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646
【成都日报】天府新区 应打上“成都”文化标签
  来源:成都日报
2011年12月19日成都日报07版要闻电子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1-12/19/content_1456781.htm

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2011)——科普活动之学术沙龙邀请多位专家展开讨论

城市建设如何避免“千城一面”的弊病?天府新区的“新”应突出表现在什么地方?昨日,在成都图书馆里的一场思维碰撞,为天府新区建设献上了“文化锦囊”。

本月起,由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主办的“成都社会科学年度论坛(2011)”系列活动在全市各区(市)县陆续开展。昨日,作为年度论坛的精品子项目——科普活动之学术沙龙,邀请了历史文化、区域经济、政策研究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天府新区的建设与历史文化传承等展开讨论。无论是“巴蜀农耕文化”、“后院文化”,还是“火锅文化”、“平衡文化”,成都文化的特征在思维碰撞中火花四溅。专家们一致认为,天府新区的打造,应该打上“成都”的文化标签。

用成都的文化符号避免 “千城一面”

“千城一面”似乎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最容易出现的诟病。要想一座城市独具特色,除了抓住城市的文化特质,发挥其文化优势也许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成都的人居环境、精神家园、生活方式三方面文化,3000年来都不曾间断过。” 省社科院研究员、重点学科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省历史学会会长谭继和表示,成都文化包含了仙乡人居的生活环境,休闲舒适的生活品质以及浪漫创意的思维方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不可丢弃,应在天府新区的建设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如何体现成都特色?谭继和举了一个例子:“天府新区的建设不该再延续工业时代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应将生态、文态、形态、业态传承下来。”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将谭继和的观点更直接地加以了阐述:“玻璃幕墙构筑的现代建筑显然不是成都文化的代表,简单的在新区中复制成都文化特色景观更是肤浅,天府新区建设在街区景观上得下工夫。”谢元鲁认为,若将成都特色的文化符号在新区的建筑景观、立面上得以运用,能在市民和游客中达到先入为主的成都文化感官视觉。

用包容理念将历史与现代文化融合

“天府新区秉承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除了城镇建设用地外,60%的生态用地将最大限度地保护新区的生态风貌。”市规划局总体规划处处长薛辉的一席话点燃了专家们的热情,也对天府新区的未来寄予厚望。

“天府新区的文化和成都主城区的文化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所原所长、研究员林成西表示,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不矛盾,天府新区完全可以避免过去一些城市主城区发展的缺憾和无奈,“天府新区既要有成都的地方文化特色,又要有成都建筑特色的形态风貌,像华阳一带的历史古迹就应在新区建设中得以妥善保护。”

与林成西一样,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谭平和市政府研究室副巡视员邓立新也对天府新区的文化建设提出希望:“天府新区是成都面向世界的窗口,只有在拥有成都历史文化本底的同时创新发展,才能体现天府新区的现代化和世界性。”“融合”成为专家们纷纷赞同的新区文化发展理念,如同谭继和在学术沙龙现场设计的天府新区建设“十六字方针”一般:创意为魂、球形发展、百科兼容、百业兴旺。“希望未来的天府新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上保持传统又不断求新,成为充满创意和活力的锦绣成都。”

本报记者 陈瑾


  2011年12月19日 22:24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