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马文博:百分百的努力=论文高被引Top1%

文:舒昕图:马文博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4日
舒昕 马文博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李洁
责编 陈钧

执着于硫化与硒化反应研究


       当记者来到马文博办公室,面前出现的是的一位礼貌大方的青年老师,他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白色实验服,温文尔雅,和蔼有加。马文博温暖的笑意瞬间拉近了记者与马文博之间的距离。他招呼记者坐下,然后侃侃而谈。在他的介绍中得知,马文博专业擅长为过渡金属催化构建具有生物活性的杂环类化合物及药物结构修饰,运用构建的方法学体系、试剂、配体,实现高效绿色的药物合成与结构修饰。做同一领域研究的人很多,但如何别出心裁,创新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是马文博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



       马文博2015年7月入职我校川抗所。一间30平米的实验室,刚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仪器都需要自己购置,研究员与老师角色需要无缝衔接,每周都要跑到华西药学院做核磁确定化合物结构来推进实验进程……对于白手起家的马文博,2015年至2016年有限的实验时间分外的宝贵。每晚九点半,当世界都逐渐隐藏于漆黑和寂静的时候,马文博还在实验室里,灯光透亮,他痴迷地盯着试管里试剂反应,采集和记录着各种实验数据,累并快乐着。

结合医药与领域研究热门方向,马文博将自己的研究集中于硫化与硒化反应,构建硫甙与硒化的产物领域,并坚定走上这条窄而深远的科研道路。他发明了一种采用廉价金属催化合成不对称芳基硫醚(硒醚)类化合物的方法,与传统反应相比减少了反应步骤,降低了反应成本。马文博做的是基础研究,以专利和论文形式展示成果,为以后技术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论文“大牛”的诞生


       对于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来说,做实验、写论文、发论文早是日以惯之的工作。2016年9月,马文博入职后要独立撰写的第一篇论文,目标是投到《Advanced Synthesis& Catalysis》,这篇独立完成的论文从数据采集、构思、成文到投稿显得十分的坎坷。选题确定之后,实验进行了10个月,期间,因为遇到了难以预料的试剂不合格问题,实验停滞不前。马文博没有气馁,通过排查实验失败原因及时调整实验方案,克服了困难,把实验成功进行了下去,最后花了1个月成文,自己一字一句的“抠”,一遍一遍的改正,所有的内容都是自己最真实的心血与想法,无他人的添加和修饰。


       心惊胆战的投出第一篇论文后,在距离投稿两个月之后的一个晚上,马文博收到了一条邮件,上面显示,文章已被接收,但需要很大的修改。收到邮件的那个晚上,马文博高兴得彻夜未眠,“投的第一篇文章得到了认可,自己发自内心的开心。”此后,马文博便根据编辑的修改意见,往复修改了三次,2017年1月,最终得以成功发表。“完完全全由自己操刀完成的文章,促使我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有了第一次独立成文和投稿的经验,至今为止,马文博在此基础上已发表了同一研究方向的8篇相关论文,为该领域的科研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017年3月,第二篇论文也得以发表。慢慢地,马文博的实验团队也由单枪匹马逐步壮大,有了学生的帮助,论文发表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2019年,马文博已发表了4篇SCI论文,一篇发表在一区期刊,一篇发表在二区期刊,还有两篇发表在三区期刊。


       而谈到Top 1%高被引作者的荣誉,马文博则只是淡淡的一笑。从读博开始,马文博就养成了每天阅读学术文献的习惯,而且他有个窍门:遇到喜欢的文章,一定要打印成纸质版细读。现在他的家里已有厚厚一摞A4纸构成了“知识的海洋。”在发表众多高水平论文的背后,每天阅读大量纸质文献、把文献知识录入大脑,关注把握本领域研究动态是他的习惯,“科研更新速度非常快,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把握领域局势,才能跟上并保持研究成果的先进性”。


缘起即情深



       马文博的姑姑、姑父与小叔都是医生,三叔是药厂的研发负责人,也许是受到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马文博与他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的表妹一样,与“药”结下了深深的缘分。从选择药物化学专业,到奔赴德国哥廷根大学有机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有机化学专业攻读博士,他便认准了生物医药领域。而国内生物医药发展速度快,政策较好,加之思乡情切,他回国“做点事”的念头也愈发得强烈。


       到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研究所做研究,则早已有所预兆。马文博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整个成都地区医药相关的高校研究机构屈指可数,对于川抗所的名号,他早已有所耳闻。在德国读博的最后一年,他也在逐步的探索回国发展的道路。当时正值川抗所引才之际,在科研经费、住房安家、薪资待遇等方面给予科研人员较大支持。马文博想到在他硕士答辩的时候,答辩委员会主席恰好就来自于川抗所,经过前期的咨询与了解,他毅然的投了简历,很快被成大所接收并决定签合同。2015年的春节,有同学要回国过年,马文博托同学将合同带回成都邮寄到成都大学。


       合同到达成大那天,正是正月初五,欢庆春节的氛围反而让马文博担心没有人签收这份跨越大洲的快递。成都大学人事处处长恰好正在值班,了解情况后便去拿到了合同。从投简历到签订合同,仅耗时两周多,“成大老师的热情,更让我坚定了留下来做点事的想法”,而马文博与成大、与川抗所的情谊也由此生根发芽。


“新”老师讲“新”知识


       2015年9月起,马文博踏上三尺讲台,眼前的讲桌代替了实验桌,变身成为“马老师”,记者来到现场的时候,他正在为第5届的研究生讲课,讲授一学年32课时的《近代有机合成》课程。2015年7月教师培训,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后,马文博从学生正式成为了一名老师。当老师完全没有经验的他只能通过模仿别人的教学方式,再一步一步摸索出专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说,幸好学校有专门的老师前来听课,给予我们指导与意见,让我能够努力当一位“好老师”。



       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在为学生讲课、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马文博总会穿插国际科研前沿知识,不拘泥于课本,把最新的文献跟踪、各种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最新的权威期刊,介绍给学生们,促使他们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做一些前沿的研究,帮助他们更好的做文献汇报。马文博也会结合学生的特点与个人能力,在文献汇报选择文献的时候,帮助他们选择更符合自身的文献。


       现在,川抗所一间由4位老师共用的临时实验室是他做科研的主要阵地,实验桌、通风橱、各种试管及科研仪器被满满当当又井然有序的放置在他的“地盘”。说是临时实验室,这一用,便已经度过了3个春夏秋冬。从家到实验室,往返近60公里的路程需要马文博早上6点半前起床,驱车四十五分钟到单位,而实验室里晚上9点都仍未熄灭的灯光则见证着他和学生们做科研的决心。保持一周内六天工作是他和学生们形成的默契,“虽然学生人数较少,条件比较艰苦,但我催得紧,大家也都很努力。”


       马文博与实验室里的学生相处得更像是朋友,现在研三的翁正云同学说:“有时候课题比较难,做不出来,马老师给我们指点要害之处,遇到难点问题时很有耐心,带着我们解决问题,鼓励我们在科研道路上执着前行。”马文博笑着对我们说,“学生中大一、大四、研究生都有,希望他们能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在一次次的试验中,寻找到科研的乐趣与前行的方向。”



       “希望未来的我能够在本领域做更深入的探讨,在学术前沿深挖,探索出更高效的方法来构建化合物,在药物结构进行一些修饰,并在药物设计方面坐出有效的探索。”


       当老师与做科研,马文博在路上砥砺前行。因为他相信,付出汗水与艰辛,不远的地方定是繁华灿烂,一路风景。

编辑:李洁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