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视点 - 内容
148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意蕴
文:杨智皓 段文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之举。新时代,提升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准,对于促进中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学设备武装人才,培养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导向。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上,国家明确将教育现代化分为两个重要发展阶段:到2020年,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总体来看,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同时也是追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内涵式革新。中国式现代化反映了中国从落后的传统农业大国走向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历程,包含“中国式”的鲜明特色和“现代化”的高质量水准。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教育事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使得教育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时代发展主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实质性转化,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更加注重坚持以德为先,立德树人;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面向人人,以每一个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实现对教育公平的更高层次跨越;更加注重终身学习,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将学习贯穿人的一生,满足人对学习的终身需求;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个性化培养、针对性服务,促进全民享有公平、有质量、适合每个人的学习机会;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坚持学以致用,身心合一,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教育成果现实性转化;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推动教育向社会开放、向产业开放,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构建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发展新格局。教育现代化就是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的跨越式创新,适应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转型的催化剂。


    教育现代化是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武装必备。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进需要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力量“人”来实现,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力证明,一切为了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法宝。从现代化与人的关系来看,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过程,涉及人类生活全方位的变革,而人又是全方位变革的中坚力量,扮演着核心角色。对于教育现代化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活动主体也是人,人在社会中接受教育,进而又投身于现代化发展进程。从教育理念与人的关系来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核心都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始终贯穿教育现代化全过程。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发力。因此,教育现代化是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武装必备,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


    教育现代化以先进思想为受教育主体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撑。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表现形式,精神和信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置于发展教育现代化十大战略任务之首,将其融入中小学、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以增强受教育主体的精神信念。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现代化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受教育主体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信念支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技术引领和人才保障。教育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产物,通过教育可以高效能地扩大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时间内为更多人所掌握,使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广,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作为教育的有效载体,技术与人才的力量愈加凸显。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教育在其发展模式上呈现出生产性日趋强劲、革命性愈显突出、发展性更受重视、综合性更趋重要、国际性日趋增强等现代化的鲜明底色,在变革生产关系、创新生产力适用技能方面更具现代化特质,由此带来的技术革新与人才创新就变得愈加适合现代化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增长、人才高水平储备、科技高效率推进的现代化,是经济、人才、科技全方位发展的现代化,教育能够提供技术引领和人才保障,推动经济繁荣、人才创新与科技进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与完善,形成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发展模式。


    教育现代化催发对外开放新契机。对外开放是中国基本国策。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加强国际交流、参与国际合作的一贯遵循。中国遵循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有力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面铺开。教育对外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我们主张互学互鉴,鼓励留学,支持中外教育交流合作,发展面向未来的国际教育,将教育对外开放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从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推进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健全对外教育援助机制等方面不断拓展,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助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


    (杨智皓单位系武汉轻工大学,段文健单位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年07月20日 16:44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