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第25个记者节。记者,一份守望社会的责任;记者,一个永不过时的理想。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用理想信念筑守价值底线,在风云激荡中推动社会进步。在记者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新闻中心采访了深耕传媒行业的校友、曾经是传媒人的老师和正在学习路上的校园记者,记录他们的追光之途,坚定“新闻人”的使命。
王旭,2003级播音主持与新闻采编专业校友,成都广播电视台记者,担当《成都新闻》栏目出镜记者,多次获成都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
“这场雨洗刷了百年来的一个耻辱”,1997年香港回归,年幼的我耳中听着屋外的雨声,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听到主播说了这句话,“正因为这名记者的播报,人们坚信这是一场知时节的好雨。”从此她对记者行业产生了憧憬。
2006年我开始涉足记者行业,十几年来一直在一线。作为成都电视台一台(CDTV-1)唯一一名持有全国两会人大采访证的记者,我18年的记者生涯中,现场跑了七年的全国两会,前五年都在等待,终于在2018、2019年全国两会上成功提问。对于一个地方台记者来说,在全国两会上提问的概率少之又少,记者不仅要准备十几个戳中“痛点”的关键问题,还要确保自己提问前,问题没有被其他记者“抢”问过。后来连续八年的两会报道,我都在后方担当统筹工作。
在2008年“孙伟铭无证醉酒驾车”案件后,我制作的《拷问醉酒司机》节目获得了“全国法制新闻三等奖”。我与有醉驾经历的人对话,发现他们中有高管、有企业管理人,甚至有政府部门人员。我想通过这个节目警示公众不可酒后驾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希望,“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有我的地方就有好新闻”。我足够热爱这个行业,现在也已离不开了。自己的成长、孩子的教育都深受职业经历的影响。“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希望未来我能带领团队获得更多的“中国新闻奖”。
唐凤英,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曾任内江广播电视台记者、制片人,主创作品获2017年度四川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二等奖”;2023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节目“提名奖”等
如果说新闻是一种抵达,那么我在新闻一线工作的四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奔赴和遇见中,抵达美好。
我本科就读于英语专业,大二之前我一直坚定地认为我要成为一名英语翻译,但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改变了我的想法,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航向。那时我在雅安,正读大二,班上有同学家住极重灾区,因为通讯中断,一度和家里联系不上,我们都十分着急。所幸当时我们学校有栋教学楼前有一块很大的LED大屏幕,在寝室外住帐篷的近半个月,大家一起仰头看屏幕里的新闻报道几乎是每天的必修课。与此同时,那些奔赴灾区报道的记者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也是从那时候起,想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梦想就开始植入心底。庆幸的是,从硕士阶段开始,我成功转到了新闻学,并在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了新闻一线工作。
在做记者的四年中,我经常能从采访人物的故事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我曾经采访过一位90多岁的老红军,在她家的院子里,听着她讲过雪山草地的故事,在缺乏补给的时候,革命先辈们从马粪中找未被消化的东西吃,让我深受触动。我一直坚信,记者用文字联结了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同时也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找到了更好的自己。
谢茵,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曾任成都电视台新闻主播
我在成都电视台做了17年的记者。由于在大学读的是播音专业,最初是怀着做主持人的初心去从事记者行业,但随着工作的开展,我发现主持人的新闻采访功底是非常重要的。我尝试着学做一名记者型主持人。
