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是学校建校46周年纪念日,一张泛黄老照片,讲述珍贵的成大故事。新闻中心收集了几张过去的老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老照片背后的珍贵故事。
图为成都大学在黉门街办学时的校门
讲述人:文学与传闻传播学院魏红翎
1980年我开始在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上学,从那时起,我和成大的缘分就开始了。成都市人民北路小学周围单位的小孩都在这这所小学里读书,林业厅、地质局、铁路局的都有,当然也有成大老师的小孩,我们班上就有一个。这位同学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喜欢,这也让我们对成都大学有了一种向往,更巧的是三年级我们换了一位姓李的班主任,她的家也在成大。
某天上午,我们几个同学打算“远征”——去李老师家。从小学到李老师家的路有2、3站路那么远。大家一路打打闹闹,也不知走了多久,就有同学指着旁边的一条小路说,走这儿进去。那是一条土路,很窄,当我们拐进去后,路旁是几栋老居民楼,其中一栋楼大门口的砖墙上赫然有几个白底黑字:成都大学。猛一见,我不由愣了几秒,没想到我好奇了那么久的--成都大学的校门以这样局促的方式呈现了。进入后,我们在学校里转悠,宿舍楼后面就是两个操场。不用几分钟就把学校逛完了,毫不夸张地说:一眼就可以看完。大家边走边议论:“大学也没多大嘛……”现在想来,那时正是成都大学初建,刚从花圃路搬到荷花池,正是发展艰难的阶段。
岁月如梭,40多年过去了。成大能有如今的发展离不开“搬迁”这一重要举措,在从荷花池校区搬来十陵校区后,面积的扩大为成大提供了一个宽敞的“舞台”,以此为起点,开启了飞速发展的进程。
今天的成大,从街对面望过来,就可以看见庄重严肃的校门正对成洛大道,和记忆中细窄土路通往的“砖墙”校门相对比,重建后的新校门更加宏伟、气派。砖墙校门上的“成都大学”,成为少数人对成大的宝贵“初印象”。
图为三十年前的成都大学图书馆
讲述人:原荷花池校区校办主任张旭光
这是一幅拍摄于30年前成大校貌之一的老照片。
图书馆被誉为“高校之灵魂”。一所高校的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大学文化的象征和精神的家园。它代表着大学的文化和希望,具有教育与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重功能,彰显出学校学术能力、文献资源和服务质量等多维指标。
成都大学图书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也正好印证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规模的与时俱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学校建成的第一座独立的图书馆面积虽仅4800平方米,但已是当时荷花池老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以至于在1993年建校15周年时,学校将拍摄的图书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烫上金字,成为了馈赠校内外嘉宾和师生的纪念礼物。
回想当时,在荷花池老校图书馆“图”字所在的顶楼设有学校总机室,号码是“3331313”,因当时成大的发展举步维艰,则有师生拿总机号码调侃学校“散散散要散要散”。但在成都市委市府“要办好成大”的高度重视和果断决策下,随着四校资源整合与迁址十陵新校,成都大学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全校师生也在“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激励下,完成了迁校升本、不断攀进的奋斗历程,这才迎来了今天成大的辉煌。
2002年坐落在嘤鸣湖畔的图书馆绿荫环抱、碧水衬映,建筑面积已近13000平方米。2019年竣工启用的新图书馆更是蕴含着“收容厚重”之意,其建筑面积比老校图书馆扩大了10倍,已达4.8万平方米。多样化的功能分区与温馨完善的优质服务,为成都大学这所市属地方高校向建设一流本科高校的砥砺奋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功能的愈发完善,这三座不同年代的校图书馆成为成大与国家、与时代“同呼吸、共发展”的最好见证。
图为2006年拍摄的嘤鸣湖
讲述人:2004级艺术设计专业校友姚东
嘤鸣湖,校内最大的湖泊,也是成大的地标和精神象征。“嘤鸣”取自《诗经·小雅·伐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寓意“求友,合群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嘤鸣湖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成大人的记忆,每当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便会浮现在成大的点点滴滴……
2006年,校报编辑部学生记者团正式更名为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宣传主阵地从线下报纸转为线上网站。我当时刚竞选上记者团团长,就接到一项任务:为马上开通的新闻网拍摄一版头图。那天我坐在嘤鸣湖畔思考:什么样的照片能做头图?拍什么才能表现成大最美的一面?我一下子把目光放在了当时校内最高建筑行政楼(现社科楼)上。我来到顶楼,怀着“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拍下了这张成大嘤鸣湖畔全景图。
这张照片一经放出便大受欢迎,不仅作为新闻网的头图,还被印在了全校师生的饭卡上,我自己都很意外,一张本来只用来当新闻网头图的照片,结果成为了一代成大人的独家记忆。
今天的嘤鸣湖畔已焕然一新,原来左侧的运动场,如今已改造成网球场和国际交流中心;右侧花圃里的小树苗,如今长成排排银杏树;原本雪白的墙面,也重新翻修成了具有成大特色的红砖色;原图书馆现更名为博物馆,记录着成大的发展历史……而嘤鸣湖亲历了所有成大变化,见证了成大发展,也陪伴了无数成大师生度过春夏秋冬。我相信,这一成大地标在以后更会展现出无限生机。
拍摄于2003年的南大门
讲述人:2004级艺术设计专业校友姚东
成大校门,是每个成大人记忆中的一部分,也是校园发展历程的缩影。作为成都大学的一员,我亲眼见证了校门从简朴到宏伟的蜕变。
这张照片是2003年的南门,也是我对成大的第一印象。那时成大刚从荷花池搬到十陵,南门只是一座铁制拱门,门旁有9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我还记得,大学开学报到时,我想在校门拍张入学纪念照,却因为停靠的公交车挡住了视线,愣是没找到校门在哪儿。那个时候,每个成大人心中应该都有一个遗憾:学校没有一个恢宏气派的大门。
