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2532
【特稿】那一刻 你们选择奋勇向前
文:欣闻   来源:新闻中心
本网特稿(记者 李游 张林 徐平 陈梦斯 吴一龙 梁思远 刘雨阳)5月12日14时28分,霎那间,地动山摇,江河呜咽。8.0级大地震!数万人不幸遇难!数百万人失去家园!

这一天,将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永远铭刻,也将在成都大学师生的心版上永远铭刻。

正当广大师生刚刚从激烈摇晃的建筑物里撤离到安全区域,第六教学楼却因地震发生化学品泄露引起火灾,与之相邻的有机试剂库房及玻璃仪器器材库房危在旦夕。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冒着余震的危险,冒着化学药品可能发生爆炸可能出现有毒气体的风险,广大师生员工自发参与到救火行列。那一刻,是与时间的争夺;那一刻,是与大火的抗争;那一刻,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最撼动人心的画面,一百多名师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终将熊熊大火扑灭。

今天,当我们一点一滴收集当时的照片,翻看当时的视频时,才发现,那一刻,屠火明书记在那里,雷兵副书记在那里,梁昱庆副校长、赵刚副校长在那里,校办、后勤、保卫、生物产业学院、城乡建设学院、旅游学院、师范学院、体育部……许许多多的师生们都在那里。我们发现的、采访的,其实,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但请相信,那一刻,你们奋勇向前的身影,勇敢无畏的精神,撼天动地!

向你们致敬!

火灾发生时 他们在现场

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有不少老师同学不顾个人安危,冲上了教学楼救火。我们带着无限崇敬之情,采访了他们。

体育部的大二学生王骁是第一个冲上楼的学生。地震发生后,他正在体育馆外面的草坪上歇息,他突然发现六教有窗户正在往外冒白烟,他想可能发生了火灾,不知是否有同学会困在楼上,带着这样的担心,王骁拿着2个灭火器冲上了楼。当时他并不清楚具体哪间教室着火,等找到着火教室后,他发现教室的门是紧锁着的,他就找板凳将门上的玻璃砸碎,再伸手进去将门打开。救火过程中,玻璃割破了手,但王骁没有停下来管自己的伤口,而是继续与其他同学一起救火。可能当时在楼上呆的时间过长,被有毒浓烟侵蚀,在救火结束后,王骁同学皮肤有些痒,还好没什么大碍。

体育部主任杜小安在救火中,表现非常迅速。当发现六教着火后,杜主任第一反应就是打119,但当时通讯已经中断,怎么办?杜老师当机立断,冒着余震的危险,回到车棚亲自开车前往我校保卫处,通知消防科救火。回来后,又立马加入大家救火行列,跑上跑下,当杜主任发现烟越来越大、越来越浓的时候,他想浓烟可能有毒,又赶紧回到自己办公室将备用的十多条新毛巾送到火灾现场,叫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嘴,避免同学在救火中意外中毒。随后,校领导亲临现场指挥,当时场面十分混乱,指挥相当不便,杜主任再次回到体育部叫人把体育部所有话筒收集起来,送到领导手中,方便现场指挥。短短的几十分钟,杜主任不知道跑了多少路,但在这种慌乱时刻他保持了理智冷静,实属不易。

同样是来自体育部的侯光辉老师在此次救火中也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储存室的火势越来越大,仅用干粉灭火器已经控制不了局面。此时。侯老师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打开了消火栓,准备通过管道输水上楼救火。由于消火栓长期没有使用,输水管有很多漏洞,处处漏水,再加上当时场面较混乱,在往楼上梳理管道的时候,管子被扯断,大家又从四楼往下输管道,将2个管子衔接起来,才勉强将水输入楼上。整个梳理管道过程中,侯老师与救火同学想方设法堵住漏洞,尽量让多的水能输到楼上,用手按,用脚踩,各种方法都用上,等他们走下来时,鞋已不再是鞋,成了船,因为鞋里全都是水。

曹星,一个来自体育部的现代派英雄。在聊天中,他清晰的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当时地震时我在二教上课,突然感觉到教学楼在猛烈的摇晃,我们全班同学都冲出了教学楼在空旷的草坪上避震,这时我看到顺着六教的方向有一股黑色的浓烟冒起,看到很多同学在朝那边跑于是就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去救火。”叙述中曹星说的很淡然,话语中没有透露出半点对余震的恐惧,没有一丝对火势的胆怯。

当时冲到现场时已经有很多同学在现场救火了,曹星没有考虑太多挽起袖子就加入到救火行列。因为当时通讯不畅,火势很大了119都还没赶来,在万般无奈之下,学校领导组织同学们拉水管放水,但由于发生火灾的三楼水管水压不够于是只有从楼下传水上来,但事发突然,运水中途水管又突然破裂,在这样一种紧急的时候曹星没有慌张,号召同学脱下衣服将水管一节一节的接上,虽然输水仍很困难,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的行为是令人感动令人佩服的。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眼看浓烟大火将直接威胁全校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我校保卫处在副处长羊冯的带领下迅速赶往现场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一同进行了施救,致使大火未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重大爆炸事故。

