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优秀毕业生】闫雪秋:一枝凌寒盛放的梅

文:王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她是闫雪秋,基础医学与护理学院2011级本科护理学1班学生。两次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获得社会暑期实践先进个人、校十佳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

 

  1米74的高挑身材,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甜美的面容,谈话间总带着笑,谈吐谦虚,让人感觉十分舒服自在。

 

勤奋:天道酬勤,不索何获

 

  四年前,闫雪秋被调剂到成都大学医护学院护理学专业。刚开始她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和大多数人一样,她认为护士就是帮病人打针输液而已。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慢慢了解后发现这个专业并不仅仅是那样,她说:“现在我认可这个专业,我希望能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去帮助家人,帮助我生病的弟弟。”渐渐地,没有排斥情绪,反而更加投入了。

 

  由于高中时学文科,在大学每每遇到诸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这样偏理科性质的专业学科时,她感到相当头疼,她说一般遇到难懂的问题时会先认真琢磨一番,再主动请教学理科的同学,而实在难以弄明白的问题,除了向专业老师请教外,图书馆成了她的第二位专业老师。一杯水,一本书,图书馆里时常会看到她的身影。可别以为她是个死读书的女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她也会放松一下,选择看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说和杂志,拓展自己的视野。

 

  图书馆有她不变的位置,教室里有她晨读的身影,而课堂上她也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班主任万君老师回忆道:”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她上课时那种专注的眼神,你一看就知道她在认真听课,在认真思考。她属于那种一上课就不会想其它事情的学生。“正是因为这样勤奋好学的一股劲,闫雪秋保持着两年全班综合评分第一的好成绩。

 

  大概因为护士特有的敏感,同时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份子,她时刻关注着校园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基于这些原因,她萌生了研究“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念头,她的这个科创项目在2013年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中成功立项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中国疗养医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学习之余,她热心于服务同学。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三年的团学经历,使她明白了责任与担当。她先后担任医护学院助贷中心副主任、创新力工作坊会长、学生成长咨询中心学生负责人、学生科研工作室主任以及院分团委副书记。不管自己有多忙,她总是以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她用“爱心与细心”克服学生资助工作的繁琐;用“关心和耐心”解答学弟学妹对大学生活的疑惑,助其扬帆起航;新生交流答疑会、迎新晚会、毕业典礼、5.12国际护士节纪念活动、学生科研启蒙教育系列活动、学生科研项目推进会等,她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心”的意涵。

 

  身处学生会,她也从不曾脱离班级。担任三年文娱委员的她,是班级特色班会的策划者与组织者;是参加先进班集体评选的班级代表;是组织班级参加文娱比赛的领头羊…为班级体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她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获得“校十佳共青团干部” 、“优秀学生干部” 、“三好学生”等表彰。

 

坚持:心怀感恩,奋斗不止

 

  她说:“很多时候坚持比能力还重要,坚持是潜能的放大镜。”大学四年,她一直坚持着,她的每一个脚步都是笃定坚强的。父亲早逝,弟弟又患有严重疾病,可以说是母亲一直在苦苦支撑维持一个家,拉扯她和弟弟长大。自然而然,她比同龄人早熟,更早承担起家庭责任。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她在校医院打工,做了两年勤工俭学。工作主要负责医院内的卫生打扫工作。每晚八点半上班,打扫完成后才下班。像打扫卫生这样的琐事,她却肯踏踏实实的完成,从不偷工减料。认真拖每一阶楼梯,抹每一张桌子,希望给医生、病患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她的印象中,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因为有一起工作的小伙伴陪伴,基本上是笑着过来的。

 

  因为家庭变故,因为早熟懂事,大学期间,除学习、工作,她的课余时间都用在打工上面。大学四年,她做过许多兼职,发传单、销售、促销等等。公交车上疲惫的身影,兼职四处奔波的辛苦,她都坚持下来了。对她而言,这些经历是种沉淀,是笔宝贵财富。采访时她说:“不谈从中得到多少报酬,兼职会让人思考很多,这个社会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然而令人吃惊的是,打工所获得的报酬不仅能维系她在学校的开支,还能贴补家用,帮家乡的母亲分担不少。

