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人物
新闻网首页 >> 成大人物 >> 正文

【最美教师】足球学校教师团队:“金牌教练”不懈“追求”

文:骆梦 来源:新闻中心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4年07月05日
骆梦
来稿单位审核 陈钧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

编者:2023年9月,学校评选并表彰了首届最美教师(团队)。他们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教书育人,关爱学生、勇争一流,事迹突出,他们是成大师者的代表。为展示“最美”风采,弘扬“最美”精神,激励“向美”之行,新闻中心采访了学校首届8位(个)最美教师(团队),今推出第5期,走进足球学院教师团队,感受他们破风奔跑的速度和激情。



他们是成大冠军足球队背后的“守护神”,为足球事业掌灯。他们勇担使命迎难而上,相互扶持心齐志坚。他们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几手抓,坚持把足球教育“运球”到每一处。湛蓝天空下,绿茵场上,他们告诉学生们坚持所爱,并默默守护他们的足球梦。


他们是成都大学足球学院教师团队,2023年获评学校首届“最美教师团队”称号。队伍主要成员23人,其中外聘专家11人。


烦难不避 有梦不觉天涯远


足球学院教师团队最大的特点是不服输。


2016年,成都足球学院在成大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普通高校综合性大学足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冉建、足球学院教研室主任赵祥、副主任李慧军、医疗保障许杰、足球教练李佳、甘宏博等老师组成了初始团队。


万事开头难。办公场所暂缺,在体育学院找个办公室,把足球学院的旗帜拉开挂上就是临时的办公点,周例会、月度会、学期会都在这。足球等体育器材也没有专门的地方堆放,那就“蹭”公共体育课的器材室……而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生源。一个标准的足球队应配有22名队员,而当时凑齐上场的11人队伍都做不到,更别提替补队员了。尽管后来学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奖励办法》《高水平运动员管理及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出,解决了生源缺乏的问题,但“招收的运动员没有经过多少训练,能力也比较薄弱”赵祥老师说。


成大足球队有着辉煌过往。1981年,刚刚建校仅3年的成大派出的足球队在全国大学生“三好杯”足球比赛四川赛区中获得了冠军。“新生”的成大足球队一出战即夺冠,创造了一段举校沸腾的佳话。


可足球队起步即“高光”,给后来接棒的足球队带来了压力。赵祥说,“四十年前取得冠军的‘功勋’校友每年会回到成大,面对他们我们总觉得有些丢脸,我们条件比他们那时候已经好太多了,但是拿不出那样耀眼的成绩怎么办?”


抱定“现在落后,但未来绝不落后”的想法,老师们带着队员,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每周至少进行六天的力量与技能训练,寒暑少假,周末无休,把踢足球形成肌肉记忆。慢慢地,一分、两分、一比一、二比一……就像一场延迟起跑的马拉松,他们不泄气、不松劲儿,才赶上了其他高校的足球发展步伐。不管比赛大小,能够锻炼队员能力,老师们就带队参加,在小比赛中练技术,在大比赛中磨意志:刚开始时与省内的高水平队比赛更像 “找虐”,比分总是四五分的差距,毫无成就感可言,但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要把差距给拉下去。


那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复一日,终在某一天能让人顿悟努力的意义。


“成大赢了!”2021年,第22届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四川赛区的第二阶段联赛中,成大男子足球队夺得了冠军,暌违40年再夺冠。对教师团队来说,如同命运安排一般,行路四十载,重回昔日荣光的艰苦难以言说,压在所有老师心中的块垒终于得以化解。对此,赵祥很感慨:“在旁人看来我们夺冠好像是个偶然,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付出得到的最好证明。”


“当时每个老师的心都是悬着的,听到吹哨声,看到2:1的比分,是我们获胜,回过神来,老师们都在相互击掌庆祝,现场全是欢呼声……”获胜的那帧画面仿佛定格在了赵祥的脑海中。相较40年前,整个四川地区校园足球实力水平大幅上升,这座奖杯的含金量不言而喻。与此同时,他们还将联赛最佳教练员、最佳球员、最佳守门员三项大奖全部收入囊中。



因热爱而相聚 因志同而传承


从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毕业后,了解到成都大学发出的足球教师招聘信息,甘宏博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来到这里。


从运动员到教练的身份转变,让甘宏博对足球的感觉变得既熟悉又陌生。第一次以教练身份带着男队参加五人制比赛时,看着足球场上奔跑的同学们,他忍不住想“要是我上场比赛会不会更好一点?”


