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686
【成都晚报】国内五大主要药物研发机构联手共建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落户天府国际生物城
  来源: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www.cdwb.com.cn/html/2017-01/11/content_2349442.htm


原文如下:


近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简称“生物城”)与成都学院(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下称“川抗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川抗所将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四家药物研发机构,在成都投资建设“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落户生物城,新建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综合办公大楼,科研团队将由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力争在五年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培育上市企业不低于2家。


科研团队近200人,由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


据了解,五家共建单位均为我国主要的药物研发机构,研究领域涵盖新药研发的整个创新链和全类别品种,创造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药物研发成果。此次携手,可谓强强联合。川抗所办公室主任黄金竹介绍,新建的研究院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牵头单位川抗所将承担新药产业化研究和公共服务职能,其它四家单位将分别承担新药源头创新研究和公共服务、药物评价及质量研究、新药产业化研究等职能,预计两年内建成总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集管理和创业为一体的智能化综合办公大楼。


记者了解到,研究院将整合形成包括刘昌孝、甄永苏、侯惠民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近两百人的科研团队。其中,刘昌孝是我国药代动力学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并出版了第一版药代动力学专著,甄永苏主要从事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研究。


五年内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


根据建设方案,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将在产业技术研发与转移、产业再造和制度创新三大方面实现突破,力争五年内,初步建成涵盖生物医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技术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人才培养基地。具体目标包括:获得相关自主知识产权100项以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项以上,开发新产品30-50项以上;产业化项目衍生的经济效益达500亿元;聚集医药高层次人才200名;搭建联合实验室100家;培养生物医药产业化技术人才1000人;累计孵化培育企业不低于20家;培育上市企业不低于2家。


此外,根据协议,该项目还将积极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与国际生物城的深度合作,包括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新药品种产业化基地等。同时,天府国际生物城将在载体扶持、产业化扶持、人才扶持等方面给予多项政策支持。


去年,成都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方面,依托高校院所优势学科、行业龙头企业优势资源,设立了5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全市将再新建4个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此,黄金竹表示,“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积极申报,争取成为今年的新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之一。”


记者 薛欢


  2017年01月13日 08:25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