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乘风起航,奋楫笃行。过去五年来,成都大学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在高水平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推出“成大这五年 发展成就巡礼”系列综述,全面呈现五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建设成效,激励全校师生在高远目标引领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奋力谱写“后大运”成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今日推出“成大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综述第八篇——科学研究篇。
时光奔涌,脚步向前。2020至2024年这五年,成都大学学术排名屡创历史新高。自然指数排名大幅提升,目前位居国内高校100位次;在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全球878位,国内排名175位;学校人才团队引育成效明显,40余人次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零的突破,首次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五年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凝聚科研力量,凝练科研方向,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承接重大科研任务,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学科交叉 助力人文社科新突破
这是成都大学服务“国之大者”的一个缩影。
2024年1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全校相关资源申报的“四川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2023-2025)”成功获批。作为交叉学科平台,该基地致力打造具有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艺术学、语言学等多学科融合的研究矩阵,与校内的泰国研究中心、成都大中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市厅级科研平台密切合作,“抱团”发展。
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西部超大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研究”“智媒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形象国际传播与接受创新实践研究”到“新时代超大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研究”,未来五年,基地将着眼这三方面开展工作,争取以更多原创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成果,努力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成大力量。
以多学科的视角和问题导向,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开展研究,这样的科研组织模式成效明显。
2020年,天府文化研究院承担了市委宣传部“推进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大课题决策调研任务,整合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共同参与,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为唱好“双城记”提供“成大方案”。
2021年5月,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立,中心积极响应民族团结、国家安全、文化凝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和重大战略部署,及时开展理论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形成应对方案,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泰国研究中心
传统工艺研究院
此外,学校以传统工艺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成都大中小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蓉城法治”智库等一批具有巴蜀文化特色、成大特色,在省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校智库为抓手,围绕区域和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社会治理、依法治市、高等教育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决策咨询服务。
五年来,学校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助力人文社科新发展。创新人文社科科研组织方式,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科研管理模式,以项目为纽带的人员组织机制。聚焦“一带一路”、制造强国、乡村振兴、民营经济等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提供高质量资政服务,累计有154项高水平决策咨询报告为获得肯定性批示或采纳,王影教授牵头撰写的报告获得中共中央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创下学校“首次”。共发表人文社科类论文3900余篇,专著430余部,立项各级人文社科类纵向项目129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30项,省部级项目立项204项,科研经费近3.4亿元。罗文军教授申报的《现代中国报纸副刊汉译文学编年考录(1897-1949)》是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
2023年3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七届第89次会议审议,同意成立成都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学校党委书记刘强强调,“要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巴蜀风格的跨学科研究平台和高端智库,引领学校新文科发展,支撑学校一流城市大学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全面提升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对外交流方面的能级和位势”。
目前,社科处已初步拟定《成都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建设方案》,着眼加强学校人文社科有组织科研,培育高水平社科成果产出,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将研究院建成多学科交叉研究高地、高水平社科人才集聚特区、科学决策咨询的高端智库。挥毫,成大人文社科新发展新篇章正在落笔成书。
高等研究院
坚持“四个面向” 统筹创新资源
王清远教授成果“复杂荷载与环境下超长寿命疲劳测试技术与工程应用”获中国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实现了国内自主研发超长寿命疲劳试验设备的跨越式发展,为国家重大装备与结构的长寿命高可靠性表征和评价开辟了新途径。
唐然博士科研团队与3家单位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四川盆地红层滑坡研究”,破解了四川盆地成因机理复杂、灾害隐患极大的红层滑坡成因谜题,获得2021年度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俊龙教授领衔的手性药物与仿生合成科技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等10余项,各类省部级科研课题近20项,主研国家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2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团队获批立项2022年度“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在学校科研组织管理体系改革优化下,具有“成大风格”的创新成果正不断涌现。
