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3560
【校园人物】川抗所首席专家刘家健:宁静以致远 淡泊以明志(图)
  来源:新闻中心

      

 

     刘家健:19437月出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曾任合成室主任、所党委委员。我国化学合成药物领域的知名专家,硕士生导师。1967年四川大学化学系毕业,1974年进入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化学合成药物研究,主持参与利福霉素类、四环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类、蒽环硐类药物品种和工艺的研发,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和头孢类半合成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曾多次获得部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重大成果奖,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位七十一岁的老人,一位对儿女心怀歉疚的父亲,一位严谨细致的老师,一名坚守在科研第一线四十余年的研究员。刘家健,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首席专家。1974年进入川抗所工作至今,致力于新药研发工作四十余年。在其工作领域创造多项殊荣,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多项荣誉,为国家创收上百亿元。

 

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记者有些紧张。一是自己是文科生,对刘老师从事的工作一窍不通;二是毕竟自己也才大一,面对这样德高望重的资深专家有些胆怯。

 

刘家健的办公室在川抗所大楼的四楼。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堆满了书籍、文件、证书,显得有些狭小。他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和蔼的专家,衬衣、针织衫搭配黑色西裤和皮鞋,修剪利落的银发,挂在脖子上的老花镜。跟我想象中的老知识分子一样:得体、谦和。我们走进他办公室的时候,刘老师正在接电话,讲的都是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名词,听得出他在耐心地跟电话那头的人解释着什么。接完电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山东的一个研究组的工作没有做好,打电话过来咨询。

 

职业生涯——见证国家的进步

 

对于一个七十一岁还奋斗在科研一线,曾创造了无数荣誉的专家而言,我最想了解的,是他的职业生涯。1962年进入川大化学系,文革期间分到由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任部长的地质部下属四川省地质局工作,机缘巧合下,于1974年进入川抗所工作至今。说起四十多年工作中的难忘经历,刘家健很感慨:“最难忘的就是国家的进步使科研的条件变好了,使科学更好地进步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刘家健开始参与研制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那时的中国,条件非常艰苦。“做一个项目,最原始的材料都得要自己去合成。”在最艰苦的年代,他们的团队做着最繁忙最艰难的工作。“有了国才有家,才有了科研的进步。”

国家是他一直强调的东西,“只有国家进步了,才有科技条件的改善,科研才能取得发展。” 

 

“救死扶伤”——支撑四十年科研

 

坚持一件事四十年,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他为事业奉献、牺牲?“其实我想得很简单——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如果我做的药还在救人,我就觉得很欣慰了。”在刘家健眼中,这是他工作最大的意义和魅力。“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人生病。”“医生哪怕医术再好,没有药物的辅助就没办法救助病人。”最欣慰的事就是自己做的药能够救人,他践行着佛家的观点:“这是在行善。”工作的意义就是坚持的支撑力量。

 

在记者的认识里,化学研究是一件充满危险的事。那个年代,通风条件很差,刘家健和他们的团队只能将一些有毒气体尽量放到阳台等露天的地方反应。一次,在重庆某药厂进行阿米卡星的中试工作,300立升反应罐在反应过程中爆炸。反应罐盖连带其配套管道,冲破屋顶,落在农家院内,他的双腿也被炸骨折。但两个月后,伤痛未痊愈,他又出现在了中试现场。而这些我听来都觉得可怕的事情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却是平淡无奇,是饱经世事的云淡风轻:“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各行各业的工作都会对身体有危害。没有太多想法,能够做得动就做一点。”

 

家人与工作——有得必有失

 

“任何事情不能做到两全其美,有得必然有失。”这是刘家健对待家人和工作的态度。“只能尽量做一些弥补。”他献身科研四十年,取得了许多科学成就。但自己的孩子却没有父亲的辅导和帮助,独自长大、学习、工作。刘家健平静的语气里难掩对儿女的愧疚。没有专门的辅导,但自身的言传身教已经足够一对儿女一生受用。“他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先工作,再用业余时间考试,现在也在川抗所工作。”