当真正去到现场采编时,我发现记者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风光。报道负面新闻时,我们有时会被采访对象阻挠甚至挨打,拍摄机器也被砸烂。但记者工作也让我收获价值感,我们曾采访过一位靠自己“创业”来谋生的七八岁小孩,在新闻播出后,生意更好的同时也有人无故“找茬”,我们为他寻求到了派出所的帮助。现在他已成为一家卤菜店的老板。我深感记者是能切实帮助到他人的。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在体悟到更多人情冷暖后,我放下过去很多对人、对事的偏见,记者带给我的是悲悯之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更多温柔。
而今作为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也能成为能写出好文章,更能做深入的调查、担当起社会责任的好记者。
李燕霞,2016级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校友,现就职于成都国际传媒互动营销部
每一个想从事新闻行业的人,或许都曾有过这样一个信念——“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也不例外。主持人白岩松切中肯綮的时评,驻外记者刘骞令人叹服的深度调查,曾在我的青春期建构了我对记者这一职业的认知和向往。所以,大学时我便尽我所能的去尝试、触碰与记者相关的一切,加入学校的新闻中心记者团是第一步。虽然我并非新闻专业的学生,但是有了职业方向后,我会有意识地去学新闻相关的知识,每天坚持看新闻报道、人物专访,那时候我习惯将学到的采访和写作技巧记在笔记本子上,后期应用到实际的采访中。
我最感激的一件事情是,在新闻中心记者团新闻部的那段时间,我的指导老师教会了我,“保持自己的饥饿感”,因为对采访对象、对陌生的故事始终抱有好奇心,才促使我一次次想如同“剥洋葱”般地走进受访者的内心。
大二的时候,采访带着奶奶上大学的代丽飞就是其中一次“心灵奇旅”。她是个坚韧但又腼腆的女孩,加上内心对被报道的犹疑,丽飞不愿意说太多话。在我之前,已经有学长去采访过她,不过因为丽飞的抵触,最终落空了。采访前,学长特地提醒我,这个采访对象有难度。为了能“走心”,那一整周下课我都会约她一起去她家做饭,偶尔搭把手和她一起照顾奶奶,甚至在奶奶住院期间也会去探望。一个月后,代丽飞开始愿意诉说,我的采访才进入了正题。最后,我撰写的报道《代丽飞:照顾瘫痪的奶奶四年,这是本分》获得了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和成都新闻奖。
这样的采访经历从学生时代到工作后时有发生,渐渐地人生走过的每一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建构着我对新闻行业的想象与期待。毕业四年来,我有幸经历了世乒赛、大运会等国际赛会的报道,逐步完成了从文字记者到编辑运营的身份转换,能够统筹调动团队人员策划产品、运营账号矩阵进行整合营销。大学时在心中留下的“饥饿感”始终在推着我不断向前,我庆幸走上了一条情感充沛的道路,在千变万化中感知世界的温存;我欣喜跨入了一片广阔无垠的蓝海,在机遇万千中点燃盈盈火光;我兴奋遇见了一件充满力量的事物,在赛场内外感受体育的力量。就像种下了一棵长青的树,用了4年的时间生根发芽,而未来还有无数种可能正在孕育。
李菲菲,2016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校友,现成都日报社要闻采访中心记者
我人生中第一次感知到“新闻”的力量,是在大二下学期。当时一名同班同学,患了红斑狼疮,病情严重,但他家中经济拮据。除了学校层面的筹款,我们还想再做点什么。当时我是新闻中心记者团摄影部干事,在学院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和本院同学和记者团干事们一起策划并制作了多篇图文和视频,发布在微博平台,面向公众筹款。在拍摄关于“死亡”话题的群采视频时,我的老师感慨道:“你们相信自己可以通过报道来救人,希望你们永葆对记者行业的热忱。”
在成为记者的第三年,清明节,我采访了成都市殡仪馆的一位入殓师。同样是谈论关于死亡的话题,我想起了在大学的那个夜晚,于是在下笔的过程中尽量克制,提醒自己对书写“5W+1H”内容的界定要客观,尊重事实。最终稿件《清明至 我们与入殓师进行了一次“生死”对话》获评2023年度(第41届)成都新闻奖。
“常自省,切莫骄”,希望在未来我能写出更多优秀的稿件,报道能帮助到他人。
陈瑾,2016级产品设计专业校友 现任四川发布美术编辑
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与了《杨澜访谈录》某一期的现场录制。主持人通过与访谈对象交流,展现人物背后的故事,传递力量与价值。这鼓舞了我,让我萌生了成为记者的想法。于是,在大学里,我加入了新闻中心记者团,成为了美编部的一名成员。
2017年,记者团“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学校对口帮扶的简阳石家村收集信息,我主要负责后端支撑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打磨,最终我运用H5技术呈现的作品《一枝一叶总关情——大学生全媒体记录精准扶贫》生动展现出成大对口帮扶石家村的积极影响,H5技术的交互效果让石家村旧貌和新容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段经历让我不仅掌握了一项新技能,而且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要用新技术、新表达提升传播质效。
