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向上·成大青年】优秀!他们是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文:张懿 来源: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
张懿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陈钧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编者:少年自当扶摇上,衔星揽月逐日光。学校29位同学脱颖而出荣获2022-2023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新闻中心采访了他们中的部分“斜杠青年”。他们怀揣梦想、锤炼本领;他们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提升专业素养。“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他们超越自我,砥砺前行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一起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凡事要努力到最后一刻”


杨俊莉,药学院2021级生药学专业研究生


研究生阶段杨俊莉选择了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我的一个朋友患上了中度抑郁,从一个开朗的女孩变得郁郁寡欢,最后我们联系慢慢变少了,我感觉很无力。”她希望能够研发出一款特效药造福广大抑郁症患者。


读研期间的一次参赛经历让她明白,凡事要努力到最后一刻,要全力以赴。由于团队缺乏经验,在项目研究的商业价值体现上不够突出,以至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比赛前三天,项目被全盘推翻,一切重来,她和团队没有放弃,而是反复打磨项目、修改方案细节,完成三万多字的商业计划书、修改十多个版本的PPT,最终拿到省赛的决赛名额。读研的两年多里,她获得了药学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优秀论文摘要奖、第三届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优秀报告奖、四川省大创项目国家级、省级各1项奖项,第九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等奖项。


“越努力,越幸运!”杨俊莉回忆研究生备考后期时,身边人都已进入第三轮复习,却感觉自己停滞不前,情绪崩溃的她躲在图书馆楼梯间流泪。”她的本科导师刘涛老师在微信上关心她的复习进度,她赌气回复道,“我考不上了,我要去打工了。”屏幕那头,刘老师并没有因此责备她,而是鼓励她勤能补拙,勉励她加倍努力。从那之后,她吃饭只花5分钟,节省时间在图书馆复习,她选择最冷的三楼,防止身体感觉太暖想要睡觉,晚上回到寝室后也要背书到凌晨。最终她以395分、初试第二的成绩成功“上岸”了,并再次选择刘涛老师作为她的导师。


刘涛老师有一句金句:“准时只是及格,提前才是优秀”,他甚至会在deadline前很多天突袭,让杨俊莉交实验结果,这样的训练下,她逐渐提高了自己的执行力,即使没有办法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她也强迫自己先学习五分钟,再慢慢沉浸其中。


“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她从当初追光女孩,慢慢变成了一个发光女孩。


“二战”成硕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段婷婷,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成大是段婷婷的梦中情校,无奈高考和第一次考研都与成大失之交臂,在家人的支持下,已入职工作的她决心“二战”。2020年9月,她辞职全心备考。


入读后,她遇到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负责的课题,第一次接触传媒产业相关研究,她一窍不通,只能疯狂阅读文献,恶补专业知识,求助学长学姐,逐字逐句修改文章。得益于这段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她的文献检索能力和阅读能力飞速提升,为后来完成4万字书稿的部分章节和4篇8000到12000字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疫情封寝期间,一度高烧至39度的情况下,她还在研读行业发展报告,连续四五天加班至凌晨三四点,甚至做梦都在修改行文逻辑,最终在导师和同门周颖的帮助下,半个月内完成一篇CSSCI扩展版论文,并成功在《当代电视》发表。


读研期间,她获得了“省级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研究生三助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她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感谢那时候的自己,为自己赢得一个重返校园继续学习的机会。希望立志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学会正视困难、立即行动,发挥更大的能动性奋力前行。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只管前进吧!”


“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万事都需要全力以赴”


向鹏,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021级食品与安全专业研究生


“我想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在为此努力。”向鹏说。进阶之路离不开他的导师李强的帮助,他也坚定了在环境微生物和发酵微生物等方面深入的志向。课余时间,向鹏都在实验室和学长姐们一起做实验,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克服困难、一起为最终的结果全力以赴。到了研二研三,他开启了朝九晚十的学习模式。在这三年的学习中,他以第一作者发布3篇SCI论文,获得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成都大学优秀毕业生。


“从本科生到研究生最关键的是要完成观念的转变”。向鹏说,作为研究生,阅读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次,研究生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建立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学会抵制诱惑,保持专注和自律,合理安排学习、实验和论文写作的时间;研究生不仅要求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具备创新能力。要学会通过参与研究项目、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口头报告和PPT展示等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专业知识。积极尝试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去试验去验证去实施。“我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但万事都需要自己全力以赴。”


跨考“上岸”  越难越要向上争取


张小琳,师范学院2021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


填报大学志愿时,张小琳听从家里长辈意见,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但与专业经过四年的磨合,她最终发现自己想成为一名有力量且具备专业性的心理老师,于是她毅然选择考研,跨考心理健康教育专业。


