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849
【锦观】奋进—成都党史百年回眸 | 今日讲述:市中事件
文: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博士 邵瑞

原文链接:https://v5share.cdrb.com.cn/h5/detail/normal/4266724062987264


市中事件:

成都人民民主运动蓬勃兴起的催化剂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度过1941年至1942年的最困难时期,进入到再发展时期。从1943年起,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一些地区开始了对日、伪军的攻势作战。


但是,同一时期的中国正面战场却出现豫湘桂战役大溃退。实行民主政治,增强团结抗战的力量,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强烈的要求。成都12个学术团体推动国是座谈会的召开,党的外围组织“成都民主青年协会”的成立都推动着成都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而1944年10月底发生的成都市立中学血案,也就是“市中事件”,成为激发成都人民民主运动蓬勃兴起的催化剂。



延安《解放日报》对成都“市中事件”的有关报道


成都市立中学在国民党顽固分子的控制下,大力推行法西斯奴化教育,制定森严苛求的校规,强行向学生灌输反动思想,加强对学生的控制。1944年10月,成都市立中学的学生对学校伙食不满,多次发生内部纠纷,由于学校当局处理不当,引发学生对校方的严重对立。国民党成都市市长却命令警察局长于10月31日率领数百武装警察把市中包围起来,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大打出手,致使30多人受伤,其中10多人重伤,这些警察当晚又逮捕和囚禁了40多名学生。事件发生后,警察还封锁了学校,不许学生出入。同学们冲破各种阻挠,四处张贴传单,发表宣言,向全市和全国揭露国民党当局武装镇压学生的暴行。


“市中事件”像一根导火线,引发了广大青年长期不满国民党专制统治的怒火。全市中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无不为之愤慨。有的学生宣布罢课,有的进行募捐,有的组织慰问受伤同学并上街张贴传单,并向各所大学呼吁援助。金陵大学的学生把报纸上关于市中事件的报道剪贴出来,号召全校同学签名、募捐慰问,并联络各大学起来响应。


此时,成都民主青年协会的校际代表们连夜在华西坝开会,研究斗争策略。进而,各校“民协”组织通过他们所领导、参加或能够影响的社团,开展了发动群众的工作,如此一来,全市各界一呼百应,各种声援活动很快就遍及全市。


11月6日,全市各大中学校代表大会召开,讨论成立了“全市大、中学生声援市中学生后援会”,并发表了《告全市人民书》,随后又组织慰问活动,并积极筹备全市规模的请愿示威活动。



叶圣陶等人发表的《慰问市中同学书》


11月11日下午,大规模游行请愿活动在华大广场举行。游行队伍经过老南门、东御街、盐市口、总府街、春熙路,沿途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热血歌》,并高呼“反对军警干涉校政!”“保障人身自由!”等口号。队伍所经之处,还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游行队伍最后到达省政府所在地督院街。燕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李中带领代表进入省政府谈判,提出公布市中事件真相、严惩方超、撤换余中英、医治受伤同学、保障学生人身自由等要求。两天以后,国民党在成都的市长、警察局长“引咎辞职”。


由“民协”直接组织领导的围绕市中事件展开的斗争,使群众运动真正恢复起来,最终以把制造这次事件的祸首赶下台而取得了胜利,标志着成都人民民主运动的兴起。延安《解放日报》从12月1日起,连续发表关于这次事件的新闻、通讯、评论及有关声援的函电。周恩来评价为,“正是新的一二九运动的爆发”。成都群众围绕市中事件展开的斗争,震动了西南大后方,鼓舞了重庆、昆明等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力量,成为抗战时期大后方群众运动从沉寂走向高潮的转折点,为以后全国人民民主运动勃兴,特别是成都的人民民主运动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准备。


  2021年05月31日 10:26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