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向达兵:被学生“热抢” 奔走在兴农路上

文:程舒娜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程舒娜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向达兵老师在盐源示范基地


他是农学博士,与土地、种子、农机打交道。


他是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以教书育人,成人达己为信条。


他是科研工作者,担任农业农村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栽培研究室主任,成为强国兴农路上的追光者。他说,“学习农学,我的理想就是让每个人吃饱、吃好。”


9月,向达兵老师获评2023年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我们有了一个契机,走进他的种子乐园,聆听他的奋斗故事。


峰回路转处  结缘农学


初见向老师是在两年前《普通生物学》的课堂上,他幽默巧妙地带动气氛,与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带动大家加入到师生对答。他的课上不仅有知识传授,更有指引和探索。每节课知识含量“满格”,他分享当下生物学科的发展,将前沿信息整合后传递给我们,整堂课不止“解渴”更“管饱”。在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博学、认真的向老师也是同学们竞相争抢的“大热门”。


“成为一名老师,很难说是什么计划和顿悟,就是很自然而然的,因为我在求学路上遇到过很多好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给我很积极的影响,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生出了热爱,最终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传薪人,把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


与农业结缘,本不在向达兵的人生规划中。


高考后,他进入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广告学专业,但因为自小从未接触和学习过美术、设计相关的知识,零基础的他面对打开的全新世界——“懵圈”了。尽管十分努力,可期末考试广告美术科目的红灯高挂,让自我要求很高的他有了退学复读的想法。在和学院领导、班主任的多次交流和全力支持下,他最终转入了学校王牌专业农学学习。


“我自小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上山下河玩泥巴捉蛐蛐,对土地和作物可谓再熟悉不过了”。他进入农学的大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世界。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热情善良的同学们,一同借书、晨读、帮助他补修课程。“老师告诉我,作为一个农学者,就是要致力于让每个人吃饱、吃好,育出更好的品种、找到更高产的技术”。四年的学习中,他感受农业的魅力:为培育出新品种而惊喜,为寻找到粮食增产的新技术而雀跃,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一路从本科、硕士到修读博士,他像一颗种子,找到最适宜的土壤,在农学领域扎下根来,深入地下,汲取养分,茁壮生长。


2011年下半年,向达兵即将博士毕业,走到就业的十字路口。那时,成大杂粮实验室刚刚获得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依托的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刚刚获批,急需人才,蓄势待发。当时任成都大学副校长、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的赵钢教授抛出橄榄枝,诚邀四川农业大学相关领域的博士加盟。


向达兵的研究方向为大豆的栽培生理,与平台研究方向较为契合,在导师的引荐下,2011年12月,他来到成都大学杂粮研究实验室参观。综合考虑荞麦一类小杂粮研究的意义、前景,也看到了学校对于平台发展的重视,他由此打定主意开始写下与成大一路同行的故事。


给学生讲解苦荞萌发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


爱心灌溉  播下种子回馈最甜的果


2012年10月,向达兵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站在三尺讲台上,“有些许紧张,对于课上师生互动也还生涩,当时一节课就讲完了原本准备一节半课讲的内容。” 回忆自己的新手老师第一课的情景,向达兵笑了。


为了站稳讲台,他下了不少功夫。他动手又动脑,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备课,搜集资料,将书本上的基础理论转化为课堂语言,使课堂氛围更为活跃。“有一次讲到了根系的特点,我拔了一株豆子去到了教室让大家观察,课堂氛围高涨,大家也都很深刻地记住了这个知识点。”


如今十一年过去,他已经走过职业新人期,成长为一名成熟、优秀的老师。现在的他可以完全自如地把控课堂节奏。作为一名科研、教学“双肩挑”的教师,他始终坚持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分享应用案例的教学习惯,从书本延伸至课外,引领学生了解当下科研发展态势,追踪社会对于研究课题的新要求,“我希望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拓展思维,在他们心中种下科研的种子。”


这些年来,他带领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学生参与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励1项,授权专利5项,选育新品种1个;他指导学生累计获得国家及省级创新性实验计划10余项,获国家及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等奖励共计9项。


他以一颗真心爱护学生,成为他们梦想的摆渡人。2014级生物工程2班的朱红林来自大凉山山村,来成大读书是第一次出远门,来到陌生的校园,有点不知所措的他拨通了向老师的电话,讲明困难寻求帮助。放下电话,向老师立马放下手里的工作,从9教来到校门口带着朱红林办理了入校手续。朱红林回想起来,感觉自己很是幸运:“在来的火车上,我收到了向老师的短信,满是叮嘱和关怀,所以我才会第一时间想到给老师打电话。”


师生缘分牵连四年,他似一束光照亮了朱红林。大一竞选班委落选后,朱红林听取向老师的意见,加入院学生会和兴趣社团锻炼了一年,还加入了其它老师的课题组,做实验。大二班委换届成功竞选了班长,在课题组也慢慢从成员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完成过国家级课题项目,积累了实验基础技能,毕业后她任职于成都凌泰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人生新的征途。“向老师是我大学生活的指路人,真的非常感谢向老师!”