2013年,校门迎来了第一次翻新,运用了全新的拱形设计,墙头也涂上了更鲜艳醒目的橙色,不仅如此,还拥有宽敞的拍照“打卡”空间,新生们再也不用像我当年那样找不到校门了。
2023年,大运村坐落成大,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学校正大门从原来的南门改为东南门,校园外墙也全面翻新,融入了中式对称和现代简约风格,这一次的校门设计更加大气。校名用红色雕刻出大字,颜色与后面的图书馆遥相呼应。40周年校庆,校友们回到学校,纷纷惊叹正门的变化,我的心中瞬间涌起自豪和感动——这不仅是我们的校门,更是成都大学展示给全世界的一张“名片”。
校门变了,我的成大记忆也在不断更新。从2004年进入成大到现在在成大工作,我见证了成大正大门的蜕变,从被公交站遮挡的简陋铁门到如今宏伟的东南门,校门每一次变化都见证了学校的发展。每次站在校门前,我都忍不住回想起那些年在校园里经历的点滴,感受那一份属于成大人的骄傲和归属感。
图为张勋宗在揭牌仪式上讲话
讲述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勋宗
这是一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两个创意工作室揭牌时的照片。从标清摄影机、陈旧电脑到拥有可以进行编辑报刊和制作纪录片的实验室,从“毕业即失业”的应届毕业生到成为就业率极高的实干记者,11年沉淀、6年心血,叙说着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1995年,我来到党委宣传部分管《成都大学校报》和学生记者团,担任校报编辑和学生记者指导老师。在党委宣传部工作的11年里,我带领了许多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记者进行新闻写作。从新闻的六要素、领导职称职务的书写顺序,文章的详略以及排版,我手把手将一个一个知识点教授给每一个学生,看着从党委宣传部走出来的一个又一个学生记者,我发现只有培育过硬的实践技能,塑造应用型人才,我们的学生才能有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成立工作室,培训学生新闻写作实践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自那时起,就成为了我的心愿。
2006年,我被调任到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担任分管学生工作和实验室的副书记。刚接手时,学院的条件有限,我们可以使用的仅有几台照相机、标清配置的摄影机和陈旧的电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在照片的两个创意工作室成立以前,我在学院创立了一个新闻媒体中心,学院三个有志于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报名加入了我们。为了培养好这些学生同时为工作室的成立奠定基础,我利用这办公室仅有的一台电脑和一支录音笔,手把手教新闻媒体中心的学生通讯员和记者去进行采访、写作和报刊的编辑排版,常常吃完午饭就马上回去加班继续帮学生修改新闻稿。
2013年6月9日上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生文化创意创业平台“平面媒体创意制作室”及“影像媒体创意制作室”揭牌仪式在四教举行。两个培育学生的视频制作能力和新闻稿等报道的撰写编排实践能力的工作室成立了,照片中的这一幕记录了当时我的喜悦,17年的努力,在这一刻似乎都得到了回报,彼时的我相信未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两个创意工作室一定能成为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我们在影像媒体和平面媒体分别安排了两个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手把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记者和通讯员。
2010年,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的愿望实现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高达98%,许多曾经在新闻媒体中心和工作室实习过的学生现在都在省市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媒体工作。四川省教育厅特批了300万经费用于购置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各种设备,学院学生编辑报刊和纪录片的制作几乎都可以在实验室得到满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突破性的进步。
照片中的这一幕不仅是我17年以来的心血,更是文学与新闻学院、学校培养媒体工作人才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图为2009年的新闻中心记者团素拓成员合照
讲述人:2007级文新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谢川
这张图片拍摄于2009年5月,我和记者团的伙伴们正在人民公园举行团建联谊活动。那时,记者团就像一个磁场,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学院的我们紧紧吸附在一起。大家怀揣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对记者这一神圣职业的无限向往,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身为记者团摄影部的一员,我将镜头对焦学校的每一个活动,拍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而后将它们一一展现在众人眼前。多数时候,我都默默站在镜头后面观察周围的一切,定格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记录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那时的记者团,没有专门的工作服,也没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形象”,只有一群对学校和新闻满怀热爱的“团团”,走在新闻的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