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224
【成都日报】汇聚高端学术盛会 引领骨科技术前沿
2015成都国际骨科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19次骨科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来源:成都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cdrb.com.cn/html/2015-09/30/content_2244576.htm


9月25日,由四川省医学会、成都大学联合主办,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与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共同承办的“2015成都国际骨科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19次骨科学术会议”在成都沙湾国际会展中心加州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哥伦比亚、泰国和中国的约50位知名骨科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规模空前,大会注册人数达到800余人,参加学术交流会现场代表多达1200余人,为四川省医学会省级一类会议之最。


作为四川省骨科界最高水平的学术年会,这次大会集中体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骨科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反映脊柱、创伤、关节、关节镜及运动医学、骨肿瘤、小儿骨科等方面的最新技术和临床进展,可谓是一场有深度、有广度、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的高端学术盛会。


作为会议的承办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精心筹备,四川省医学会骨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医院首席专家、骨科主任李开南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会议并参与了相关学术交流,他所带来的专题讲座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参与这种高规格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够使广大骨科医师受益匪浅,从而提高我省骨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和基层医师的诊疗技术,最终实现让广大患者受益的目的!”


骨科界的盛会

400余人参与交流发言


用骨科界的盛会来形容这次会议毫不为过,除了参会人数众多之外,众多知名专家的加入,也让会议分量十足。AO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研究主席兼苏格兰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骨科院士、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创伤骨科主任梁加利教授,亚洲创伤骨科学会主席、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主任王满宜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主任裴福兴教授,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姜保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上海市创伤骨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曾炳芳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如约而至,参与学术交流活动,给广大参会者带来了全球最前沿、最尖端的骨科理念和技术,让广大骨科医生受益匪浅。


这次大会共收到论文投稿近1300篇,在两天的会议时间里,来自海内外的骨科知名专家与1000多位四川骨科界的同仁一道,共同交流现代骨科新理念和新技术,集中体现了近年来骨科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前沿进展,包括骨科机器人手术、骨科微创手术、骨科生物降解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等。


这次会议高度注重学术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共设置足踝、运动医学及关节镜、护理、创伤(上肢、骨盆)、脊柱、关节等六个分会场,涉及骨科亚专业范围广,包括基层医生在内的400余人参与大会发言交流,共同探讨骨科领域研究新进展。办会规模和参会人数为四川省医学会省级一类会议之最。


“能与国内外的专家零距离接触,感受骨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对于广大一线医生而言意义非凡!”一位基层骨科医生评价道,虽然平时也很重视业务学习,但像这些与骨科高端领域接触的机会并不多,“有些专家的论文我看过,但与他们当面交流,这还是第一次。通过他们的指导,让我对一些诊疗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其实,和他一样,大多数基层医生都很珍惜这次交流的机会。在两天的交流活动时间里,几乎每个会场的每次主题会议都座无虚席,能与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研讨,也是广大骨科医生衷心的期盼。


广泛展现新技术

骨科手术机器人最快明年上岗


作为大会主席,李开南对于这次会议的感受最深。他说,这次会议除了规模大,参会人数多之外,注重学术的广泛性、代表性,也是其中的一大特点。他认为现在骨科的亚专业划分十分细致,这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也是专业技术走向深入和高层次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这次会议中,涉及的骨科亚专业范围十分广泛,发言内容也涵盖骨科的方方面面,比如《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臀肌痉挛》、《3D打印技术在高龄患者双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等等,都涉及各个专业的尖端技术,“做精、做细、做尖,这就是骨科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们交流探讨的核心内容所在!”李开南说。


这次会议集中体现了骨科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前沿进展,各种尖端骨科技术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各种治疗理念和设备中,骨科手术机器人备受关注,这种曾经只能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技术已经逐渐走入现实。据李开南介绍,关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成都大学已经于今年正式立项,目前共有来自成都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和单位的30多名专家参与其中,涵盖机械工程、信息技术、医学、三维设计等多个科学领域,“目前,研发工作推进迅速,已经取得部分成果,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就有望投入临床应用。”


李开南说,该机器人将来可应用于各类骨科手术,机械设备将实现高于人手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具有高精度、低风险的特点。该设备将主要运用于微创治疗,具备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可以大大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理想状态下,病人能在第二天下床行走。此外,骨科手术机器人还能实现远程操作,专家能坐在电脑前操作手术,就能解决看病难和转院难的问题。


提高技术造福患者

是骨科医师毕生追求的根本目标


作为会议的承办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在省内骨科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实力雄厚的专家队伍,扎实稳固的技术功底,再加上在骨科界的权威性和号召力,都是医院能成功承办会议的原因所在。


作为医院的“王牌”科室,骨科一直是成大附院的一张名片。早在1998年,全国第一颗用于骨科手术的可吸收螺钉就在这里诞生,这在骨科发展史上可谓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领域,医院骨科至今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在骨科开展的多项新技术项目中,国内极少数医院、省内第一家成功开展的“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手术”、不依赖进口器械和设备的“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肘关节后外侧不稳韧带重建手术”等项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骨科采取3D打印技术成功对骨盆骨折伤者实施微创治疗,这种全新的治疗理念和手段一经提出,又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早在2007年,成大附院骨科就被评为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2013年,建立了西南地区唯一一家创伤骨科研究所,同年被评为四川省乙级重点学科。目前,骨科已经与国内知名医科大学达成意向,计划联合招收博士生。综观全院,骨科是目前最有实力冲击国家甲级重点专科和学科的科室。


在三到五年内冲刺国家甲级重点学科和专科,同时扩大业务量、提高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成为国家级科研团队……这是骨科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按李开南的话来说,科室建设就是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必须不断谋求发展,才能实现自我突破,“技术水平提高,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患者,这也是我们医生追求的根本目标!”


记者  邓晓洪


  2015年09月30日 10:58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