五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优化改革组织管理机制,引育科技创新团队,加强科技创新力量建设,让创新驱动发展落地生根。
学校基于“同心、同向、同行”科技服务理念,围绕科研工作管理、科学技术奖励、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新制定或修订一揽子文件制度,打造“三聚焦三强化”工作机制,抓重点、求突破、强服务,协调互作,搭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和平台,充分发挥教师的凝聚力、创新力,提升学校的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科研工作实绩。
五年来,学校新增自然科学类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3个,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新增14个,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140%。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实现国家级平台零的突破。承担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项目近500项,自然科学类R&D科技经费达到10亿元以上,同比2014-2018年度增幅超过290%。知识产权新增近2000件,其中软件著作权380件、授权专利1604件、授权发明专利394项,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96%。学校成为省内第二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的高校,为学校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施开波研究员领衔的生物信息与智能健康团队,汇聚了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及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为技术顾问。团队还跨国牵手,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Yeng Chai Soh院士团队紧密合作,打造集自主知识产权、远程监测与康复治疗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医疗体系。
像施开波教授团队一样,学校不断倡导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持续推动与成都市产业功能区的深度对接,提升服务城市重点产业的能力。围绕生物医药、动漫与文化创意、智慧制造与城市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四大学科群引领的学科高地,以升博攻坚为内生动力,推进高水平平台项目建设,加强创新资源统筹,聚集和稳定了一批专职科研队伍,建有包括先进材料、手性药物、超导与新能源材料等20余个团队,配备仪器设备价值1.5亿元,以“搭平台、组团队、申项目、出成果” 推动科研协同创新,一批交叉融合、集中攻关的大平台、大基地、大项目建设发展,构建起成都大学的创新矩阵,创新产出质量和数量均创近年来历史新高。
这五年,ESI学科论文从2019年1460篇到2024年8258篇,增长超过5倍;中科院一区论文400余篇,在《Nature》正刊、《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文21篇。现有高被引论文256篇,排省内第4,热点论文17篇,排省内第3。自然指数大幅提升,位列国内高校100位次。获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4项,国家级高水平社会力量奖39项,国际学术奖3项,政府科技奖励实现新突破,彰显创新“硬实力”;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1%。学术期刊办刊水平持续提升。聘请院士、知名教授等专家学者出任期刊主编,成大学报社科版被权威外文数据库收录,教育与教学研究入选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抗生素杂志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影响因子实现倍增。首次创办外文期刊《数字转型与社会》,被2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求等领域,加强基础研究,产出一批具有学术价值的标志性成果,展现“成大担当”。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生物材料团队取得多项研究进展,探讨了骨感染治疗的发展前景、为改善糖尿病足深部MRSA生物膜感染伤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思路。
孔清泉教授团队在自然海水电解制氢及氯离子腐蚀防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实现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特聘研究员尹俊青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团队合作,对目前丙烯的氢甲酰化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巨大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交叉创新团队李建教授研发出基于噬菌体蛋白设计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检测系统,2小时内便可完成从分离到鉴定的整个过程,还能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基于核酸物质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
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
产学研融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从“书架”到“货架”,要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真正运用到经济主战场。
四川抗菌素研究所与华北制药集团携手合作,攻克了具有重大临床需求的器官移植抗排斥药物研发和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完成的《器官移植抗排斥微生物药物的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荣获第十五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累计获得生产批件14件,国际注册品种4个,授权发明专利4件,国家药品标准6件。近三年新增销售额4.48亿元,利税2.19亿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大幅降低了国内广大患者的医药负担。
机械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技术创新人才奖获得者陈渝在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温、高性能、高稳定性的铋层状结构压电陶瓷材料,与企业联合制造的高温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在山东海阳核电站AP1000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振动监测系统中成功应用,为核电站检修工作贡献力量。
成果转化是结果,培植土壤是源头。这五年,学校紧跟国家及地方发展战略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与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现代种业园等7个功能区开展对接,与天府新区半导体材料产业功能区(邛崃)签订“校外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合作协议,持续推动与成都市产业功能区的深度对接以提升服务成都重点产业的能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在新型产学研合作中形成新特色。