记者是信息的采集者和传播者,他们深入现场、挖掘真相,为大众带来第一手的新闻资讯。而作为美术编辑,我通过视觉手段为新闻内容增添色彩和感染力,让资讯更加真实可感。未来,我希望能点亮更多“技能点”,为新闻视觉内容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柔钢,2012级英语专业校友 现成都传媒集团新闻管理中心工作人员
大学时,我是新闻中心记者团微信部的一名学生记者。最初加入记者团,只是出于对写作的热爱和对新媒体的好奇。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这是我做的十分正确的决定。
在记者团,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虽然大家毕业后各自忙于不同的工作,但我们仍然保持联系,偶尔会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种友谊让我找到了对传播真相和讲述故事的热情,驱动着我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一段改编成大版《南山南》的经历让我至今难忘。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面临了原定的主唱紧急更换、合适的录音场地缺少等问题。但我们互相鼓励,保持乐观,最终克服了困难。歌曲最终发布“出圈”火了,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令人感慨万千。
在我看来,记者需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力,练就扎实的专业素养,勇于追求真相,不忘上路初心。即使面对挫折,也要坚信自己的选择,勇敢迎接挑战。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机会,只要坚持热爱,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
张朝杰,2012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校友 现锦观新闻编辑
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培养了我对信息的收集、分析与传播的热情。那种深入挖掘事实的过程让我沉醉,而撰写文章、拍摄照片、制作视频的工作,更让我能将见解与情感传达给广大受众。正因如此,毕业后我义无反顾地踏入了新闻行业,将这份热爱延续成为事业追求。
2020年,我参与了一项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系列策划报道。8月的简阳酷热难耐,我们团队顶着38度的高温,走进一个小山村,深入鸡圈、羊圈、牛圈,贴近村民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整日实地采访。这段经历尽管充满艰辛,但看到最终作品引发的良好反响,内心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在那次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唯有亲身深入一线,沉下心来采集素材,精心打磨每一个细节,才能创作出真正有分量、有深度的新闻作品。也让我更加坚持探索,继续深耕,努力创作、打磨出更多有温度的文章。
滕蔓,2016级英语专业校友,现雅安名山区全媒体记者
我渴望被看见。无论是拍下的照片还是撰写的稿件,我都希望它们能发挥宣传作用,被大众看见并认可。加入新闻中心记者团的微博部,让我在大三就确定了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成为一名记者。
成大40周年校庆时,整个记者团出动,我深感荣幸能参与其中,自己也为这件大事出了一份力,成为宣传队伍的一员。在记者团工作期间,我与朋友共同策划的一组《成大昼与夜》照片发布至微博,点赞量达259次,是我第一个较成功的作品,也获得了记者团的“优秀新闻奖”,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现在做全媒体记者,需要策划、采写、拍摄、出镜等多位一体,自己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是职责也是热爱所在。
记者工作人人都可做,并非是指门槛低,而是我们都可以成为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未来希望自己能产出更多有温度、有高度的新闻作品,记录这个时代的万千气象。
陈星翰,2022级英语专业,新闻中心记者团摄影记者
因为对新闻摄影充满热情,我选择加入新闻中心记者团。两年的时间里,我通过多次的会议、活动现场拍摄,不断地实践和学习,逐渐掌握了摄影技巧和新闻写作的要领,找到了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在定格一个瞬间;每一篇报道,都是在传递一个声音。新闻记录者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社会的监督者,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保持对真相的追求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去揭示真相、传递情感,提升了摄影和写作技能,是一种无上的荣耀与使命。希望我们都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始终追求自己的热情,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探索新闻的广阔天地。
