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内容
1049
“巴”“蜀”释字探源,学报刊发文章推动地域文化研究
文:杨春霞   来源:学报编辑部
本网讯(学报编辑部 供稿)巴山蜀水源远流长,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巴族与蜀族,是华夏大地最早的先民部族之一。巴蜀立族于内陆,封姓于方国,建国于周武,其历史久远,族属沿革已难考察。但巴蜀大地人文地理资源历来为掠者所好,公元前1046年,因参加武王伐纣,巴蜀先后被封为子国,为周天下最富饶的属地。

公元前316年左右,秦惠王先借通商,以武力灭掉巴国和蜀国后,富庶的巴蜀成为后来秦并六国完成统一天下的坚实基础。中经数千年,到二十世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川粮支前,川军捐躯,巴蜀之地也是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的大后方......

历史的诘问不绝:何以言巴蜀?古有的巴族部落和蜀族部落,何以立国?富庶的巴蜀之国又何以不敌秦政,而沦为秦国的巴郡和蜀郡?历史之谜,需要深入地剖析与研究。文化的发展,在于开拓的视野。幸今之巴蜀学者,对于先民先祖的研究情有独衷,壮心不已。

文化犹在,遗存未绝。在历史悠久的华夏文化中,至今还保留着巴蜀地方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独具特色。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兴均、朱英贵在《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6期,分别就“巴” 、“蜀”从字源学与实证分析进行了考证。

刘兴均教授着力于从“巴”字的含义、巴族的起源、巴国的出现、巴人早期的活动区域等问题进行研究。在《释“巴”》一文中,他结合古代巴人生存的地理环境,从语言文字角度考察了“巴”作为方国、部族名的得名理据,认为“巴”作为方国、部族名正是得名于该部族人们的一种行山爬坡,行水淌河时伏身爬行的状态。古之蜀地山地水泊的人民生存环境十分险恶,他们无论是走水路还是走陆路,都要凭借前肢的帮助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伏身爬行便是该民族的一个主要的惹人眼目的行为特征。巴之为言爬也,甲骨文的创造者们正是根据该民族的这一行为特征创造了“巴”这一方国(或部族)的称谓。

朱英贵教授基于字源学理论,承认难以在商周以后的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蜀”字的造字本义的书证资料的现实,故着力借助一些地下出土的实物材料老考察,进而对“蜀”字造字本义的传统解说提出了质疑,认为“蜀”象野蚕之形或象毒虫之形的传统看法缺少有力证据,更有可能,“蜀”字的原始构形理据是由蟾蜍与蛇蟺等动物构成的,并以“蠋”、“獨”、“屬”、“濁”等来支持将“蜀”字本义理解为“蟾蜍与蛇蟺”等虫类的合理因子。因为,那毕竟是一个古蜀远祖时代由“蜀”字的构形体现的多元图腾崇拜。

刘兴均教授和朱英贵教授关于“巴” “蜀”源流的字源学、历史学和考据学论辩,详细地对巴蜀学界关注的问题进行梳理,为巴蜀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组文章刊发后,当引起业界关注或争鸣,推动巴蜀文化研究的纵深发展。

(编辑 杨春霞 责编 练丰丽)
  2011年11月22日 17:07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