技术转移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的资源。2023年,学校组建技术转移学院,进一步推动学校技术转移智能化、高效化、规范化,形成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的技术转移转化新格局。技术经纪(理)人培训班成为学院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培养推动技术转移转化的专业人才队伍,更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目前已开展三期技术经纪(理)人培训,覆盖师生人数114人。
企业“点单”,专家揭榜。2024年4月12日,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与学校共同举行的一场“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专场活动。在前期,技术转移学院发布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教师团队“揭榜挂帅”,8家企业与我校教师团队全部匹配成功,借助这一机制,有利推进了高校科技成果供给侧与企业技术需求侧精准对接,有力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产业化。
目前,学校与四川省“专精特新”企业成都兴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深度合作,瞄准航空航天高精密高温细晶钛合金熔模铸件优化工艺创新实施联合技术攻关;与龙泉驿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汽车城集团、成都市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协会、悦湖新材料科技转化中心、华西医美健康城管委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多元主体深度协同的技术成果转化生态,让科研与应用“一键相连”。
科教融合,发挥科研育人实效。学校通过本科生导师制、举办“科研双选会”等机制设置,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精神、科研道德,在科研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创造,让高能级的科研反哺驱动高水平教学,为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储备“生力军”。药学院2022级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何美浩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其中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JACS(IF:14.4)上发表论文1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1项。
面向需求 “顶天立地”服务社会
五年时间里,学校一大拨科研人员投身实验,躬耕田野,在天府大地上绘制了一幅幅产业兴盛、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的生动画面。
十月杂粮秋播忙,成都大学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又有新行程。自2022年入驻简阳市新市街道石家村建立成都大学杂粮作物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后,他们就开始了量“田”定制,针对研究平原丘陵地区的荞麦、藜麦等杂粮的育种和栽培技术。现今,该基地已创制杂粮新种质1400余份,系统评价和筛选优质杂粮新种质600余份,选育新品种4个,种植荞麦、藜麦200余亩,每亩均产近300斤。
用“研”出的“金种子”,夯实乡村振兴的“家底子”。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杂粮加工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杂粮优质专用品种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杂粮精深加工与产业化示范、杂粮营养作用机制等方面开展多学科交叉性研究,先后主持了60余项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市级相关重大项目,近年来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200余篇。授权专利50余项,编写荞麦、藜麦等杂粮专著7部,选育苦荞新品种9个,多次深入凉山州等边远山区展开考察调研、种植培训等工作,积极为农业发展献力献智,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在成大,像他们这样以需求为导向,用科技赋能推动地方发展和国家战略的“明星团队”并不少见。
国家有需要,科研见行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及时编制发布了《肉制品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成为全国农产品产业领域的第一个指导性技术规范,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
药学院刘涛教授带领师生团队研究藿香正气口服液等三种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NCP)的活性成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草药》期刊,其中一篇论文入选2021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榜单。
近日,成都市“三城三都”研究院在成大揭牌成立,依托研究院,学校将围绕成都市“三城三都”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研究,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指出,作为城市大学,学校要立足成都、服务成都、奉献成都,与城市同频共振、同向同行,通过校城融合、资源整合,凝心聚力“一盘棋”,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形成品牌。
五年来,学校将“顶天立地”作为推动科研的风向标,积极对接地方、省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产业生态圈及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服务地方的主动性。
成立天府文化数字化创新省文旅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成都都市圈建设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天府文化学院等省厅级研究平台15个;围绕“天府粮仓”成都片区建设,践行成都大学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多举措科技创新赋能区域产业发展与服务,助力“校企地”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为食品轻纺、医药健康、能源化工等万亿级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学校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进步奖特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
面向未来,建设一流城市大学,成大何为?
市委市政府明确要求,成都大学要在高水平学科建设、高素质人才培养、高质量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成为与成都发展位势相匹配的高水平城市大学。迈入下一个五年,学校将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推动产出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服务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贡献成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