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考勤,每个大学生都不陌生。近年来,课堂考勤方式已从经典的课堂点名发展到了学习软件签到,位置签到、手势签到、自拍签到等多种“新鲜”的签到形式花样百出。在网络上,“花式考勤”更是频频出圈,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讨论,成为了师生们自嘲娱乐的网络热梗。
“手写签到后当场点名”“让全班举起双手后发布签到,谁签到就是谁没来”“所有人开蓝牙把设备改成实名”……或许是为了提高课堂的出勤率,又或许是老师们曾经“淋过雨”,所以很清楚怎样将学生的“伞”折断。别出心裁的考勤方式往往“杀”的学生们措手不及,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老师们不断创新考勤方式,学生们也紧跟其后——P图、换号、备用机时刻准备着,拼网速给没来的同学传递消息……破解之法层出不穷。师生双方你来我往,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斗智斗勇,让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不禁隐隐担忧:这样的考勤到底留住了谁?
当大学课堂“花式考勤”成为高校部分课堂现状,也“破圈”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 “智斗”考勤的大学生们,真的是不爱学习了吗?其实不然,图书馆不提前预约几乎很难找到座位、自习室人来人往;在B站的学习区,有数万人同时在线学习着不同领域的知识,还有直播自习室、沉浸式学习vlog也同样火爆……这样矛盾的状况让人不禁发问:是什么让老师费尽心思“花式考勤”提高课堂出勤率,又是什么让学生不惜冒着被扣分的风险也要逃离教室课堂?
究其原因,大学的自由度、包容性是原因之一。较之中学,大学生不仅能自由地接触网络,也拥有了更空闲和更自由的课余时间。但另一方面,课堂的吸引力也是影响出勤率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学生们缺勤率高的往往是形策、就业指导、创新理论等课程。在网络上,大学生们称呼此类课程为“水课”,多指他们认为没有必要而为了学分又不得不上的课程。有网友吐槽,“水课”老师讲课只念ppt,“全是理论,毫无实践”……老师们在为出勤率而头疼,学生们也在选择坐在教室“主打一个陪伴”与“翘课”中徘徊。
其实学生们何尝不想通过课堂来高效率地获取知识呢?而当现有的部分课堂无法满足时,便出现了一个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的错位。大学的每一门课程设置都经过反复调研和精心设计,其初衷也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世界千变万化,若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与时俱进,及时改良,势必只能看到学生兴趣的流失,从而衍生出更多样的“花样考勤”方式,而这样的方式不仅给老师增加了负担,还可能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造成反效果。
“花式考勤”是老师与学生两者共同的“无奈之举”,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需要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更需要课堂积极做出改变。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学内容的实用与灵活性、融洽的师生关系……值得我们思考、改变的还有很多很多,当课堂真正地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时,我们也就不再需要用“花式考勤”来留住学生。
- 如何打造成都城市IP?专家学者集体作答 12-01
- 计算机学院10名学生获2023年度“安恒星火”励学金 11-30
- 学校召开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会 11-29
- 学校2023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出优胜者 11-29
- 民进成都大学支部深入社区调研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1-29
- 推进学风建设 商学院带领学生“走出去” 11-28
- 四川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我校举行 11-28
- 学校统战团体代表人士参加2023年成都市统战团体代表人士培训班 11-28
- “平安文化快车”校园行走进成大 宣传反诈常识 11-27
- 著名词作家陈晓光讲述“中国歌曲百年”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