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和女兵 、成大学子张钦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

来源:学生处 发布时间:2017年09月27日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责编




她是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女兵班战士,她是成都大学2012级广播电视学的张钦同学。近日,她入选了2017年“闪亮的日子里——青春该有的模样”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典型事例。


为何脱下红妆、换上戎装?张钦说:“每个青春都有选择精彩的权利,军旅就是青春的又一次起航。”现在的她,感激着学院的培养,感激部队这个舞台让她绽放光彩,成为自己心目中想要成为的那个人。


“砰”!“砰”!“砰”!在百米射击地线不远处,一名女兵迅速卧倒,据枪、瞄准、击发,人形靶上顿时布满了弹孔。她,就是张钦。作为大学生士兵,入伍第1年就当上班长,第2年在中部战区比武中摘金夺银,第3年代表祖国远赴非洲执行维和任务。她不仅精通精度射击、应用射击、线头接续、攀登固定等多种军事技能,还熟练掌握英语、阿拉伯语、日语等多国语言。


虽然军旅之途屡遭不顺,可她勇敢的心不曾停止跳跃。“作为一名大学生,是青春正盛的年纪,应该得到更好的锻炼,我要报名参军入伍!”2014年,她终得偿所愿。应用射击对于单兵综合素质要求高,需要根据地形地物变化,随时选择射击姿势,还要依据目标远近,调整射击距离、校正弹道。之前,许多女兵都在应用射击这一项目面前“折翼”。浑身透着一股萌妹子气息的张钦却以“敢挑硬战”出了名。面对前辈的劝说,张钦无所畏惧。“这个训练科目对女兵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你这么瘦弱,还是算了吧?”班长劝道。“不难来集训队干什么?”她只是铿锵有力的如此答道。


为提高战术水平,她日日早起到训练场练习战术动作。每日天未亮,训练场上就只见她一人时而快速跃进,时而卧倒匍匐,同一动作练习上百遍;练习卧姿、跪姿、立姿的瞄准时,她在枪口挂上头盔或水壶,一瞄就是几小时。手上伤痕屡屡,时常出现旧伤未消新伤现的情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皇天终不负苦心人。经过四个月的摸爬滚打、强化训练后,她练就了不同射击条件下百发百中的成绩,并在应用射击课目考核中一举夺魁。此外还掌握了自动步枪和手枪精度射击、夜间射击、五会教学等多项军事技能。她不仅精通线头接续,还掌握了收放线、攀登固定、有线单兵综合作业几项重要的有线通信专业技能。最终在比赛中斩获集团军第一名,并代表集团军在7月份的决赛中获得“中部战区·首都卫士” 通信大比武有线专业线头接续项目第二名。由于在比武中的优异表现,她还被表彰为“优秀士兵”。集训结束后,凭借在集训队练就的过硬素质和优秀的管理能力,执勤站安排她担任新兵班班长。


去年8月,得知单位要抽组人员组建第三批维和步兵营,赴遥远的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刚刚结束比武的张钦主动找到指导员,递上申请书,要求报名参加维和。当时的南苏丹正冲突不断,维和官兵所在的任务区更是饱受战火波及,李磊、杨树朋两名烈士就在当地武装冲突中为保护平民安全而不幸牺牲。可面对这些,张钦依旧毫不迟疑。“这个世界有很多地方并不和平,总有人要站出来。也只有经历过战火的洗礼,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面对众人的不解,张钦斩钉截铁地说道。最终,经过层层选拔,她如愿加入维和步兵营,成为一名蓝盔战士。


在环境艰苦、气候恶劣、战乱频生的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日日面临生死考验、忍受蚊虫蛇蝎的叮咬,更为严峻的是任务区内霍乱、疟疾、肺结核等多种传染性疾病普遍存在,给维和官兵特别是女性官兵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安全威胁。然而,在张钦的心里,“战场上没有性别之分”。一次外出执行任务,几名持枪人员迎面走来,执意闯入武器禁区。按联合国要求,武器禁区内禁止携带武器进入。张钦和战友设法劝退,奈何持枪人员并不轻易妥协,甚至直言要硬闯。影响牵涉甚广,紧急情况下,张钦和战友果断对其进行武力震慑,打击持枪人员的嚣张气焰。最终迫于维和官兵的强大武力,持枪人员终于妥协。张钦不简单、敢碰硬的名声也逐渐在维和步兵营里传开。


“在最美好的年纪里多一份拼搏,在最灿烂的岁月中多一份努力,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模样。”张钦在日记本里这样写到:“3年摸爬滚打的军旅生涯不仅磨砺了意志,增长了才干,拓宽了视野,也教会我从成长走向成熟,明白什么是责任与担当。能在绿色的军营里放飞着青春梦想,我很幸运!”这个青春在军旅路上起航的坚毅女孩,在军营里,终究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归属。


为申报此次评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文新学院老师曾多次联系远在海外的张钦,凝练申报事迹,还在今年我校毕业典礼中特意为张钦同学制作了给2017届毕业生的寄语,让肩负和平责任的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学校师生的记挂。就业指导中心将继续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毕业生典型事迹,用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在校同学树立正确的求职观;积极宣传国家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相关优惠政策,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高质量就业。


文图 周欢  编辑 闵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