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友城班周天宝:我在成大 天气晴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周天宝和表哥卫明杰在课堂


这个留学生“不一样”

 

  9月23日,天气晴。这是周天宝在成大的第15天,也是他从中学到大学后经历的第15个日子。跟成大今年近6000名2015级新生一样,花样少年周天宝从此开始了在成大四年求学问道的旅程,从18到22。

 

  天宝来自泰国清迈,异国求学他入读的是学校首个成建制的成都国际友城班(下称“友城班”),学习国际贸易。这次和天宝一起“东进”来上学的还有表哥卫明杰。除了兄弟俩,班上还有其他7名分别来自泰国乌汶和清迈的同学,9个小小留学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留学生涯。

 

  他们不是成大的第一批留学生,却是成大第一个成建制的学历留学生班的学生。

 

  成都大学从198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一直招收的是短期留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化学习。2012年,学校才迎来了首个学历留学生。2015年9月,学校第一个成都大学成都国际友城班终于正式开班。“友城班的开设,为成都大学服务地方开辟了新的合作交流模式,完整了成都大学的留学生结构,也为专业学院的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为什么把他取名为“友城班”,这其中还有因缘。学校作为成都市唯一的市属综合性大学,一直致力于服务成都市的国际化,尤其是与成都友城的发展是学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突破点。学校一直以来与泰国的两座友好城市乌汶府和清迈府保持友好合作,在两座友城的推动和帮助下,才有学校第一个友城班的顺利开班。“因为是首届,在规模上比较谨慎,学生中有6位来自清迈府,有3位来自乌汶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介绍。

 

“从清迈to成都”

 

   “我很喜欢成都。”天宝用低声调缓缓说到。他在中学学过三年汉语,日常交流已经很顺畅。此前他曾经跟随父母到过中国,虽未曾到过成都,但是成都和成大却在他的脑子留有深刻的印象。成都和清迈府是友好城市,城市间已经有多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天宝爸爸是清迈府的一名公务员,耳濡目染间天宝也对成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在泰国时就经常看到关于成都的信息,媒体也会报道很多有关成都和成大的消息,成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也会在电视台播放。我们中学时还有来自成都大学的志愿者来教我们汉语,他们人都非常好……”

 

  两城的友谊助推成都大学与泰国清迈府政府和乌汶皇家大学建立起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经过多方调研考证学校决定开设“友城班”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先后多次与泰国清迈府政府和乌汶皇家大学进行沟通。清迈府教育厅在全府中学进行广泛宣传,乌汶皇家大学则在与其有合作关系的中学进行宣传。天宝爸爸“近水楼台”将成大将开设“友城班”的消息带回了家,“成大是我喜欢的,经济贸易专业也是我想学的,爸爸妈妈尤其支持我来成大学习。”几乎是全家一致的默契,天宝到成大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友城班”专业的确定其实颇具考量。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发展势头正劲,泰国学生在选择留学专业的时候也大多倾向于国际贸易专业,因此确定专业后,在校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和经济管理学院一起研究学历留学生四年的课程设置,并在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对留学生公寓进行了改善,万事俱备,只为静待天宝和同学们的到来。

 

  天宝参加完泰国的高考,向成大递交了入读申请,经学校综合考评天宝高考成绩与资料,天宝收到了来自成大的“Offer。

 

  开学前几日,周天宝父母还特地飞赴成都“送读”,“我们一家去爬了峨眉山。”他满脸洋溢着笑意,拿出手机展示在峨眉山上拍下的猴子照片。

 

                            “这里一切很‘nice

 

  齐头帘儿的刘海、可爱的单眼皮……说起中文来语速稍慢,几乎一字一顿,认真倾听,回答前总是反复征询一旁的兄弟,配合着手势,腼腆可爱。跟所有新入学的大学新生一样,天宝看见眼前的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环境也总是让她惊喜。“校园好大,老师都很‘nice’。”他惊喜地说着开学一周来的感受。

 

  “啊、喔、欧……”课堂上,天宝和同学们认真跟着老师学习中文,从最基本的拼读开始学起,同学们“鹦鹉学舌”般跟着老师哼哼念念,一边写写画画,此情此景像是在某个中国的小学课堂。

 

  “班上的同学都还是有一定的中文基础,不过第一年的课程将以汉语听说读写等课程为主,力求让留学生们尽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班主任李双梅介绍。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效果,“友城班”有着特别的课程设置和师资配置,第一年以汉语听说读写等课程为主,教师以国家汉办外派后归国的汉语教师为主。第二年到第四年主要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相关知识,专业教师以成都大学国贸专业的海归教师团队为主。第三和第四学年还会有专业实习实践课程。

“汉语的语法跟泰语很像,学起来很有感觉,但是写汉字真的好难喔。”天宝面带愁绪的说着。“学习了一周了,开始有点难,但是在汉语这个语言环境感觉适应起来会特别快。”

 

  “他们不仅将学到国际贸易相关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也将具备较高的汉语水平,在中泰两国都具有较高的就业前景。”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说,‘友城班’的教学,我们的宗旨是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和浓厚的语言学习环境。在教学具体安排上,我们还将从学校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中选择优秀的学生对留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及生活帮助。”除此之外,针对专业特点学校还为‘友城班’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前期语言学习后中后期专业课学习的比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程学习。

 

  中秋前夕,国际教育学院还为全校留学生组织了一次月饼制作活动,第一次亲手制作月饼让天宝喜不自禁。语言的学习仅是表,背后的文化学习才是里。因此,学院还为‘友城班’留学生设计了每月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文化节,参与相应外事活动、语言文化活动等,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感受中国文化。未来,还将定期为留学生开设文化讲座,积极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空间和眼界。”

 

  除了学习上的“最优”安排,天宝和“友城班”的留学生还有机会享受友城奖学金,这是由成都市政府为来自成都市友城的留学生提供的。学校会根据留学生的学习成绩,班级考勤,活动参与等来评定并上报给成都市政府,由成都市政府发放。


异乡的“成大温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籍人员管理科的女老师们负责学校外籍人员的管理,“友城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管理她们都得照应。留学生离家万里,面临语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因此事无巨细,她们总是尽心尽力。她们几乎成了同学们的“知心姐姐”,她们懂他们的语言,能把握他们的说话节奏,谈话间她们总是微微侧身认真倾听他们的讲诉,天宝也乐于与“姐姐”们谈心。生活上,学院也尤其周到,无微不至让留学生感受到“成大温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了国际交流志愿队,关怀这群来自他乡的同学们。“中国朋友带领我们去熟悉校园,带我们去买路由器,装wifi……”

 

  成大校园很大,校园环境很漂亮。泰国体育设施很少,成大的篮球场、乒乓球台都很多。运动"发烧友"天宝说。现在天宝和表哥一起教室上课、食堂吃饭、寝室休息,过着“几点一线”的学生生活,和所有的中国大学生没有两样“我希望在这里能交更多的中国朋友,去到中国更多的地方看看。“我希望在成大的四年能够学习好专业知识,学好汉语,未来成为中泰文化交流的使者。”

 

  “我要学会吃辣,吃一顿地道的成都麻辣火锅。”天宝满怀期待地说,“不过,现在好想念泰国菜,真的。”

 

      (文/旻旻 图/简易 编辑 闵秀玲 文章载于《成都大学报》第3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