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向上·成大青年】入选全国顶尖!她创下这个“第一”

文:车梦婷图:邓燕君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3日
车梦婷 邓燕君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藿香正气口服液与新冠肺炎,能发生什么?


“藿香正气口服液,防暑解暑、解表化湿、理气中和!”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词,道出它的治疗功效,一个10ml的小瓶子里却装着“大秘密”。


口服液藿香正气液能预防新冠病毒,小药物也有大功效。近日,这篇发表于2020年初,“揭秘”液藿香正气口服液与预防新冠病毒的论文,入选了由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1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榜单。


F5000平台上集中展示的是我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最高端的学术研究成果。它的入选,创造了一项历史,这是我校本科生论文首次入选该榜单,也是邓燕君本科毕业近两年后收到的“意外之喜”。


刻不容缓 找到那支“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肆虐。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的通知》中要求加强中西医结合,将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在内的藿香正气系列制剂,作为医学观察期乏力伴胃肠不适者的预防推荐药物。


药学院刘涛教授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出于职业敏感他判定,随着疫情持续演化,中医药在治疗和帮助患者康复方面,必将大有可为。


那它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物质基础是什么?发挥作用的机制是什么?彼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论断。


时不我待,必须快速找到药理依据。在刘涛老师的组织下,2017级药学专业学生邓燕君、2019级药剂学专业研究生刘博文、2016级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贺桢翔等人加入课题组,研究攻关即刻启动。邓燕君承担起研究重任,负责药物分析和论文撰稿,她说:“作为药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我觉得我应该为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做点什么。”


研究的第一步是分析药物成分。一味药材中有百余种成分,不同成分又有不同的作用,要找到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可能对抗新冠病毒的核心成分,首先就是要分离药物。


实验开始的2月,正值寒假,又逢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刻,进不了实验室,怎么办?


刘涛老师想到办法:利用网络药理学!网络药理学是应用现有的大数据库,分析药物对疾病的干预作用,构建起“成分-靶点-疾病”的复杂网络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的方法。


“靶点,就像射箭,总要瞄准一个靶心,药物成分就是箭,要找到最优质的箭,才能精准的一击必中。”


利用数据库挖掘药物成分,找到最优质的“箭”,并不意味着团队只是简单的搬运工,邓燕君要做的就是在这成百上千种成分中,筛选并验证能够对新冠病毒起防治效果的核心成分。


经过一番检索,邓燕君发现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含有1342种化学成分,在这些成分中,是否存在邓燕君需要的那支“箭”呢?也就是说是否存在能够对新冠防治起作用的物质?



迎难而上 年度被引次数学科前1%论文诞生


“这些成分对病毒有没有效?我们也不知道,那就需要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来验证。”刘涛老师解释。


分子对接技术就是利用软件将筛选出来的药物成分与靶点结合,二者的亲和力越高,说明效果越好,抑制病毒与人体蛋白结合的能力就越强。


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不同的是,这是邓燕君第一次接触分子对接技术,她不熟悉安装分子对接的软件,也没有任何操作经验。“质量和时效是论文能成功发表的决定性因素,更重要的是病毒来势汹汹,我们要争抢时间,找到作用机制,才可能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拨开“迷雾”,难度系数不小,邓燕君一刻也不敢懈怠,“难,那更要去攻破,迎难而上,而不是畏惧退缩。”她这样说,也这样做。


于是,她在做中学,在事上练。为弄清楚分子对接技术的操作原理,邓燕君翻阅了无数篇文献,跟着视频一步一步操作,失败了就重来,又失败了就再重来,她形容当时处于一种极度紧张、努力和亢奋的状态。同组成员贺桢翔有过操作分子对接技术的经验,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协助下,邓燕君就在这样快速而重复地边学边研究的路上完成了分子对接研究。


团队通力合作,开足马力,他们用了五天时间,发现藿香正气口服液中的槲皮素、异鼠李素、葛花苷元与新冠病毒的亲和力相似,藿香正气口服液中对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性的秘密终于被揭晓。