  

  除了坚持学习、坚持工作,她还坚持回报社会。社区义工、新生体检、社区义诊、为老服务,知识宣教、测量血压、按摩推拿、心理辅导…….你都会看到她忙碌的身影。2013年,作为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立项项目——“感恩回报,服务灾区”灾后健康促进服务队长的她带领志愿服务队赴芦山地震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该志愿服务活动受到芦山电视台的报到,在当地取得较好反响。

 

  暑期“三下乡”期间,闫雪秋曾两度前往雅安地震灾区做志愿者服务,向灾区人民提供义务治疗和心理辅导。回忆那次志愿经历,闫雪秋感慨颇多。在服务时遇到一位腰背酸痛的老婆婆,受地震影响,旧疾复发。她主动为婆婆做中医推拿,婆婆的症状得以缓解,事后硬要塞钱给她,被她婉拒。提起此事,她很开心”虽然塞钱让我有点苦恼,但这也是肯定了我的手艺吧。“她说:“我不认为志愿活动是一种兴趣、爱好,它该是一种责任。如果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做一些力所能及可以帮助他人的事情又未尝不可。”


乐观:象牙塔到战场

 

  2014年,闫雪秋进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为期8个月的实习。那是只有专业成绩以及综合素质都十分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的连续5年综合评分位居全国第二的医院。闫雪秋说,她很幸运,但面对这人才济济的华西医院,她也感到不小的压力,苦和累是在所难免的。

 

  急诊科,抢救区,第一抢救区,经常收治各类烧伤、烫伤、车祸、坠楼的患者。有一次,一位患者因车祸入院,手术室外失去理智的患者家属与肇事司机起了争执,差点打起来,而手术室内,患者因伤势较重,告别了人世。面对家属的歇斯底里和周遭环境的混乱,闫雪秋说,她泪眼模糊了。类似这样磨练心理素质的场景在闫雪秋的实习过程中还有很多很多。由于经常上夜班的缘故,她不仅要住在医院,生物钟也是颠倒的,深夜里还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曾经连上七个白班外加两个夜班,但闫雪秋却这样回忆:“睡在医院休息室的上铺,有WiFi,有暖气,有老师,也是可以有说有笑。”

 

  她在QQ空间里晒出她在为血液儿科的孩子们做的手工卡片。护士实习是需要挨个科室打转的,而每当到了换科室的时候总会不舍。带着学生未脱的稚气,她准备材料、收集图案,制作卡片,为那些被她照顾过的孩子送上一份心意。

 

  医院实习是她蜕变的过程。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生离死别,真正去感受患者的痛苦,才会领会生命原来的那么的脆弱。也许正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去感受了这些悲欢离合,才能真正乐观的面对人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经历过苦难、历练,生活必将给你以欢喜、幸福。如今的她已经结束了实习,即将正式步入临床工作第一线。她秉承“人道关怀,生命第一;人文关怀,科学第一”的院训,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她即将面对的是过去荣誉的终结,是未来奋斗的开端。选择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就选择了守护生命的崇高使命。医学世界浩瀚如海,学习之路漫漫无际,今后的日子,她依旧会勤奋刻苦,奋力向前。  

 

  十佳大学生的殊荣只是对大学四年生活的一次总结,一个肯定。拥有美好品质的女孩,愿你被世界温柔相待。

 


师长寄语:

 

  我希望她有一个归零的心态,摒弃在学校取得的所有成绩,从新开始,从零开始,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成为我们成大的优秀校友,为我们的医学事业做贡献!   

                                       ——班主任 万 君


 

 (文/王 敬 黄河岩 编辑 闵秀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