗旨。图书馆将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耐心解答师生疑问,坚持做好服务工作。进一步畅通读者反馈意见渠道,建立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便捷高效的师生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师生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需求、意见和建议。设置“码上解决”、开通馆长信箱、开展“馆长书记接待日”、定期举办读者座谈会、官网设置读者留言板和在线服务功能,完成读者满意度测评,确保精准回复各项咨询、高效满足合理需求,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助力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