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一所深植于城市之中的高等学府,这五年,积极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深度融合,致力于以一体化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学校坚守“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肩负着推动成都乃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积极履行作为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成都大学正以实际行动,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着“成大智慧”和“成大力量”。
今日推出“成大这五年”发展成就巡礼系列综述第五篇——社会服务。
培育应用型人才,助力成都发展新动力
学校“以本为本”不仅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深植根于学校教育理念的核心。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本科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心脏和灵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石。“本科教育的质量,是学校声誉的试金石,是吸引优秀学子的磁石,更是推动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引擎。”
“以终为始,社会需求就是我们的导向。”学校以服务成都市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为指引,加快布局、建设与成都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紧密相连、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打造了“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文旅产业”等专业群,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三年新增人工智能等10个专业,停招2个专业,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升与成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的契合度。当前开设的75个本科专业中,92%的专业紧密对接成都“5+5+1”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六位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为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学校以赛促教、以赛促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1259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中荣获国家级金奖;2023年位居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24位;学校七次荣获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连续五年获“挑战杯”省赛“优胜杯”;学生在多项国家级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展现了成都大学学子的风采。
“智农慧眼—以智能植保无人机装备开启中国数字农业新格局”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赛金奖
“金杯银杯不如学生、家长的口碑。”五年来,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的满意度均保持在九成及以上,1200余名毕业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墨尔本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深造,就业质量连续三年处于A等(全国前15%)。“与其他成绩相比,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才是成都大学最亮眼的名片!”朱明校长说。
校企合作新篇章,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学校不仅与成都产业生态圈及重点产业链的需求紧密对接,更与地方政府、企业携手,共同绘制战略合作的宏伟蓝图,推动科技成果在本地的转移转化,深化校院企地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的融合发展。
五年来,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建设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3所,搭建“产城校”协同育人平台53个,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55项,涉及155家企业,有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持续推动与成都市58个产业功能区的深度对接,提升服务成都重点产业能力;与百度网讯、科大讯飞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与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助力成都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为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学校扎实推进“跑政府”“跑企业”“跑高校“跑科研院所”“跑就业基地”五跑工作,积极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搭建地方政府、企业与学校精准对接、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深度交叉融合优势,发挥高层次人才高地、前沿科技成果资源聚集地作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校地企协同合作发展,助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和产业发展整体竞争力,助推政府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成立技术转移学院,开设省内首个在校大学生技术经纪(理)人培训班,作为省内首个成立技术转移学院的高校,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累计培养技术经纪人近百人。举办“科研双选会”,为师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拓宽路径,为科研项目输送技术转移人才,促进市场和科研团队实现供需有效对接。
为主动适应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学校正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服务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链。
五年来,学校高质量科技转化成果持续增长,知识产权新增1987件,其中软件著作权342件,授权专利1645件,授权发明专利492 项,科技成果转化2.08亿元,签订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五技”合同1173项。
新增自然科学类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21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省部级平台10个、厅局级平台9个,同比2014-2018年度增长163%,高水平建成国家学科、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成都大学分中心,实现国家级平台“从0到1”的突破性创新;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首期建设项目获批并圆满竣工。
科研立项与经费不断提高,学校承担自然科学类省部级及以上项目486项,其中国家级165项、省部级321项,同比增长了92%;自然科学类R&D科技经费达到10亿元以上,同比增幅超过290%,保持快速增长。
智库新动力,点燃城市发展智慧引擎
学校致力于加强智库建设,提升决策咨询质量,主动融入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通过成立“三城三都”研究院等智库平台,聚焦城市会展、都市农业、天府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打造研究品牌。
成都市“三城三都”研究院成立揭牌
承担了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新消费产业两个产业生态圈的“建圈强链”研究报告和产业链蓝皮书编制工作,连续九年承办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峰会并同期发布《中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报告》,连续五年主办国际会议业CEO峰会并同期发布《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上两大指数在全国会展行业树立了权威的评价标准和广泛的影响力。此外,学校与清华大学共同打造全球首个“生态环境保护营商竞争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为全球城市环境工作对营商环境竞争力影响效能的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际会议业CEO大会
利用专业研究团队和学术资源,学校针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助力政策制定与评估。2022年12月底,我校王影教授带领团队到广西、云南及四川地区对运营中国—东盟货代企业深入调研,在调研中发现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后存在的问题。2023年王影教授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人的肯定性批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老物流流程的简化和中老铁路与中泰铁路联运条件的完善。
五年来,学校共立项各级人文社科类纵向项目11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198项,科研经费达30282.03万元。学校出版了369部社科著作,发表了3551篇人文社科类论文,其中高水平论文856篇。成果获得副省部级以上政府科研奖励105项,副省级及以上肯定性批示、采纳54项,被中央和国家机构采纳3篇。
为建好社会服务平台,推动城市文化传承,学校实施“一院一平台”的建设举措,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发挥学校优势资源,着力打造新型智库,提高社会服务的聚焦性。学校在市级部门指导下成立了天府文化研究院,并入选“成都市文创产业智库”,积极推动天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展“成都通”人才培养,出版系列专著,为成都城市文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积极与各区(市)县开展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地方天府文化资源,与多部门开展校地合作项目15项,积极参与成都市重大文化活动和重要文化评审活动。撰写报告114份,获各级政府肯定性批示49项,肯定性采纳65项,其中副省级及以上54项。
学校通过智库建设和学术研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服务人民健康
学校秉承百年师范精神,与成都教育领域紧密合作,共筑教育新篇章。与成都市学校共建博士工作站,签订教育合作协议,连续三年执行成都市教育局培训项目,每年培养400余名幼儿园园长和中小学校长。五年来,学校还承办26项信息化培训,覆盖15万余人,培育600余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推动成都市师资队伍建设。
主动对接教育部及省市区教育体育部门,承办了80余场重要体育培训和赛事活动,完成了近千人的四川省体育管理及教学师资培训。
学校与天府新区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合作
在健康领域,学校附属医院的健康列车项目,九年来已成为西南铁路沿线的“移动三甲医院”,服务12万职工和50余万家属,以及千万民众。2022年,成大附院医疗团队在凉山彝族自治州义诊时,为经济困难,患风湿性心脏病,反复心累伴活动受限20多年的马海阿呷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手术,并减免了部分费用。如今,马海阿呷心功能恢复正常,生活焕然一新,“谢谢成大附院,谢谢健康列车,你们改变了我的生活!”