2018年,他正式接手女队训练任务,队员足球基础薄弱,只能靠大量的体能训练开始来弥补短板。他试着转换以往严厉的风格,在照顾好队员们的心态的基础上进行训练。几年磨练下来,他自言比以前“更加专注了”,不仅记下每一个队员的身体状况、技能特长、风格特点……还要将具有不同“打法”的队员们融入到团队作战中,再根据不同的比赛进行调整。现在站在足球场上的他,不是那个曾经叱咤球场的运动员,而是一心为球队成长的教练。


他在工作中成长,也在工作中收获。在2023年“贡嘎杯小组赛第二阶段淘汰赛时,门将扑出了对方的点球射门,帮助队伍成功晋级。赛后夺得这次比赛的“关键先生”却淡淡地说到:“这是全队努力的结果”。甘宏博十分感慨:“训练比赛只是一方面,作为老师,我们更希望传授给他们受益终身的道理,比如团结互爱。经此一役,感觉大家都比以前成熟了。”


而学生往往就像老师们的影子。整个教师团队就像一个大家庭,互相关心和友爱是他们的融合剂。碰着训练或比赛,老师脱不了身的时候,这时詹本乐、许杰等老师就会接送其他老师们的孩子上下学,大家也会在节日时互相串门看望彼此的父母。这些富有人情味的小事,对他们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大事”。


一个优秀的团队要发展壮大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团队建立了老带新制度,由“师父”带着新老师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岗位需求、完成工作职责。而这样的“老带新”没有期限,只要有问题,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成为彼此的“老师”。甘宏博从助理教练开始,便跟着经验丰富的外聘教练、原国家五人制足球队教练单治平学习如何带队;在凡事皆亲力亲为的赵祥身上,他又领悟到了“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精神。


“工作时严肃认真,但平时我们都很活泼。”空闲时候,大家会坐在足球学院2309办公室的沙发上,谈论彼此的生活,但话题最终都回到了“这次比赛能拿到什么名次”“李同学的脚伤好没有?”“上次比赛那个传球用什么方式更好”……常常一讨论就是一两个小时。


回想来到成大入职的经历时,甘宏博说:“很幸运当时有这个机会,来到这个团队中工作非常愉快!”



真心育才 奔赴热爱


  老师们教给同学们的东西远不止怎么踢好球。


“老师们对我们来说就像朋友一样,从来不会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2022级体育教育3班向逍说。队员在训练中扭伤脚的事情常有发生,老师们练就了按摩的功夫。训练足球队员们难免脚上出汗有异味,老师们却顾不得这些,上手帮其按揉缓解。


在李佳教练的带领下,男子足球队参加第二届川渝云贵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急停,转身,飞起一脚……0:0的比分僵持焦灼,空气中充满了紧张、激烈的火药味。两队队员的神经都高度紧绷,这时对方球员在队员向逍倒地时将球踢向他的头部,给本就急躁的心情添了一把火,他起身后推了一把对方,被罚了红牌下场。“那时情绪太激动了,跟李老师顶了几句嘴。”


“但李老师并没有因为我和他怄气就放弃我。”赛后,李佳老师找到情绪低落的向逍,带他复盘比赛细节。“当时的局势其实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不应该着急。李老师告诉我以后要‘聪明’比赛,学会分析局势,不能当情绪的奴隶。错了失败了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在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下一次能不能避免。体育精神不是战胜对手,而是不断战胜自己。”


2023年,女队一共参与到了66场比赛中,平均5-6天一场比赛的高密度安排,难免会让人心生疲倦。甘宏博老师说:“我在做运动员时,也会有疲惫的时候,以我的经验能够告诉同学们的,就是靠自己的精神来坚持热爱。”


女队队员武佳源说:“甘老师最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过程永远比结果重要’。一次外出比赛失利,凌晨两点多,我们回到酒店时,甘老师不仅要安慰我们,还要带着我们复盘比赛,让我们正视客观差距,快速恢复状态,认真对待每一场训练和比赛。偶尔外出训练,甘老师还会带着我们聚餐、爬青城山,让我们解压放松。”


正是因为老师们的“真心”与“用心”,让学生们坚定奔赴热爱,相信手可摘星辰。



攻坚校园足球  贡献源头活水


自己带领的队伍独大不是这支教师团队的最终目标,秉承足球学院“立足成都,辐射西部、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办学理念,他们看得更高也更远:全方位推动成都足球运动的前进,力争带动成都乃至整个西部足球运动改革与创新发展。


六年多来,他们积极下沉到地方,参与到幼儿、中小学的足球教育建设中来,致力将足球教育“运球”到每一个区域,将足球趣味“辐射”至多个年龄段。老师们带着专业优势,走进成都大学附属小学、眉山市丹棱县端淑小学等学校,去到他们的足球场上,实地观摩球队的日常训练,通过交流调研,了解制约中小学开展和推广校园活动的足球瓶颈,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助力解决校园足球师资短缺,整合资源培训,以帮助基层校园足球教师提高执教水平等。他们筹办了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30多个校园足球比赛,多次获得了省教育厅的通报表扬;与青羊区教育局签约校园足球战略合作协议,在青羊区、武侯区等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实习基地,为学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夯实足球教育搭建平台。


展望未来,冉建希望团队教师们实现突破与超越:首先提高带队能力与执教水平,以高水平足球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让足球学院的人才更加受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认可;持续不懈攻坚薄弱科研部分;在地方服务方面持续做出贡献……多个方面齐头并进,打造在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闪亮校园足球品牌。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很相似,身上都有着运动的“正能量”、做体育的人的“韧劲儿”,怀着相同的梦想与信念,让这支队伍不懈努力“抱团”上进,每个人都成为一把柴木,为足球事业的发展燃烧。


因缘而聚,与梦同行。他们并肩在足球教育路上越走越亲,也越走越远。新的哨声已经吹响,将目光投向球场,他们正带着队伍蓄力,等待下次赛场上的破风奔跑。

编辑:闵秀玲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