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中,你是否曾为学业成绩辗转反侧?
为复杂的人际交往感到焦虑和压力?
在学生活动中心四楼,藏着一处治愈心灵的“乌托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解锁不一样的暖心成大!

【中心名片】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成大学子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设有9个咨询室、1个图书借阅室和1个积极心理素质训练实验室。学生可通过“橙子之心”微信公众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官网:http://xlzhx.cdu.edu.cn/ 、进行预约咨询(预约前需使用VPN或登录校园网),预约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8:30—12:00,14:00—17:30。坐标:学生活动中心四楼
独具匠心的心理互动体系
走进咨询室,映入眼帘的是五层置物柜中丰富多样的沙具:婴儿、老虎、树木、汽车、房屋……这些沙具与一个尺寸为57×72×7厘米、内侧涂蓝的标准沙盘共同构成了沙盘游戏疗法的“阵地”。

“来访同学可在沙盘中自由摆放沙具,构建内心世界,他们选择的沙具和对沙盘布局的规划,往往能直观地反映其心理状态。对于性格内向、不愿敞开心扉的同学来说,构建沙盘可以帮助咨询师更有效地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潜在问题,同时也能让他们更直观地面对内心需求,为后续建立信任关系奠定基础。”心理咨询师郭玲静老师介绍。


沙盘旁,3个暖色调的布艺沙发围绕着茶几摆放,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咨询师一般会和来访同学斜着坐,保持一定的距离,给予他们安全、舒适之感。此外,桌上的纸巾会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沙发上的毛绒玩偶和抱枕也是精心准备的,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身心关怀。

走廊里,爱心笑脸墙和房屋形状的挂壁展台让这里充满有“家”的温馨感。
图书借阅室内,《3分钟爱上心理学》《艺术心理疗法》《掌控你的心灵》等心理健康书籍整齐排列,供全校师生自由取阅,借阅时间15日内。为便利全校同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党委学工部和图书馆在2024年12月共同发起了“书香成大·‘心书’漂流小站”活动,在每栋宿舍楼下设书架,陈列心理学书籍供浏览。

中心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两门全校必修课,采用两册校本教材,帮助全体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数智赋能体验 数智技术的“心灵魔法”
“积极心理素质训练实验室”是成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特色区域之一。实验室配备了12个米白色的沙发椅,材质柔软,能够帮助同学们放松身心。配合SPIRIT多通道生物反馈治疗仪,将传感器环套在头部和手部。治疗仪通过检测身体皮肤电导的水平和状态,在大屏幕上生成线条,直观地展现情绪变化。

2022年10月开始,中心推出了VR虚拟现实心理训练和冥想舒压头环,对有社交恐惧、恐高心理、幽闭恐惧心理的同学进行“脱敏”训练。下学期,中心将引入AI心理咨询师,AI心灵伙伴为同学们提供“24小时树洞”。

心灵守护者 打造“安全感MAX”的心理防护网络
中心现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共三十余人。7位专职心理咨询师日常在中心工作,其余兼职心理咨询师分布在计算机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临床医学院等多个学院,为同学们提供便利服务。这种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地了解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构建系统的心理支持体系,还将专业教育与心理服务融合,有力地促进同学们的学业和生涯发展。
邵昌玉副教授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在中心工作19年,与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影视与动画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对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提供支持。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祝郁欣老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13年,担任讲师,持有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接受过危机干预、沙盘(箱庭)咨询、团体辅导等培训。
据他介绍,学院与中心一直以保持良好合作,率先在校挂牌建立大学生积极心理素质养成基地“知心工作室”,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关注同学们的日常心理困扰。过去,双方共同策划并开展了“相约五月·绘‘心’疗愈”的心情贴画和“手绘无声·心灵有声”的心灵涂鸦艺术展等丰富活动。

