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最受学生欢迎教师】余华:做亲和从容、温暖有爱的师者

文:李欣悦,杨仁骏 来源: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
李欣悦,杨仁骏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陈钧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编者:“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为师之乐,“学有良教、学有优教”是学生之幸。今年,学校第四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评选揭晓,10位教师荣膺此项荣誉。他们是成大师者的代表,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深耕一线,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书写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成大篇章着色添彩。为展示获奖教师风采,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激励躬耕育人志向,新闻中心推出“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系列专访,走进师者的从教故事,感受育人达己的幸福。


今推出第三期,走进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余华老师32年的教学生涯,感知她最受学生欢迎的“秘诀”。



余华:做亲和从容、温暖有爱的师者


她的课上,老师很少点名,却人气爆棚。她从教32年,以“时时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为目标提升课堂吸引力,学生对她频频“点赞”。


她是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余华教授,荣获学校第四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荣誉,她说:“我有校园情结,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授课 要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1992 年,余华老师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毕业,来到成大食品工程系(现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任教,主授《食品生物化学》和《食品营养学》两门课程。从第一次踏上讲台至今,她对课堂始终充满热忱,以一种非常投入、非常亢奋的状态授课,即使在冬天都会讲得大汗淋漓。“时时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这也是她30年教学生涯中注重的一点,“一门课,如果没有魅力,没有吸引力,抓不住学生的心,那学生怎么会乐意去听呢?”


当学校还在荷花池办学时,开设第一批公共选修课。余华老师主授的《美容保健与食疗》公选课,由于选课的学生太多,教务处把图书馆一楼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拿来上课都不够,最后只好开了个平行班来解决,一周两次课,次次都是爆满。后来也是因为这门选修课,让一位女同学在听完余老师的课后,坚持要求转专业,来到生物产业学院学习。一门选修课改变了她以后从业的方向,这件事让余华老师惊叹一门课的影响力,也更加深了她对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性的理解。



余华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源自老师们的口传心授,言行示范,尤其是她大学期间年近六十的英语老师王方正先生。一次晚课,教室突遇停电,王老师随即到办公室拿出蜡烛照亮教室,继续带领学生练习英语口语,还打趣说这是“烛光夜读”。正是王老师严谨负责的精神点燃了余老师的心火,也使她在教育工作中注重细节、关爱学生。她认为“教育不一定要高大上,而是要踏实、真诚地与学生相处,温暖地引导他们成长,而这也是教育的一种传承。”


她也在工作中将这一理念贯彻始终。在学生眼中,余老师的课堂一直以“创意、有趣”著称,在一节《食品营养学》课上,余老师讲到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说着便在自己的上腹和下腹位置比划起来,告诉同学们上、下消化道分别位于身上的什么位置,在临近下课时,她也会随机抽取同学起来回答本堂课的知识点,同学们就会模仿她的样子在自己身上一阵比划,有同学因没有比划准确,引得整个教室一阵笑声。


除了自己“亢奋”,也必须激发学生的热情。余华老师注重将知识点贴近生活,在课堂中加入日常的例子,让学生们更好地接受新的专业知识。一次,她在课堂上讲到“营养标签”这个知识点时,她拿出学生们放在课桌上的一瓶饮料,让同学们去分析上面的营养成分表,将抽象的核心营养素融入到具体的食品之中。当有同学追问到,“现实生活中很少提及钠,为什么营养成分表中一定要标注钠元素”时,她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查阅资料,下次课上再细细解释到是由于钠在食品中的出现率非常高,我国的高血压人群比例非常高,而高血压与钠含量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启发引导式教学激励学生们主动探索,主动拓展。


2013年,余华老师获得学校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荣誉,后来又再次获提名,在她看来,取得荣誉并不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她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努力、敬业的人。她说:“奖项只会激励我,我并不刻意去追求这些东西,而是专注于教育本身。”



希望我的学生‘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食品营养学是建立在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的,食品生物化学告诉我们食物是如何消化、运转进而被人体所吸收的,而食品营养学则教我们食物含有哪些营养,对我们身体有何利弊。余老师教授的这两门课前后关联、相辅相成,她也经常告诫同学们注意饮食搭配,均衡营养。