据治安科副科长李斌回忆:地震后,通讯中断,是一位老师过来报案的,当时羊冯副处长和赵礼昌科长在保卫处指挥工作,得知险情后立即调配人员赶往现场。“我和黄波正在处理教师公寓那边的事,处理完后随即前往现场”。

“这次起火的原因是由于在无机药品库房里面存有大量的硫酸等易燃物品,地震后,物品倒裂、反应引发火灾。由于化学试剂燃烧的特殊性,一般干粉灭火器难于控制火势,于是我们决定接通消防栓,用消防水控制火势的蔓延。当时在三楼共接通了两根,在楼下又接了一根,从下至上喷射。当时火势很大,现场温度相当高,喷射的水瞬间就成了开水,许多救火人员都被烫伤,而且盛装药剂的玻璃瓶高温下遇冷水爆裂,硫酸溅出,使得救火人员不同程度的灼伤。当时黄波老师的手、衣服就被硫酸侵蚀。另外,物品散发的毒气相当刺鼻,有经验的老师用浸湿的衣服捂住口鼻,但学生们就不知道了,吸入大量毒气。我记得有个学生事后被送往了医院吸氧。”

保卫处副处长羊冯说:“经过此次灾害,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保证学校的消防设施完好的必要性。消防设施较好是这次成功灭火的一大关键。”

“作为学校的保卫处,我们的工作相当艰巨,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联系十陵派出所,加强巡逻,并且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在办公室值班。学校有突发事故,有灾情赶往现场处理和施救是我们保卫处全体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向师生承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学校所发生的一切突发事故,灾情我们将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妥善处理保证全校师生和学校财产安全。’”

采访结束后,李斌老师再三强调:“多去采访采访救火的学生吧,他们真的很棒,作为保卫处的老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离开保卫处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保卫处办公室,留下一个仍在工作中的身影。路上,帐篷里透出了微弱的灯光,不时有巡逻的保卫处的工作人员。我想他们心里也一定有一句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我们了解到此次救火行动中,参与第一线灭火保卫处的工作人员有:羊冯副处长、赵礼昌科长、黄波老师、李斌老师、张强老师。让我们记住这些铁血男儿,对他们真挚的说一声谢谢。

那一刻我没想那么多

同在六教的师范学院的同学,在这次救火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患难与共的精神,赢得了兄弟学院的称赞。在采访中我们听到了真实的情况,听到了感人的话语,听到了质朴的感悟……

“地震时我们在六教上课,逃出来后听见有人喊三楼着火了,我们几个男生就立马重返教学楼救火。”

“火势相当大,领导老师听说有易爆物品,就及时撤离了我们学生。我们只能在楼下帮忙。”

“由于救火的水管有个洞,水压不够,我们就用手去堵,全身都湿透了,感觉就像抗洪时用肉身堵大堤。”

“那一刻我没想那么多,什么余震啊都不管了,就想怎么救火。其实危险也知道,可是当时的状况,容不得你去想了,我觉得我是男的就应该上,难不成让女的上啊?”

“在中午,师范学院刚召开了党支部的会议,会议给我的激励很大。我是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觉得我应该救火。说实话,以前看见新闻报道,有的人说我是党员我应该冲到前线这些话,觉得假,但是,这一次我是真实的感受到了,一个人在某些情况下,信念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经过这次救火,我变得更加勇敢了,我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采访中,质朴真切的话语让我感动,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了共患难,我们选择了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抗争,我们选择了去帮助更多的人。正如一句话:地震,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净化。

感谢参与此次救火行动的师范学院同学们:邹军、何智、李声明、刘泰彬。

张华——救火英雄忙着当志愿者

要采访旅游文化产业学院成人教育的张华同学颇不容易,据他的老师介绍,这几天他一直忙着当志愿者。经过多方联系,记者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救火英雄。

地震发生时,张华正在第四教学楼上课,正当他安全撤离到操场时,看到第六教学楼三楼冒起浓烟。张华坦言:“当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救火,而是打电话报警,但是手机打不通,我又到办公室打电话也不通,我只好找到学院领导求助。”而真正参与救火只在一念之间,看着大楼冒着浓烟,他知道烟后必有火,如果不及时扑救,整个教学楼将成一片废墟。

谈到灭火的场景,张华仍心有余悸。当时的着火点在三楼,而救火的人员在二楼,大家用两根水管不断向里面冲水。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专业设备,水压上不去,火势无法控制,张华认为一定要走门口冲进去才能扑灭大火。由于是化学药品着火,浓烟特别重,加上刺鼻的有毒气体,几位同学轮流冲到门口,用水枪压制大火,而张华的任务就是往其他同学的头上、脸上冲水,防止他们被烧伤。当时他穿着拖鞋,因此脚部不幸被硫酸烧伤,经过简单的消毒处理后,他又投入到救火的工作中。大火被扑灭后,张华又主动清扫地面上的玻璃。虽然经历了一次激烈的与火魔斗争,但事后还做出胜利的手势,他就是如此豁达和乐观。

据介绍,张华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的团队前两天刚刚从北川救灾前线回来。“我们平时经常从事户外运动,对救灾有一定经验。当时我们准备志愿服务5天,我一个人带了20多瓶水,5天的干粮、口罩,但是由于出现意外,我们提前返回”。同时,张华也建议广大志愿者:一定要能自己保护自己,一应物品自带,不能给国家和政府添麻烦。

为做您的学生而骄傲!

