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434
【成都晚报】陈晓光在温江创作出《在希望的田野上》 “成都文化底蕴深厚”

原文如下:




在昨日受聘成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顾问、学术委员和客座教授的80余位艺术家当中,曾创作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那就是我》《竹林小院,我的家》等一大批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经典音乐作品的著名词作家陈晓光,与成都渊源颇深。他透露,30多年前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在成都温江。


30多年前温江之行

成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灵感源泉


在1981年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时,陈晓光还是《歌曲》月刊的一名编辑,那年深秋,应中央电视台导演邓在军之邀为一部农村题材专题片写首歌。“当时安徽和四川落实联产责任承包制做得比较好,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就到四川来了。”陈晓光走访了成都、眉山、乐山等许多地方,最后来到温江。“‘金温江、银郫县(现为郫都)’就是我当年深入生活了解到的俗语,温江、郫都这些地方我都去看过,特别是到农村。”陈晓光回忆说,那时当地农民住房很有特点,全被竹林簇拥着、包围着,典型的竹林小院,当时就先写了一首诗《竹林小院,我的家》,后来又写了一首《好年头》,其中两句“这年头老汉的杯中有了酒,这年头娃娃的嘴上有了油”,就是当时农民生活最直观的展现。


在成都温江,陈晓光亲眼见到了改革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切身感受到人民群众内心的喜悦,成为后来创作《在希望的田野上》的灵感源泉,“当我看到农民们的精神面貌,他们的生活状态,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后,我就觉得这回田野有希望了!”怀着激动的心情,他只用了半天就创作出《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词,作曲家施光南拿到歌词后也非常激动,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谱曲。


30多年后回成都

为新“希望的田野”助力


30多年来,陈晓光一直关注、热爱着成都这片土地。他一直在创作与成都相关的作品,今年才为成都黄龙溪创作了《古镇新歌》。他说,这些年经常来成都,屡屡感到惊讶和欣喜。“成都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创办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符合‘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国际化眼光。对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文学和艺术都需要传承和发展。”陈晓光说,成都有无限可能!“我们要薪火相传,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现代化国际化艺术人才!”


记者 滕杨 王欢


  2017年11月20日 10:25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