骆梦,2022级文新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闻中心记者团文字记者
一次机缘巧合下,我加入了新闻中心记者团。
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学校2021年度“十佳大学生”张思婧。第一次采访时,我忐忑地问她获奖的感受、获奖经历以及这一路走来的故事。即便有时我词不达意,一个问题重复问两三遍,她也都耐心回答。那是我第一次走进采访对象的世界,我用文字将她一路努力的故事记录,受到了老师和读者的认可。看着阅读量和评论区被激励的读者留言,我理解了记者的使命。
在记者团的三年,我写过很多文章和短评。《【发现宝藏课堂】成大这门课,开了近20年,让学生立志成为好老师!》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采访,我的采访对象是师范学院名师陈大伟。采前我很紧张,但当我穿上记者服、拿起笔杆子、点开录音,我的心就能神奇地立马静下来,这种快乐是其他事情难以带给我的。采访不同的老师、同学,了解他们的故事,不仅让我对学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认同,也学习到更多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正确的生活态度,我变得更包容、更严谨。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记者应当是敏锐的、坚持真实的。我想记录下能让人看见的、感到共鸣的故事。现在的我摸不清未来的我会是哪种身份,但我会继续用这份热情观察世界。
范雪秦,2023级广播电视专业同学,校团委宣传部通讯站记者
我是在工作的过程中爱上记者这个职业的。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宣传工作,一整个月我每天坐在电脑前近6个小时,做着重复的审核工作。我一共审核了投入通讯站邮箱稿件752篇,通过并发布在成大青年公众号89篇。在中青校园投稿的校审环节,我一审稿件2200篇,二审稿件1200篇,通过681篇稿件。因为学生记者这个角色,让我在一次次审稿中变得细心严谨,让我在工作中更知校情,让我有机会用文字讲述成大故事,讲述成大人的美和实。
一排右一何馨吟,二排右三吴颖
何馨吟,2023级汉语言文专业同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媒中心记者
从小学到现在,用文字记录世界一直是我的习惯。记者可以将所见用文字呈现给更多人。进入大学后,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入院传媒中心工作,成为一名学生记者。在记者工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学院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许静冉学姐的采访,她是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者。当时的我并不适应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对大学的规划也处于迷茫中。在和她的对谈中,她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规划考研、考博、就业,受她积极态度的感染,我清晰了继续走传媒道路的梦想。
记者需要不停地出发,勇敢地站在时代的前列,做时代先锋。在未来,我希望自己能多到实践中去探索,在过程中时刻不忘初心,撰写更多有温度的文字。
吴颖,2023级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媒中心记者
在担任记者的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友返校的活动采写。学长学姐们与母校阔别多年后,重逢时那份热情和激动深深地震撼了我。他们的回忆与我的大学生活轨迹重叠,让我对“大学”和“母校”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大学传承知识,助力成长,是梦想起航地;母校塑造基础,是精神家园,两者皆承载情感与回忆,不可或缺。
今年3月,我走过了大成路,坐在嘤鸣湖畔,感受着夕阳余晖……那一刻,我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个美丽的校园中生活和学习。也正是因此,我发布了我最喜欢的一篇以“春日”为主题的推文,这篇推文也收获了不错的浏览数据。
作为校园记者,我希望通过我的笔触,传达师生的声音,以自己独特的情感、视角和思维记录学校感知学校,当好学校的宣传员。
(顾乐淇、陈银萍、许佳琪、月雅婷、曹诗婕、雷舒雅、刘莉、罗漩、孟洪兴、许晓月、丁文茜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