备考期间,她白天到幼儿园跟班实习,晚上才能系统学习专业课程,实习和备考的拉扯,最初让她感到焦虑,“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越难越要向上争取。所以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和我的导师交流,也会和同学们聊天,缓解自己的情绪压力。”


在研一时,为了弥补专业的“欠账”,她自主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基础书籍和论文,还使用科研软件学习,利用空闲时间撰写周报反思不足,整理文献综述,形成系统性知识。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参加“田家炳杯”教师技能大赛,这也是她读研以来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教师技能比赛。比赛前,她复习了五本关于教学设计的书,看了百余节优质教学设计及视频,模仿学习。最终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组全国第一名,帮助学院在此赛道中实现了“零”的突破。


获得国奖,她说最想感谢的人是导师魏青。“魏老师不仅在学术上帮助我走出科研困境,在生活中也给我很多的帮助,给我机会让我能够勇敢的去试错。最重要的是她是我的榜样,她用包容和慈爱给我树立了为人师的典范,让我更加坚定的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善良的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跬步以成 慢慢来是会有惊喜的


宋崇彬,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这是宋崇彬最喜欢的一句话,从2015年到2021年,他完成了从专升本再到研究生的升级跨越。

进入研究生阶段,他不断地参加学科竞赛,去积累去攀登。“正是因为不断参加学科竞赛,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研一时,他的成绩排在班级末尾,无缘奖学金。研二时,获得研究生学业三等奖。在导师李星丽老师的鼓励下,宋崇彬不断修改作品和投稿比赛,最终以综合素质测评年级第一的成绩拿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参加竞赛的同时,宋崇彬也没有忽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学校传统工艺研究院缬染工作坊是宋崇彬最喜欢待着的地方,工作坊内放有一口大染缸,染缸旁摆满了宋崇彬和同学们研发的缬染作品,如杯垫、手提包、莲蓬香包、茶具收纳包等。宋崇彬说:“缬染是古代的丝绸印染工艺,我们希望把传统工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让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习是漫长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宋崇彬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要坚信量变的积累是会带来质变的,慢慢来是会有惊喜的。”


“好运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彭龙,体育学院2021级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


“获得国奖让我笃定努力做好当下的事,好运或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彭龙是一个很有规划的人,小到今日的学习任务,大到未来要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他都理得清清楚楚。他甚至在研究生一年级开学前3个月提前来蓉,开始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生活。在学院办公室工作时,他了解到研究生阶段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他便自学了spss、Endnote、Process on等科研软件。


2022年9月,他以第一项目负责人参与的创业实践项目“基于步态分析及足底压力测试系统的运动健康技术服务”,项目结合了运动康复和运动训练学的学科知识,并通过3D打印技术订制矫形鞋垫,能够精准矫正足部异常,帮助10余名足疾患者提供一套完善的运动健康技术服务。因为第一次负责大项目,彭龙和团队写申请书到凌晨,方案写了改,改了删,反反复复,好在结果不错,项目成功立项2022年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重点培育项目省级项目,这也是体育学院首次在该项目中成功立项。


“允许试错,杜绝内耗。”彭龙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他会选择去运动释放压力,放空大脑,放平心态。他说:“不会没关系,多问、多学、多做,总会有点滴进步。”


“努力了 终会等到自己的时区”


赵英,美术与设计学院2021级书法专业研究生


赵英在成大与书法结缘。大二时,她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一名幼师,学校开设的书法辅修班的出现为她提供了新选择。她也定下目标:跨考书法专业的研究生。但由于技法不扎实,第一次考研最终在首都师范大学的复试中折戟。


工作后,想读研的种子却在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因此她选择工作、考研两手抓,有了“一战”的经验,她心中便不再畏惧茫然。2021年9月,她终于如愿成为了学校书法专业研究生。


她会在每周末总结本周学习成果,安排下周的学习计划。篆书、隶书是赵英每日固定的功课。学习也从老师的鞭策转化为更加注重自主学习,研一时,她定下让自己的作品在四川省展上展出的小目标。为了成功投稿,她翻阅了大量国展的作品集和各省市的作品集,从中吸取经验来设计自己的作品稿。为了校订字法,她翻阅古籍,逐字逐句查阅古汉语词典。经过多次与师兄师姐探讨学习,相互切磋,她在省级展览中频频获奖,她的作品还入围“四川省第十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全国首届卓筒井杯书法篆刻大赛作品展”。


从学习学前教育专业跨步书法专业,从书法辅修班学员到书法专业研究生,从书法爱好者到省书协会员,在成大生活的七年,也是她成长变化最大的日子,她将这归功于蔡育坤老师、黄琴老师和叶权汉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帮助,来自各个专业爱好书法的小伙伴们的鼓励和陪伴,父母与妹妹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她说:“迷茫的时候也不要停下来,不要自我否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朝着那个方向走,就一定会等到自己的时区。”

编辑:闵秀玲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