对每一位老师来说,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他们职业生涯最甜蜜的果。向老师说:“很开心教过的学生们现在发展得好,生活幸福,彭梅在军事医学院研究院凤凰中心工作、宋超在佛山鲲鹏现代农业研究院……我感觉很幸福的是,我们现在仍会像朋友一样聊聊生活、工作。”


向达兵老师(右八)在美姑县参加收获大比拼


助农兴农  担当科技工作者使命


作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每年谷雨前后都是向达兵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


这个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春播春管的关键时节。向达兵和同事们奔走在四川凉山昭觉县、布拖县、重庆巫溪等地“送技上门”,田间地头、村头坝场都是他们的课堂,现场指导当地农户苦荞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苦荞高产高效关键技术,助力打好春播这一全年农业生产的第一战。


2012年第一次去凉山州的情景向达兵还记忆犹新。“晚上从成都出发,先乘坐七八个小时的火车到达凉山州首府西昌,再转大巴,等到达盐源县、美姑县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对接,到新品种示范基地品种查看长势,考察植株相关的性状和指标,给农户开展现场培训工作,他们马不停蹄。


苦荞是大凉山彝族群众赖以为生的主要口粮,凉山州东部的昭觉县素有“苦荞麦之乡”的美誉,这里种植着10万余亩苦荞,优越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苦荞得天独厚的栖息地,但由于当地种植品种、技术、生产加工上存在的掣肘,长期以来苦荞的经济转化效益不高,农民增收乏力。


实验室将科学研究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向达兵和同事们承担了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荞麦产业的相关工作,针对当地农户知识不足、信息和资源缺乏、服务支撑不够等问题,他和同事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车间厂房,从指导优良品种示范推广、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搭桥引进杂粮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发展当地特色观光农旅,带领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合作落地,“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校地企合作在当地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由他担任党支部书记的重点实验室教工党支部荣获“四川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近几年向达兵在成都和凉山间往返的频率更高了,特别是荞麦燕麦生长季节,从每年10余次,到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多达20次了。时光见证了一名研究者的奔波,也记录了当地的跃迁。说到十年间这些县的变化时,向老师感喟地说:“一是交通方便了;二是农户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升;三是对农业技术的认可度提升了,对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更强烈的需求,特别是轻简化的种植技术,包括小型农机等,很受农户的欢迎。”


向达兵老师在重庆巫溪为农户作种植技术培训


做土地和学生的守望者


育种如育人,耐心、爱心、细心缺一不可。他将科研路上的收获、心得反哺教学,以言传身教影响学生。


2021级农艺与种业专业1班甘圳说,“向老师总告诉我们,一件事要先去试,不要直接打退堂鼓。”向达兵明白,科研就是千百次的尝试,千百次的失败,再千百次地重来。


良种是农业发展的芯片,但一粒好的种子,一个好品种,得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向达兵回忆之前带领学生做“西荞一号”多倍体选育时,“秋水仙素诱变后,两亩地上我们做了很多处理,上千个单株,才得到一颗成功的种子,之后用盆栽悉心繁育。”“成苦2号” 的选育更是持续近十年的时间,这个品种产量高且抗倒伏,一亩地的产量可以达到180公斤。他介绍说,“成苦二号的研究,是通过诱变+系统选育的方法,需要进行田间选择,因为群体很大,且会产生大量的分离表型,很难迅速找到需要的优异单株,其中最难的工作还是田间选择,反复种植筛选,优异的单株需要表现稳定后,才能得到优良的种子。”


2022年,实验室获批四川省种质资源保护单位(荞麦)。今年实验室计划申报包括‘成苦1号’‘成藜1号’‘成藜2号’在内的三个新品种,目前已完成专家现场田间鉴定和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我们还将继续研究荞麦的开花结实,破解籽粒成熟度不一致,结实率低、倒伏等生产实验问题,通过对应措施以增加产量。”


从青涩到成熟,从清晨到夜深,在成大的日日夜夜勾勒出他成长轨迹。2017年4月,农业部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的成果《苦荞麦新产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获得2016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实现了我校省部级政府奖励一等奖零的突破。他是团队一员,主要负责苦荞麦原料基地建设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等。


2021年,向达兵也获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称号。他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荞麦栽培学》和《荞麦的营养与功能》专著2部。


“向老师对待科研非常严谨认真,我们在田间除草都会有明确的要求,但在日常生活中又很随和,跟学生毫无距离,玩在一起,课余我们还会一起去聚餐、打篮球。”


2022级1班食品加工与安全的韩晓同学说:“向老师是一个很细致的人,并且愿意为了他所追求的细节付出时间精力,只要我们实验遇到问题时,向老师都会尽可能到实验室和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对于“成都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向老师说,“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对我的一份鞭策,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我还要继续努力,向周围的优秀教师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今年7月,向达兵来到昭觉的荞麦种植基地,微风吹拂,一眼看不到边的宽阔荞麦田,朵朵荞花随风舞蹈,昭示着一年的好收成。站在田埂上,眼前的这一幕是他曾看过无数遍的景象,但正如丰收给农人惊喜,他依旧喜上心头。“土地是不会辜负你的,只要播种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编辑: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