看着火势一步一步的变大,同学们只能焦急的拨打着“119”,在这万分危险的情况下,工业制造学院的薛常兵老师挺身而出,加入到救火的行列,浓烟一次次的使双眼浸满泪水,消防栓所漏出来的水一遍又一遍的浇在他的身上,没有半点的犹豫。火势一步步的得到控制,最后完全被扑灭,这时,薛老师脱掉浸满水的上衣,欣慰的擦着头上和脸上的水珠。十几分钟后,他换了衣服又投入了工业制造学院的指挥之中……

“这次地震其实告诉了我们很多,它是一个分水岭,有的人会因生命的脆弱而倍加珍惜,从而努力的进取;另外一部分人会因为生命的不可预知而变得胆小懦弱,得过且过。”薛老师在地震之后为同学作讲演时说,“死亡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死亡时的那颗心,当我们懂得死亡的内涵时,我们就会正确的面对了。”

地震已经慢慢的离我们远去,可是薛老师的身影却久久的留在我们的心里,在这场地震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作为您的学生我们为您感到骄傲!

精神在烈火中升华

记者在行政楼204办公室采访了城乡建设学院的院长寇智勇。地震发生后,寇院长从四楼办公室下来就发现6教起火了,马上跑了上去,当时旅游学院的林光旭老师和两个学生正在想办法打开实验室的门,他们用砖头把门上的玻璃砸碎,把手伸进去把锁打开,因为是化学药品,寇院长没敢用水,他们开始寻找灭火器,在五教和六教的灭火器差不多都搬来了。由于通信暂时中断,林光旭老师开车去找十陵的消防队支援,与此同时,救火人员从楼下从牵引消防水管,等消防队到来的时候,大火基本上已经扑灭。

这次由地震引发实验室化学药品混合造成的火灾事件中,成大师生临危不惧,勇往直前,自觉主动投入灭火行动中,不顾余震和大火的危险,冒着实验室随时爆炸的危险,一种精神在烈火中升华。

全校师生合力救灾 深受感动

记者采访了生物产业学院院长赵钢教授。赵院长告诉记者,当时位于三楼的无机药品库房着火,火势迅速蔓延,学院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学院的师生员工自发组成灭火队进行灭火。当时顾忌到师生的安全,赵院长的原意是希望大家撤离到安全地带,等待119到来,然而所有的灭火队员都不愿撤离,他们清楚的知道多拖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我不是英雄,但我必须和老师、同学呆在一起,于是也加入了救火行列”,赵院长坦言。回忆当时的场景,他仍心有余悸,老师们冒着地震和化学品爆炸的双重危险毫不畏惧的战斗在前线。实验室主任颜军老师一直抱着水龙头,冒着刺鼻的化学品浓烟和大火灼伤的危险,冲在救火最前沿,以致受到了浓烟的伤害。

很多救火的同学机智勇敢,邹全付等同学把自己的衣服撕成条沾上水掩住口鼻,成功避免了大火对同学们的伤害。对这次救火赵钢院长更多的是感动,被那些来自其他学院的同学感动,被学校领导亲自参与感动,被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保护学校财产感动。赵院长代表生物产业学院感谢那些不顾个人安危在一线救火的师生员工,感谢那些在二线供应水管、寻找灭火器材、为救火队加油的师生们。

火灾过后,有学生对我校化学药品管理、操作是否存在问题提出质疑,记者采访了生物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旭光教授。张书记说,火灾过后学院对火灾造成的损失及时作了评估,并第一时间向学校通报了相关情况,学院开大会通报表彰了救灾师生。同时,对生化试验药品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危险物品的管理,今后学校启动新的实验室后,化学药品将更加安全。

一直默默无闻的英雄

得到学校第六教学楼发生火灾的消息后,后勤产业与管理处处长杨长恩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火灾现场。由于是化学药品起火,在火灾的同时还伴有刺鼻的浓烟及有毒气体,“当时顾不得想有什么危险,只知道快点把火扑灭就让全校师生多一分安全,大家都在为保护学校的财产而奋斗,我们没有理由退后”。

后勤产业与管理处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在学校的后方,为广大师生和学校的生活、工作做着无私奉献。谈到此次救火,杨处长说:“其实没什么,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

在学校里,像后勤产业处这样的无名英雄还有很多,从地震发生到现在,他们一直坚守岗位,默默守护着全校师生的生命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在这里,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向在第一线抗击火魔的英雄们致敬,向在危难中一直守护着我们的无名英雄致敬!

(学生编辑 佟娇娇 李梁 责编 陈明慧)
  2008年05月26日 15:22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