健康列车不仅是医疗保障的先锋,也是乡村振兴的使者。五年来,已完成大小两列编组,主要开展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等工作,六次深入凉山州,为超过18000名彝族同胞送去医疗服务。
我校附属医院医疗专家为群众义诊、巡诊
在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领域,抗感染药物的创制与人才培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学校深度服务成都生物医药产业,与国家发改委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院、科伦药业等合作,聚焦抗感染药物创制,为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提供支持。
技术突破,在抗感染药物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包括抗生素创新合成技术、生物酶法合成关键技术、原料药和中间体的创新制备工艺技术。
平台建设,建成了五大技术平台,包括抗生素菌种资源、药效评价、酶法合成、绿色制造、一致性评价,为抗生素研发和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源头创新,利用川抗所微生物菌库资源,联合耐药机制研究、靶标发现、酶法合成等,攻克生物医药“卡脖子”技术。
成果转化,以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为例,学校实现了从原料到制剂的产业链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降低煤耗,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
教育与健康领域的双轮驱动,不仅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也为民众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展现了学校在服务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担当。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领跑2.0时代
五年征程,学校全力落实中央和地方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助力甘孜州石渠县和阿坝州九寨沟县顺利脱贫,实现贫困村全面摘帽。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屡获省领导肯定,荣获多项省级荣誉,彰显了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先锋作用。
时任机械工程学院教师钟斌在九寨沟县南坪镇双龙村挂职驻村
党委书记刘强,党委副书记、校长朱明等校领导亲赴一线,五年间累计开展帮扶工作17次,180余人次深入受扶地,解决群众燃眉之急,组织党员群众赴先进地区学习经验,培训致富带头人,举办各类培训20余场,覆盖6400余人。学校还成立了“九寨沟县乡村教育振兴博士工作站”和“启航幼儿园工作室”,线上线下联动,举办讲座20余场,发放奖学金、助学金66万元,开展支教等活动20余次,直接受益群众达上千人。
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1000亩,打造科技示范样板田,与50余家企业合作科技攻关项目100余项。学校创新研发杂粮产品50余项,新建生产线10余条,多款产品入选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供应体系。设立“成都大学杂粮作物现代化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创制新种质1400余份,选育新品种4个,种植荞麦、藜麦200余亩,每亩均产近300斤,村集体经济由2万元增加到20万元,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和媒体广泛报道。
五年来,学校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2.0版本贡献智慧和力量,谱写了一曲教育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壮丽凯歌。
国之大事,成大担当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的阴霾笼罩荆楚大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中,我校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院领导亲自带队迅速集结了一支由4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精锐队伍,出征武汉开展医疗支援。连续援鄂37天,所在医疗队接管床位128张,收治重症病人141人,实现了“医护零感染,工作零失误”,圆满完成任务。
我校附属医院医疗队出征武汉
国家召唤,挺身而出,这是成大人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诠释!
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筹备与运行中,学校同样勇担重任,深度参与赛事的各个方面。不仅建立了高校-赛事运转工作机制,还负责了大运村的建设运行,以及志愿者和语言联络官的选拔培训。学校老师主持了火炬“蓉火”、奖牌“蓉光”绶带等十余项重要项目的设计,将传统工艺工作坊纳入大运村文化交流体验项目,展现了成都的文化魅力。
大运会期间,作为运动员村的所在地,学校成功接待了113个国家和地区的7400多名运动员及官员,服务了475家媒体、2049人次,接待中外访客1668人次。成都大运村以其“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赢得了国际大体联的高度赞誉,被誉为“最好的大运村”。以“零投诉、零事故、零失误”的优异成绩,为大运会递交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大运会奖牌绶带设计制作团队
服务大运
后大运时期,学校又积极投身大运惠民行动计划,开放部分空间设施,实现大运遗产的惠民最大化,服务全市人民,促进赛后资源的重复利用和成果转化。东盟艺术中心大剧场、音乐厅及美术馆成功举办了多场演出和展览,吸引了超过9万人次的观众。
五年来,学校建立了全球语言测试中心,雅思机考考点接待考生3724人次,并牵头成立了“成都国际友城高校联盟”,推动友城关系建设,促成了成都市与多个国际城市建立友好关系。国际师生承办中国-东盟青年交流周、参与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展现了成都大学的国际视野与社会担当。
学校在国家大事中展现出的责任与担当,不仅为疫情防控、大运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也为城市的发展和国际交流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过去五年,学校不仅在教育、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卓越表现,同时在用成大智慧和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加强智库建设,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继续发挥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优势,为城市的繁荣和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