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都市北部区域的医疗中心,成都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儿童优先发展,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促进儿童健康,医院党政高度重视,将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纳入医院工作要点、2023年度计划及“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充分满足建设需求。
2023年8月,医院通过了儿童友好医院区级专家评审,并于2023年10月接受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儿童医疗保健、医院管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相关领域专家现场评审,2023年11月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成大附院达到评审要求,成为2023年申报创建成都市儿童友好医院的医疗机构中唯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
通过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创建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开展适儿化改造,建立儿童就医便捷通道,优化儿童就医环境,提升儿科住院病房和医院室内外的儿童候诊环境,构建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呵护儿童健康全过程的温馨服务环境和友善服务氛围,打造出目前“理念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支持友好”的儿童友好型医院。
成大附院儿科立足于本地区儿童的健康需求,是兼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按照国家“全生命周期”政策方针和大健康发展纲要,儿科团队提供覆盖新生儿、儿童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照护一体化的多维度优质服务。
依托于儿童友好医院理念,多维度优质服务体现在各个方面,以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为目标,将预防、预警和保护的理念贯穿始终,将儿童友好理念的医学人文融入每一个角落。围绕全生命周期的友好服务,新生儿阶段开始,成大附院儿科作为金牛区新生儿急救中心,具有成熟完整的新生儿急救体系,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诊疗水平,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而儿保门诊及儿科门诊的诊疗服务均充分体现儿童早期发展理念,指导家长参与到患儿护理、康复等持续性医疗服务中,为家长提供专业支持。
注重需要康复的特殊儿童群体,与康复医学科、眼科多学科协作共同进行康复专业支持,为孤独症、脑瘫、视力障碍患儿等提供康复服务,儿保门诊具有康复资质专科护理人员通过线下健康宣教、线上推送科普文章等方式对家长进行简单易懂的康复知识普及,鼓励家长树立信心,能更专业化的陪伴患儿成长。此外,科室建立儿童健康宣传矩阵,通过微信群、儿科公众号、健康直播、健康义诊、电话随访等方式开展相关健康宣教。
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实施门急诊高峰时段分流、危重症优先处置,开通互联网+医疗保健服务,注重本地区高发病(儿童矮小症、过敏疾病等)的诊疗随访及防控体系建设,其中儿童矮小症的规范化诊治技术、鼻负压置换治疗技术应用成熟,已经进入到2023年度第七批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入选技术。
建立儿童保护工作机制,提供医务社工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等人文服务,提供慈善救助服务,从人文关怀、社会支持层面切实保障儿童基本权益。
今后,成大附院儿科将进一步积极开展儿童康复服务,在日常儿童保健和诊疗服务中体现儿童早期发展的理念,不断拓展儿童和家长发声平台,努力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有人文的优质医疗保健服务。
- 如何打造成都城市IP?专家学者集体作答 12-01
- 计算机学院10名学生获2023年度“安恒星火”励学金 11-30
- 学校召开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会 11-29
- 学校2023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出优胜者 11-29
- 民进成都大学支部深入社区调研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11-29
- 推进学风建设 商学院带领学生“走出去” 11-28
- 四川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我校举行 11-28
- 学校统战团体代表人士参加2023年成都市统战团体代表人士培训班 11-28
- “平安文化快车”校园行走进成大 宣传反诈常识 11-27
- 著名词作家陈晓光讲述“中国歌曲百年” 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