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1615
周激流校长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作主题报告(图)
  来源:教务处

周激流校长在论坛上作报告

周激流校长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论坛上合影

周激流校长与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论坛上合影


本网消息(教务处 供稿)11月20日—21日,第三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武汉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杨叔子、刘仁怀等出席了论坛。全国300多所高校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论坛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深入研讨了人才培养观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坛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澳门科技大学原校长许敖敖等专家作了30个主题报告。我校校长周激流作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唯一代表,发表了以“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城市型综合大学特色”为主题的报告。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在论坛开幕式上强调,要从五个方面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科学定位为基础,优化结构、优化办学特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要根据职能,各安其位,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争创一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才,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学风建设为载体,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核心,倡导教书育人、严谨求实的良好作风;以改革创新为重点,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团队的改革进程,推动教育观念创新、培养模式创新、管理方法创新;以“十二•五”规划为纲领,推动学校事业的发展,要结合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制订学校的五年规划。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院士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工作的核心,这已成为政府和教育界的共识,也体现了社会公众对大学的价值诉求。本次论坛的规模之大,充分反映了在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育人为本、教学为本的基本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集中体现了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也体现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之中。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有利于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办出一流大学,增强高等学校的办学活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各环节的全面深化,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我校校长周激流教授在论坛作了题为《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城市型综合大学特色》的报告。周校长从我校的历史沿革和办学定位开篇,指出作为一所“姓成都、叫大学”的城市型综合大学,我校以努力实现“三最”目标作为“城市型”的内涵解释,以加强学科建设、彰显大学特征作为恢复“大学”名称的重要内容,制定了“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其中,“顶天”体现在狠抓师资队伍、狠抓学科专业建设、狠抓科技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和狠抓质量工程建设等六个方面。“立地”则具体体现在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上。在构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方面,周校长从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性入手,借鉴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成功的经验并指出:只要能准确把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趋势,充分整合资源,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也能作出自己的特色。接下来,周校长对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核心和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介绍了我校在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社会回报。报告在论坛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与会代表纷纷向周校长提问,进一步了解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也表示,大专业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探索和推广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表示将到我校实地调研,进一步了解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了解成都大学。

论坛期间,周校长还专门拜访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李茂国和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并简要介绍了我校近期的发展情况。学校教务处相关人员陪同周校长参加论坛,并在论坛上与相关兄弟院校代表就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生编辑 王泓瑾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陈钧)
  2010年11月22日 17:01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