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怎么解?
大成: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学业压力、考试焦虑问题,该如何有效缓解?
郭玲静老师:焦虑感来源于对考试的过高期待和准备不足。缓解焦虑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调整认知,把每次考试视为查漏补缺的机会,而非评判自身能力的唯一标准。二是调节呼吸,焦虑时进行三次腹式呼吸,降低心率,保持平静。有条件也可尝试冥想放松训练。
大成: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会感到“求助羞耻”,对此您怎么看?
郭玲静老师: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教育机构,提供的“心理咨询”与医院的“心理治疗”有所不同。我们的目标是借助专业力量,帮助同学快速了解自身心理状况,支持自我恢复。此外,人并非孤岛。向外界寻求帮助并非“弱者”之举,而是勇敢者的行为。同学们有困扰想要倾诉或需要帮助,都可以勇敢寻求心理咨询。
大成:当大学生受人际关系问题困扰时,该如何正确处理?
郭玲静老师: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性格习惯各异,相处时出现矛盾是正常的。当矛盾发生时,首先可以通过深呼吸、暂时离开现场等方式冷静情绪,避免对他人做出伤害性言行;其次,学会换位思考,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在沟通时,可以采用非暴力表达方式,用“我语句”替代指责对方,如“我担心会影响休息”替代“你总是吵到别人”,也可借助书面表达,邀请第三方协助调解。
大成:对于就业焦虑的问题,该如何缓解?
郭玲静老师:就业焦虑的程度会因就业市场变化、个人职业期望和自身能力评估等因素而产生动态波动,同学们可以从三方面缓解心理焦虑。一是调整认知,明白职业发展是动态的,首份职业并不一定等于终身职业,在职业发展初期经历困难是正常的。二是强化自身实力,应当主动了解社会市场需求,明确职业目标与规划,通过参与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自己综合能力。三是做好求职准备,充分利用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资源,打磨求职材料,主动参加招聘会和面试,深入了解行业用人需求和招聘流程。
大成:您怎么看部分学生的“社交恐惧症”?
郭玲静老师:首先,正确认识并接受社交焦虑存在,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接着,使用逐步暴露法,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面对自己的社交恐惧,例如从与朋友的短暂对话开始,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社交场合,并尝试利用深呼吸等方法缓解紧张情绪。此外,通过参与学校社团活动或,积极与他人合作,可以增强自信以提高社交能力。最后,当社交焦虑无法自我缓解时,可以及时寻求心理辅导,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调整不合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阳光橙子”,解锁不一样的暖心成大!
五育润心,大成同行。
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让德、智、体、美、劳浸润心灵!
在党委学工部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学院联合精心打造融合式心育活动品牌“阳光橙子”,其核心理念是将德育与心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鼓励全校共同参与积极心理文化建设。
今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阳光橙子”为品牌引领,串联各学院活动,开展以“阳光心灵,橙意守护”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活动月。
音乐与舞蹈学院的“‘剧’焦青春,从心开始”心理情景剧活动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将大学生成长中的困惑、情感与思考搬上舞台,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内心世界,在角色演绎中释放情绪、探索自我;机械工程学院的“以技修心——光雕匠心·精工细琢”激光雕刻技术下的正能量人物绘制活动,以光影线条传递正能量,利用现代激光雕刻技术精心刻绘时代楷模、英雄人物或身边榜样的形象与事迹,在设计与制作过程,感受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从榜样人物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励自身成长;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植此青绿,心向暖阳——春日绿植领养与心灵疗愈之旅”活动,组织学生领养绿植,借由照顾绿植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耐心,同时也让心灵在与自然的互动中得到疗愈……
活动形式涵盖图片展、影片放映、室内游戏派对、心理剧大赛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扩大影响力。同时,各学院将专业特色与学生特点深度融合,实现心理与德育元素有机结合。
以脚步丈量心灵的广度
以对话疏解成长的速度
竭力的爱他人、爱世界
更要记住爱自己,
这是热爱一切的开始,
让我们一起从“心”启航,
追逐满目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