 

在一个实验室里,记者见到了刘老师的儿子,谈起父亲,崇敬、爱戴、心疼全写在他的脸上。“在家里,他是一个慈父。”父亲工作极其繁忙,儿女都已经习惯了只有母亲的生活。“爸爸忙已经是常态,都习惯了。”对父亲的忙碌也未曾埋怨,更多的是对父亲创业艰辛的理解。直到现在父亲一把年纪还坚持在工作一线,“他觉得能做是好事,是对他身体健康的承认。”作为儿子,他只能顺从父亲的意愿,“尽量不让他做重的活儿”。

 

献身研究——淡泊名利

 

四十余年的科研工作中,不断取得进步,获得荣誉。这段成功的职业生涯中,“静心、耐得住寂寞。”是刘家健认为自己成功的关键。当年的刘家健凭借自己超群的学术能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研究室的副主任。一时间让他成为单位里议论的中心,能力受到质疑,他的态度是“用行动和人格来体现价值获得认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也很无奈。”他认为,如果不能静下心专注,是无法做好的。条件差的年代,没有好的实验监控设备,刘家健就搬着凳子到实验室睡觉,隔一两个小时观测更换容器。不管别人怎么样,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价值。

 

“科研工作,最重要的是传承。”刘家健直言自己还做得不够。他说,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以刘敦茀老教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他们付出的最多,却得到的最少。”这些工作敬业、不求名利的老一辈专家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的富有不在于金钱的富有,而是我们的诚信得到了社会、各个单位的认同。”与他合作的很多企业都成了上市公司,发展得非常好,刘家健仍然在事业单位工作,拿着普通的工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精神很充实。”“如果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我也不能坚持到今天。”老科学家不为名利所影响的思想是对他最好的言传身教。

 

“我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只是自己做一件事情几十年沉淀的经验多一点,做得比别人好一点。”有一个平凡人的心态,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寄语新一代——静心专注

 

在学生眼里,他是一个严谨、敬业、执著、诚信的人。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这是他严师的一面。“但他思维依然非常活跃,提倡大家一起发声,百家争鸣。”做了刘家健八年学生的杨开川这么告诉记者。

 

“淡泊名利,完善自己。”这是刘家健送给像他一样投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的话,希望他们能传承老科学家的这些精神,专心科研。“做自然科学研究必须有一定的献身精神。”“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乐趣,也会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乐趣”而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也是他的忠告:“每个人都有他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不断学习纠正自己的观念,克服自身的问题。”他认为,人性格的不统一性是存在的,一个好的科学工作者应该把周围所有人的优点都结合起来,为自我所用。在他眼里,诚信是最重要的品格。“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地达到目标。”他希望年轻人戒骄戒躁,不可急功近利。他理解青年的生活压力,“即便再大的生活压力下也不该放弃自己的人格。”

 

崭新篇章——做磨合的纽带

 

川抗所整体无偿划转进入成大,刘家健作为在单位工作超过四十年的资深专家,对于学校的发展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学校能加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培养,将应用学科和理论研究同步进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才能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成果同样能够提升学校的品牌”。

 

  他最新的目标就是,在一两年内,利用自己在川抗所工作多年的经验和对川抗所历史的了解做学校与川抗所之间的纽带。“等双方磨合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真正地退下来了。”七十一岁的他一直相信“能做就做”,也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即使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点余热,也要努力发挥到极致。

 

接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出现最多的词语是国家、社会、诚信、淡泊名利、耐住寂寞。一辈子与各种化学物质打交道,不理会外面世界的精彩或无奈。我看见一个严谨、执着、宁静的老科学家;我看见一位慈祥、和蔼、令人尊敬的老人。四十年的坚守,他得来不尽殊荣;四十年的磨砺,他云淡风轻坦然宁静。(文/李烨)

 

(来源:《成都大学报》315期    责编 练丰丽)

  2014年05月23日 11:01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