一鼓作气,团队迅速整理研究成果,刘博文承担起文献调研工作,邓燕君熬了两天一夜,完成了题为《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冠病毒(COVID-19)肺炎化合物研究》的论文。


一周后,论文被中药学类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中草药》在线发表。论文发表不过两天,《中草药》执行主编陈常青发来祝贺信息:“影响很大,阅读量已经超过7000次。”


刘涛老师谈到:“新冠病毒爆发之初,人类对这一病毒尚陌生,没有任何临床治疗经验,西药只能采用支持疗法,国外病患死亡率较高。而按照中医药理论,我国疫区已经将中医药用于临床治疗而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在当时还没有用现代的方法解释其治疗作用机制和具体化学成分之时,这项研究结果为治疗新冠疾病临床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


“论文入选意味着它是2021年被引次数为本学科前1%的论文,能在更大范围内向世界科技同行展示和推广我们的科研成果,这是对这篇论文最高的评价,也是对我们课题组的肯定。”邓燕君说。


这项研究既是考验也是磨练,贺桢翔说:“在团队合作中,我认识到倾听和沟通的重要性,尊重和欣赏团队成员的不同观点,更拓宽了我的研究领域。”邓燕君说:“时隔三年,回首再看,我们所做的研究虽微不足道,但研究结果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的良好作用,为中医药临床合理科学使用提供参考,我十分自豪。”


“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邓燕君说大学最想感谢的人是导师刘涛,“我的导师是对我大学生活影响最大的人,他于我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在我学习和实验挫败时,他会鼓励我,在我取得成功时,他会为我喝彩的同时告诫我继续努力。”


邓燕君记得,2019年她参加中国创新挑战赛,三天时间要写出项目计划书、申请表等材料,时间紧迫,邓燕君心里没底,“所有人都觉得可能完成不了,刘老师就跟我说‘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不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邓燕君和团队成员在规定时间投出了项目并成功入选,最后在决赛中淘汰了对手,拿下挑战赛项目10万元意向合同,获该项赛事优胜奖。


刘涛老师评价邓燕君是一个极度自律、上进和阳光大气的学生,“她是实验室的年级负责人,也是最勤快的那一个,别人对她好,她就成倍地回报别人。”


能得到导师这样的评价,与她坚定的目标和积极努力态度是分不开的。


新生开学第一课上,刘涛老师对学生大学四年做出严格的学习规划,邓燕君没有被老师严肃认真的语气吓住,反而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同年10月,她加入刘涛老师的实验室。“我从小就喜欢跟着严格的老师,因为我偶尔会懈怠,需要一个人来催促着我前行,刘老师正好就是这样的优秀而严格的老师。”


邓燕君知道,科研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她不断向前奔跑,广学技能,增强知识储备。在学习中她杜绝欠账,温故而知新,上课坚决不玩手机。一有空闲便泡在实验室,定期打开学术网站,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写论文综述。


日积跬步,邓燕君以平时的积累为基础,总结方法和思路,分析最新科研动态,努力拓宽认知的边界。2019年获得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三等奖、大学生全国创新创业竟赛(南充赛区)优秀奖、大学生创业项目二等奖,2020年获得“互联网+”大赛铜奖、四川省大学生生命之星二等奖。


每一份努力和坚持都不会被辜负,她在不断的打磨中抛光,4年时间,邓燕君参与发表6篇论文。“我们实验室有一句话叫‘越努力,越幸运’。在做科研这一块,我不算有天赋,大多数的荣誉都是自己努力和坚持获得的,我相信只有付出才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邓燕君毕业两年了,她现在就职成都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具备领先的创新研发实力,快速发展的商业化生产能力,覆盖全产业链的生物制药公司。三不五时,她都会回到学校,走一走曾经走过的路,看看变化生长的校园,打开9教实验室的门:实验室又添了一批新的器材,特别是那一面贴满证书的墙又新增了不少的荣誉。


一切似乎又并没有变,实验室依然忙碌,独自加班完成实验的夜晚还是那样静。她说:“如今在‘搬砖’的路上,我依旧会以努力和坚持的态度活成自己最喜欢的姿态,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编辑:闵秀玲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