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吴戈:我不仅仅是自强之星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昨日(11月9日),成都大学CC空间创客校园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场,当“D+时代”团队登台路演,面对投资人的提问,台下的队长接过话筒,站了起来。他身体歪斜着,语速平缓,语调平顺,吐字并不清晰,台上的队友像是与他心有灵犀的,将他的话一字一字准确的复述给全场正“讶异”中的观众。

 

  他是吴戈,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他是创客,一个“特殊”的创业者。他和他的D+时代,以一个盛装出场,给人无尽的惊喜与感动。

 

“D+时代”团队队长吴戈在活动现场

 

  晚上8点,从“CC空间”的廊道上走过,两边工作室的灯还亮着。半掩着门的工作室隐约传出讨论的声音,沿声走去,四张米白色办公桌并排成一排,团队成员的手指在笔记本电脑上下翻飞……

 

  “你先坐会儿,我这儿马上就忙完了。”一个深蓝色外套、身形消瘦的男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行动有些迟缓,这个起身的动作对他实在有些困难。他是吴戈,这个团队的队长。


吴戈:我起点低 所以必须更努力

 

  走路缓慢、姿势有些奇异,口齿并不清晰,几次在校园里与吴戈擦肩而过,我记住了他。“脑瘫这种病,小脑受损,导致平衡能力差,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的行走。”说起自己的病,他如此说到。

 

  目前,这种病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必须通过长期的康复锻炼,病情才能好转。独立行走、与人进行交流、融入大学集体的生活,这些对于常人来说如举手投足般平常的事,他却整整用了用25个年,9125天、累计近21900个小时的康复训练才练就的。

 

  “小时候,我无法独立行走,也不能正常地说话。为了治好我的病,爸妈四处奔波,花了很多钱,但都没什么效果。”他讲话时,偏斜着头,并不停的上下摇动,虽然说话并不清亮,但他双眼总是认真的注视着我,我大概能听清楚他说的话。

 

  在别人的眼中,他是尤其“特殊”的,这份特殊也让大多数的人敬而远之。因此,小时候上学屡屡碰壁的经历让他曾经绝望。14岁那年,他终于拿到“许可”走进了梦想中的校园。插班生,成绩跟不上、行动不便、书写速度慢等种种原因让他不断受挫,咬牙坚持下去是他给自己的唯一选择,“记得当时学几何,简单的画一个圆,我整整练习了一个月。”

 

  “上大学”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一个目标。6月高考季,烈日灼烧着考生和家长的心,成绩下来了,结果并不如意。“拿到成绩后,我整整哭了一天。”但他很快振作起来,“除了面对,我别无选择”。因为身体的原因,他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四川信息职业学校,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

 

  上大学了,吴戈走路依旧不稳,上下楼需要紧抓扶手,周末,父母会来接他回家,到返校的时间,再把他送回来。看着辛劳的父母,看着来往青春洋溢的同学,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去拥抱着美好的生活。于是,在大学的三年里,每天清晨操场上都有了他锻炼的身影。通过锻炼,他可以独自上下楼不需要支撑了,也能自己一个人乘车回家了,甚至还能背上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书。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他暗下了要专升本的决定。逐渐独立的吴戈开始奋发努力,用行动把最初的梦想渐渐变成现实。终于,他以第二名的专业成绩考入成都大学,并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回顾专升本的这三个月,他笑着说:“我不是在教室上自习,就是在去教室上自习的路上。”

 

  “我起点低,因此,我必须更加努力。”他,今年25岁,但在讲诉这段故事时,却像一位老者,平静。

 

项目创新:技术+生活=创造

 

  写代码、编程序,吴戈把大把时间都敲进了键盘。但如何从键盘中敲出新意、敲出有价值的东西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像是被果缚在一个线球中,找不到线头……

 

  “在和奶奶一起生活的那个暑假,我深刻了解到‘空巢’老人在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但要让养老资源在短时间内增长、让‘空巢’老人都老有所依是不现实的。”“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技术改善这种现状?”吴戈带着这颗“疑惑的种子”进入了成大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随着他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这颗“疑惑的种子”终于落地,破土发芽,为他的思考找到了“线头”,抽丝剥茧开来,豁然开朗。“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是时代,但养老事业在互联网这一块还是空白。所以以这个为切入点,我构想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居家养老系统》方案,并构架整体框架,写了一个详细的策划案。”

 

  为参加2014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他带着自己的策划书向学院申报。技术上的困难是他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个居家养老系统的核心在于技术,但有些技术确实是作为学生的我们不能独立解决的。学院的老师在这一块帮助了我们很多。”

 

  在技术方面解决的同时,他组建起自己的团队。在全省高校各路“英豪”聚集的比赛中,他坦然自己很有底气,“我们团队的项目是有前景的,我们的团队也是有实力的。”当然,他也积极吸取别人的养分,“有些团队在阐述项目时的表达思路是很清晰的、项目针对的领域也是很有前景的。”好的创造源于生活并以技术支撑,荣获“挑战杯”比赛三等奖无疑就是对他“技术+生活=创造”坚持的最好褒奖。

 

D+时代团队代表在路演中

 

我和我们的“D+时代”

 

  “D”取源于是“dota(数据)”的第一个字母,“我们是一个对海量数据进行管理与应用的团队”;“D+”谐音“帝家”,“希望我们这个养老服务平台能让老人拥有如同‘皇帝’一般的生活”;团队,“我们团队目前共有24名成员,教授3人、副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历3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生学历15人。”

 

  2015年3月,吴戈在对项目前期开发的基础上成立了如今的创业团队。“去年参加比赛时为我们解决技术难题的教授、老师们在我们发出加入团队的邀请时都欣然接受了。这使得我们团队在技术方面有了强有劲的竞争力。其他成员大多数都是曾经一起参加比赛的战友。”

 

  士别三秋,当刮目相看。经过一年的淬炼的团队和项目也已得到逐步的完善。

 

  应用层(视频监控、医疗救助、安防系统)、DOA平台(应用管理以及服务、数据管理以及服务)、数据层(人员信息相关数据、身体指标相关数据、疾病相关数据……)环环相扣,紧密、严谨地构架起新型养老服务平台。对家中的安防、监控和对老人的监护实现智能化管理,解决空巢老人在家的紧急需求问题。家中老人如有紧急需求问题,可通过应急系统通知到家人和社区人员。

 

  “当然,我们还将陆续为新型养老服务平台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吴戈介绍说道。

 

  除了不断完善团队自身,D+团队还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在一个创业会上,吴戈认识了同是成都大学的周佳亮,“他所创立的‘老友网’和我们团队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有相同之处:都是为老人服务。但不同之处是:他们主打服务老人精神层面,而我们则是对老人健康、安全方面进行服务。所以,能互补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

 

  “当你认真的在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来帮你,那么还有什么不该勇往直前呢?”成功入驻孵化园后,学校为了使D+团队能逐渐成熟地迈进社会、走进市场,副校长彭晓琳出面洽谈,请到8号平台——成都创业沙龙陈欲老师做团队的产品指导老师。

 

  谈及团队下一步的计划时,吴戈说:“我们创立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理论已完备,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将其进行推广。我们打算首先以小区为推广切入口,实现社区服务平台线上线下的运用。下一步准备注册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一个健全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

 

 (文/冯艳 图/简易 蒋雪霜 编辑/闵秀玲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