《食品营养学》课程内容多,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教学目标,余老师不断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分成“人体生理及消化”“营养学基础”“各类食物的营养”“不同人群营养”“运动营养”等几大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关联。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成功解决了食品营养学知识体系庞杂的现象,又让学生们感到课程内容主线清晰,脉络分明。


在教学过程中,余老师将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围绕问题独立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巧妙应用到教学中。在讲解“不同人群营养”这一模块时,她会给出“3岁幼儿一周饮食案例”,让学生根据膳食记录计算每天的营养素和能量,再根据3岁孩子的营养素推荐量分析其膳食的利弊,给出科学的建议。她还会结合现实案例,抛出“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等相关话题,让学生们进行市场调研,制作PPT,在课堂演讲和讨论。并将案例集合起来,形成案例分析题题库,发布在“超星平台”上,供学生线上学习。


她还会在课程中讲述源自我国古代的“食疗文化”,例如药膳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以此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我希望同学们能理解课程的内容,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成长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善良、正直的人。



真诚地与学生相处  温暖地引导学生


对学生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总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帮助,余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也总是以他们的方式回馈她。


一次余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女生穿着非常单薄的衣服,下课后,她通过询问与交谈得知,女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第二天,余老师从家里带来了两件毛衣交给她,还叮嘱她千万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这封女生给她写了一封感谢信: “有余华老师站在身边,就能感受到温暖”,这封信也成为了余老师从教路上最珍视的“礼物”。有一次下午的课来到教室,发现有同学趴在课桌上午睡,余老师从家里拿来了抱枕和靠枕,缓解脖酸手麻,用同学们的话说,余老师总能以一种温柔的状态关爱着学生们。


只要学生们有求学和考研问题,她总是竭尽全力去帮助,字斟句酌地批改学生就业简历,为学生们考研复习、指导。为他们牵线搭桥,寻找更多机会。


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回馈老师,这大抵就是最感动的双向奔赴。一次上课,同学们听见她声音有些沙哑,便在课间买来金嗓子喉片给她。一次下课正逢下雨,没带伞的她站在楼下躲雨,学生们纷纷为她撑伞,“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依然还是非常感动。”


即使学生毕业,她还和学生们保持联系,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重要节点担当着引路者的角色。2019级食品安全专业的林雪熠同学,来自新疆,她喜欢染上颜色夸张的头发,被同学们认为 “特立独行”,在大学几年学习中,她被余华老师的魅力吸引,喜欢找她交流讨论,后来一路逆袭,到毕业时成为校级优秀毕业生,再后来到英国利兹大学深造,专攻营养学。即使身处异国,隔着八个小时的时差,她会不定时的向余华老师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和研究的进展,寻求老师对自己未来规划的建议。


目前在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2014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邱余杨回忆当初师生之间的一件小事。一次课上,她作为小组代表上台作汇报分享,平时十分内向的她,非常紧张,脸涨得绯红。同学们开玩笑地说,胆子好小呀。此时余华老师却说:“不,我觉得余杨同学很有智慧,她讲得挺好,很有逻辑,也不怯场,我们这样出色的同学,完全可以去专业的大型交流会上去讲述。”邱余杨感动极了,老师的肯定和赞许鼓舞她更加自信。后来,在余老师的建议下,她选择考研专业,考研上岸,再到申博,这一路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在遇到每个人生重要岔路口时,余华老师都会及时帮我解惑,鼓励我,引领我,她就像我的伯乐,因为遇到了她,我才能一路走到今天,她这一路的陪伴温柔无声却极具力量,遇到恩师,实乃我幸。”邱余杨说。


“后浪喜人”,众多学生在余华老师的教导下获得了启发和帮助,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并取得了成功。他们对余华老师的感恩和依恋也让她感受到了职业的价值感和育人的成就感。


除了日常授课,作为注册营养师的余华老师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助力他们成长。到社区进行食品科普宣传、指导培训公共营养师、帮助学生创立营养网站……她不仅将自己的专业技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更是走出课堂,让社会大众能更了解食品安全和营养学相关知识。


“我是一个淡泊的人,没有刻意地规划要怎么样走,只是我把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很笃定,我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做一行爱一行,一切就自然水到渠成。不断向前走,回过头来,就会发现走过的路上遍地就是鲜花,都是美好的经历。”


阅读更多:第1期: 宝藏“老漆” 要永做教学一线的“追风少年”

                 第2期 : 林青:一名泰籍外教逐梦中国

编辑:闵秀玲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