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1050
【红星新闻】成都市青年优秀教师曾永刚:获奖后更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
文:蒋超 刘珂君

原文链接:https://static.cdsb.com/micropub/Articles/202009/928347d0e879d7ffd5d772d2b977f287.html?wxopenid=oBCTzjp_csDwUtqUDtCRgIzYA814


2020年教师节前夕,成都市教坛新秀、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名单公布,成都大学青年教师曾永刚的名字赫然在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曾永刚常带领学生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此次获奖,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大。“是鼓励,也是鞭策。”就像他常对学生讲“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现在,他也暗自如此告诫自己。


与以往一样,曾永刚近期正在筹备教学课程。今年,他又将迎来一群大一新生。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曾永刚仍然想把自己的求学经历讲给同学们听,这是他坚持了13年的习惯,也是他从母亲身上学到的智慧。


在曾永刚的脑海里,幼时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一直挥之不去。如今,纵斯人已逝,但母亲将生活苦难化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依然推动着曾永刚继续攀登科研高峰。


成都市青年优秀教师曾永刚


寒门出身,母亲为他付出许多

“说起母亲,我有点哽咽。”多年前,16岁的曾永刚从隆昌农村离家,走上自己的漫漫求学之路,母亲则一路相伴。在曾永刚眼里,母亲和那个年代的许多农村妇女一样,是名普通的劳动工作者。


曾永刚从小就跟着母亲做农活,用他的话来说,自己“巴不得帮母亲多干点事,她少干点儿”。曾永刚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父母为给自己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总是省吃俭用。尤其是58岁逝世的母亲,可以说辛苦了一辈子。“到现在我都耿耿于怀,我母亲没有享到我的福。”2012年,曾永刚的母亲因肺癌离世,令曾永刚无法释怀的是,母亲是因太过劳累导致身体不佳。“那个时候熬,容易把人熬坏,我上学期间她太辛苦了,真的是太辛苦了……”曾永刚哽咽。


不过,母亲的韧劲和坚持,在曾永刚身上得到了传承。他说,母亲做事常会一鼓作气,自己身上也有着这种血脉。也是这份执着和感恩,促使曾永刚走上教师岗位,并把自己的求学故事向一个又一个学生讲述,激励他们不断前进。


“农村出来的小孩,对这些经历会特别有感触,因为真的太不容易,一定要努力,要吃苦!”吃苦、坚持,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科创,是曾永刚对学生最多提到的。这包含了母亲和他两代人的生活智慧,他也想传承给学生。


成都市青年优秀教师曾永刚


任教13年,常被学生感动

2008年,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曾永刚与成都大学结缘,入职成都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助教。近4年,曾永刚与学生亦师亦友,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省、校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计划项目26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创项目获奖9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三等级5项,校级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0余项。


令曾永刚印象最深的,是2009级两位来自农村的学生——朱振东和张毅。“我也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所以对来自农村的学生会格外有共鸣。”两位学生毕业之际,曾永刚还特意热心地为他们介绍工作。如今,两位学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运营顺利,曾永刚说,自己非常欣慰。


“科研环境有时很艰难,同学们咬牙坚持,我常会被他们感动。”曾永刚向红星新闻记者讲述,由于研究方向特殊,自己和学生经常会前往一线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无论是山路崎岖的康定,还是高温难当的广汉钢铁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前年夏天我们去广汉科研,两个多月走访了2000多家企业进行检测,十分辛苦。”在曾永刚和学生走访的钢铁厂中,四处可见喷溅的铁花,污水处理区内充满了含有重金属、酸碱物质的有毒有害工业污水,年轻的孩子们没有抱怨一声,平均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与曾永刚一起完成了任务,令他感动不已。


获奖后:荣誉与责任并存

“你做的每一件事,哪怕现在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但将来一定会派上用场。”这是曾永刚经常向学生说的话,在他的身上也得到了验证。从事科研多年,曾永刚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20篇、独著4篇、SCI收录12篇、EI收录13篇、中文核心6篇;出版教材2部。发明专利27项。其中,10项已授权、17项已公开、17项第一发明人、2项独立发明。授权软件著作权10项。省部级成果鉴定2项。获省级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厅局级纵向科研项目及地方横向服务项目50余项。


如今,在他的无数个获奖名单中,又增加了2020年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一项。曾永刚坦言,很惊喜,不过荣誉与责任并存。“年轻老师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我还要不断学习努力,坚持做好科研,不断奋斗。”


除此之外,更要懂得坚持,不断探索努力。“青年教师要潜心教学或者潜心科研,尤其像我这种理工类老师,一定要下沉到一线,不断努力探索,才能用科研的成果和经验反哺教学,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2020年09月11日 22:44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