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年春作首,春耕正当时。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
冲刺2025,对标《纲要》要求,对照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如何精准把握重点任务、科学谋划落实举措,如何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画,是全体成大人共同思考回答的命题。今起,党委宣传部陆续推出“冲刺2025·院长谈”“冲刺2025·职能部门负责人谈”专栏,邀请各学院院长、职能部门负责人畅谈工作目标、落实举措和前瞻性思考,明方向、聚合力、求突破,力争以“满格状态”投入新征程,为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聚力启新程 成大奋进谱新篇
2025年是学校第八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校友工作办公室认真研读学习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和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八大工程”“六大行动”具体部署,按照学校2025年度工作总要求和六方面重点工作,对照本部门工作实际,在拆解部门五年工作计划的基础上,就本部门2025年重点任务和工作路径积极探索,我们将充分整合校友资源,广泛汇聚社会支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为学校各项目标的较高质量达成,贡献校友工作办公室和成都大学教育基金会绵薄力量。
2025年,本部门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站位清晰,党建引领坚定不移。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做好党支部建设,将“校友+党建”做出特色。二是服务升级,校友工作走深走实。新筹建地方、行业、毕业年届及特色校友组织,完善“电子校友卡”平台,构建良好的校友联络生态。健全校友文化建设,融入智慧校园,做好数字化服务保障,提升校友服务水平。三是汇善聚力,基金会工作持续发展。加强成都大学教育基金会管理运行,完善大型设备、教学科研仪器等固定资产捐赠流程,为学校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开放稳定通道,助力推进校企合作落地。

为确保主要任务的顺利达成,全年重点工作我们准备这么干:坚持“校友办、教育基金会”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支部理论学习,充分结合工作内容,做好与校友党组织的互动;以《校友服务指南》为蓝本,协调校内相关部门,不断升级校友服务内容和质量;培育“校友事务服务中心”学生干部团队,精细化提升校友返校、查询、活动等服务品质,提升校友的返校体验;结合“行走的大思政课”育人主题,深度挖掘走访杰出校友,宣传校友事迹,发挥榜样力量;高质量策划运营校友品牌活动和项目,提升校友林、校友沙龙、校友健康跑等活动的参与度及影响力,培育校友文化;拓展分会建设类别和数量,加大力度支持新建分会成立,支持各分会打造精品活动,搭建分会与分会之间互动平台;提升基金会捐赠管理和项目运行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各院级单位积极性广纳社会资源;完善部门人员配备和成都大学教育基金会组织机构,保证校友工作和基金会工作高效运转。
随着近5年本部门工作“联络、服务、赋能、发展”8字工作脉络的提出,随着“校友+”工作模式的初见成效,学校各级部门和各学院校友工作和基金会工作的重视力度极大提升。
真情联络,矩阵式建立校友联络工作机制。经过多年建设发展,已构架起由“校友总会”到“各类分会”再到“应届毕业校友联络员”立体纵横的校友联络矩阵。事实证明,已经成立校友会的学院(行业分会或学院分会),在就业实习基地、院企合作、项目转化、社会捐赠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突破。校友联络机制基本搭建完善。
暖心服务,多元化打造校友文化阵地。线上开辟“1122”宣传服务阵地(即1张电子校友卡,1本校友会刊,2个网站和2个微信公众号),发出成大声音、讲好校友故事、做好校友服务,提升学校美誉度,提高校友认同感。线下高品质打造800平米校友之家,为校友返校聚会、活动洽谈、沙龙讲座、打卡留念提供物理空间,留下美好记忆。打造“校友林”、“校友健康跑”等品牌活动,滋养校友文化。校友元素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校友已成为学校最给力的宣传员。

双向赋能,基金会成为重要载体。成都大学教育基金会注册资金全部由校友捐赠,从2024年度数据来看,基金会年度接收捐赠中的65%来自校友及校友企业。基金会成立以来,累计获捐赠总额有较大增长。该数据将直接作用于学校各类综合排名“社会捐赠”指标。
共谋发展,“校友+模式”成效初显。经过近5年“校友+”工作模式的不断推进,校友与各部门、各学院双向奔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急速升温。“校友+就业”通过分会成立,促成就业实习基地签约近200项;“校友+思政”将优秀校友事迹融入典礼教育,切实践行“三全育人”;“校友+合作”充分调动校友资源,各学院与校友分会,各分会与分会之间都积极联动起来。
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思考。一是优质校友资源挖掘力度不够。一方面,合并院校的校友认同度和归属感正在形成但还不强,校友活动的覆盖面还有待拓宽;另一方面,各学院主动联络挖掘校友的意识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学院领导班子加深认识、加大力度。二是海外校友拓展还有待政策支持。海外校友也是一个重要群体,但受限于预算、出访等因素,海外校友会的联络和拓展工作推进缓慢,希望得到更大力度支持,建议在领导出访行程中增加走访校友这一固定环节,充分体现母校关怀。三是数字赋能校友工作仍有提升空间。借助电子校友卡,提升服务功能和维度,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畅通校友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信息反馈机制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校友工作已经完成了1.0版的基础建设,进入2.0版的迭代升级。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制度,切实有效的整合校友资源,多方面展现校友力量,可持续赋能学校建设,助推学校事业发展,同时也有效助力校友成长和事业发展。校友工作办公室将抓住良好时机,深度挖掘,广泛拓展,积极联动,围绕第八次党代会工作部署和学校中心任务,充分实现校友与母校共同携手、勇担使命、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