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1733
“这块骨头再硬,我们也要啃下来!”——我校师生研发的提案管理系统服务全国政协会议
  来源:《成都大学报》246期2版
2010年3月3日,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在遥远的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首次实现提案“网上作业”,5430件提案中的1903件实现网上提交。可是谁知道,在这便捷快速的网上作业背后,是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九位老师和二十名学生孜孜不倦、长达八个多月辛勤攻关的结果。“我们服务全国政协会议!”这光鲜亮丽辞藻的背后,却是那么艰巨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走进这支服务全国政协会议的幕后团队,带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

和主持此次项目的我校民盟盟员赵定远老师约定采访时间地点时,他说,要了解工作情况,应该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基地。周三下午三点,记者如约来到三教3204,一进门,就感到一种公司状态的工作氛围。房间被分成一个个办公隔间,每人一台电脑,墙上贴着工作时间,9:00—12:00,14:00—18:00,19:00—21:40,连晚上的时间也被排得满满当当。记者不由地对眼前这个近乎公司化模式管理运作的团队由衷钦佩起来。

“大会期间,还有委员在委员办公平台中留言,表扬我们的系统工作效率高、方便快捷呢。”


项目组张修军老师热情地招呼记者坐下,趁赵老师还没到的空闲,张老师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6的陈立军同学给我们演示提案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同时一边介绍起系统提供的四种角色:委员、工作人员、交办单位、承办单位,四种角色相互协作,真正实现提案的全方位、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张老师亲自点开系统首页,说道:“比如说以委员身份登录,每个委员都有一个有密钥,如同网上银行的U盾。各位委员只要通过身份认证,即可在网上提交提案,提交社情民意和大会发言稿等。”见记者对网上提案的流程好似不太明白,张老师又补充解释道,首先系统进行提案收集:由委员登录系统,进行提交提案;然后是审查提案:工作人员对委员提交的提案进行审查,确定立案或不立案;接着是提案交办:工作人员将提案交给承办单位办理;最后是提案办理:承办单位对政协交办的提案进行办理,并将处理结果提交到系统并反馈给委员。看着张老师十分熟练的演示,我们从中看见了那份自信与成功的喜悦。

实现提案网上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协会议作用,并能有效节约成本,体现“低碳”环保理念。张老师说,有了这个系统,可以让委员在大会结束后也能够提交提案,并能直接获得职能部门的答复,拉近了委员和国家各部委之间的距离,让委员更有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感。我校苏蓉副校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政协会议时,递交了5项教育提案、1项低碳经济建设提案,都是使用此提案管理系统提交的。谈到项目取得的成功,张老师骄傲地说:“大会期间,还有委员在委员办公平台中留言,表扬我们的系统工作效率高、方便快捷呢。”

“这是一块硬骨头,难啃,风险又大。”


说话的当儿,赵定远老师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谈及预研该项目的初期工作,赵老师深有感触:“这是一块硬骨头,难啃,风险又大。当时我们只有一个框架,没有详细明确的客户需求,业务逻辑流程本身也还存在不确定性。随着研发的进行,前期框架结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针对问题不断有新要求,我们的压力相当大。”据赵老师介绍,提案管理子系统是政协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规模最大、流程最复杂、难度最大、安全性、保密性要求最高的子系统,项目组成员都签订了20年的国家保密协议,不能将任何机密信息泄露出去。“否则,我们就犯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罪了,呵呵。”赵老师半开玩笑说。

项目组从2009年6月开始预研,到2010年2月24日通过全国政协提案委的预演批准并投入使用,整整8个多月开发攻关。赵老师说,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特别是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前几天,大家经常熬通宵,项目组的同学只得把自己的被子抱来工作室,吃住都在工作室。张修军老师则带领一名大四学生冯实,在2月27号赶赴北京与早在北京现场工作的另一大四学生吴龙会合,到政协礼堂办公区提供会议期间现场技术支持。“在阳光厅里,三个子系统的工作人员共用一个办公室,电脑旁边就是钢丝床,工作和休息在一起,每天只能睡4—5个小时。”

项目研发过程中,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系统安全、物理隔离、内外网同步、单点登录、数据迁移、数据备份、统计优化等多个难点。提及工作中的困难,张老师很感慨:“很多时候要根据客户需求的变更来调整功能和流程。从去年12月份到今年2月底会议召开前我们总共解决了600多个bug及需求变更,工作量非常大。”就此,赵定远老师说:“该项目虽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项目,为全国政协会议服务,但是一个完全按照商业项目模式运作的项目。需要将理论知识、工程项目管理和技术创新结合到实践过程中来,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工程经验得到了积累,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等工作结束,咱们四个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和咱们‘赵总’合作。”


2007级网络工程学生李焘,于去年5月作为第一批成员加入这个团队。他认为,此次参与大型项目的实战经验,使他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加灵活的运用。类公司化的管理模式下,他对项目开发的规范及流程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他说,现在很多用人企业都要求有1年以上的社会工作经验,更多的是3年以上项目经验的中高级人才,对应届大学生求职是一个很的挑战。但,如果在大学期间有过这次一样的真实项目经验,相信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就有了更大的胜算。

赵定远老师说,2007级网络工程的谢远强一个人承担了处理云南政协后续bug修改的任务,为项目组全力投入到全国政协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7级网络工程的刘凯解决了提案提交的性能问题,2007级网络工程的何兴伦主要处理了流程的并发性问题,苏德才、高建、杨然、蒋雪娇专注于回归测试和系统测试,为系统顺利通过预演做出了重要贡献。

老师们特别提到项目组的两个女生:2008网络工程的蒋雪娇和2008软件工程的杨然。她们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开发组,负责项目的功能、性能测试。蒋雪娇说,自己都是抽没课的时候过来工作,没影响到学习,“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多参加类似的实践可以增加实际操作能力,丰富自己的经验。特别是能为全国政协的提案管理系统工作,真的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情。”

许超、冯实、吴龙和何道军,都是大四的学生,也是此次系统开发的中坚力量。有着较多实践开发经验的许超,目前还肩负着学校新闻中心网站的维护及后期开发工作。他说:“我们现在没课,基本上全天都在这里工作。寒假,我们都比其他同学晚了半个多月回家。尤其是政协会议召开的前几天,基本上处于24小时工作的高度紧张状态。”他还表示,等工作结束后,他们四个还打算自己成立公司,“和咱们‘赵总’合作啊。”冯实补上一句,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参与项目工作的20名同学,所学专业基本都是网路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人员流动后,目前还有5名大四同学,4名大三同学和3名大二同学在一起战斗。赵老师说:“我们的同学和老师一道,组成了一个很好的攻关团队,他们用自己的实力,在全国政协的重要平台上,证明了成大人的能力!” (记者 侯娟 李菁菁)

(编辑 唐伟 责编 李洪)


  
  
  
  
  2010年04月01日 15:02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