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钦:此刻 我海拔5120.8米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责编

 

他是唯一一位入选“2015雪花勇闯天涯——大学生挑战未登峰”团队的川籍大学生。海拔5119米的山峰,他仅用时3小时20分冲顶,成为队伍第一个登顶的战士。

 

他是袁振钦,成都大学2011级机械工程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登顶未登峰当之无愧的勇士。

 

“我们登顶了!”站在海拔5119米的山顶上,迎着山顶呼啸的风,年轻的勇闯队员们激动地大声欢呼。5月27日11时46分,随着最后一名队员成功登顶“会师”,23名参加“2015雪花勇闯天涯——大学生挑战未登峰”活动的大学生勇士全部冲顶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海拔5119米的未登峰的主峰。山上雾气缭绕,状似仙境。来自成都大学的袁振钦此时已经在登顶成功下撤近3小时。8时25分,在耗时仅3小时20分时,他便第一个“冲”上了峰顶。

 

这天早上5时05分,由22名登山队员和一名大学生记者组成的23人的登山队伍便从海拔4015米的大本营向主峰进发。下午3时左右,全体队员安全返回大本营,整个攀登过程只有10个小时。

 

“未登峰是指从未有人登顶的山峰,对未登峰的挑战就是挑战未知、难度未知、路线未知、山体信息未知。此未登峰属于有较大攀登难度的提高级技术山峰,全部大学生成功登顶且安全下撤的结果令人惊喜。”连续八年负责雪花勇闯天涯活动的总领队刘勇说。

 

未登峰巡游记

 

“嗨,等了很久吗?”那是夏日的一个午后,在成都大学第六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见到了刚刚从云南回校的他。1米8几的个头,皮肤黝黑,一头短发,干净利落,一身灰色运动服,嘴角上扬在刚刚好的弧度,“这是一个干净舒服的男生。”我想。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与他一同重走那时登山之旅。

 

3月,由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年“雪花勇闯天涯”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选拔,招募大学生勇士挑战未登峰。他成为百万名报名参与活动的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活动筛选过程严格,每个省只能推选一名成员。“我去年申请过这个活动,但是止步于省选,今年想着再试试就去了。”今年,活动没有再错过他。他成为入选的唯一一位四川籍大学生。

 

高大的身材、壮实的肌肉、棕黑的肤色,这些都显示着他良好的身体条件。“我一直很喜欢运动,特别是户外运动,不过之前没什么机会参加这样的极限挑战运动。”骑行、徒步、游泳……但最爱的还是篮球。“我经常去打篮球,还是我们学院的篮球队队员呢,这次学校的篮球比赛我也参加了,我们学院得了第三名吧。”说话间带着那运动型男生特有的微笑。正是凭着优秀的身体素质,让他在挑战未登峰的过程中,才能显得如此游刃有余。

 

历时2个多月的选拔,23名大学生在香格里拉集结。5月26日晚,皓月当空,月朗云疏。天空在星星的点缀下更加神秘幽美。27日凌晨4点,昏暗的草原上帐篷灯格外耀眼,队员们便陆续起床,准备装备。整个山谷在头灯的映衬下露出他的鬼魅。“早上我们五点过就出发了,天很黑。”山路泥泞湿滑,未知的山路中会遇到的困难也无法预料,因此攀登过程中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危及安全。“在经历身体疲惫、呼吸急促后,6点整,我们顺利到达第一个落脚点——粗瓦湖,此时的美景将队员们的疲惫一扫而光。我们随着带队队员继续前行,脚下的鞋子被雪埋没,登峰之路变得更加艰辛。8点左右,第一批队员到达最后的冲顶地点,登顶前最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险峻的90°峭壁,身后是悬崖,面前是1.5米高的垂直崖壁,连冰爪都很难发挥作用,个子矮的同学只能依靠手肘的力量努力向上,我抓住绳索,在岩璧上上缓慢上升。队员们只能凭借训练时学到的内容,努力攀登,用勇气和毅力,互相扶持,彼此打气。”

 

登上山顶后,太阳也出来了,周围白茫茫一片,所有的山都很小,那种感觉真的很爽,”他说,“世间的秘境,脚步不及是根本体会不到的。”

 

“当时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也没有想过放弃这个念头,只是往前走,我只是想在体能达到极限之前尽量多走一点,结果不知不觉的,就已经到了顶峰。云南德钦县地处云贵高原,到达高原时几乎没有什么高原反应,事先准备的氧气瓶也没有派上用场。”他以一贯平静的语气说来,让人有一种去往未登峰就像是打喷嚏一样简单的错觉。“此前,我们都经过理论培训和数日的高山攀爬及徒步训练之后,队员们已充分掌握登山的技巧,器械操作能力、平衡力、体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其实我没想过自己能第一个成功登顶,毕竟还有很多体育专业的学生,我只是不想留下遗憾,我觉得这会成为我大学生活的一个完美句点。”他的朋友们说,“他很开朗,对有的东西很坚持,只要是他觉得是值得去做的,他就会想尽办法去尝试。”

 

我突然想到了栗城史多,一个身材矮小却在3年间连续“裸登”(无同伴、不使用氧气筒装备)六个大陆最高峰的男人。他曾说,“梦想指引着我,让我邂逅了更多美好。”就如同袁振钦一样,在云南德钦县那座5119米的雪山上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无限风光在险峰

 

冰爪、冰镐、上升器、下降器,保暖衣、冲锋衣、羽绒服。这些是登山运动必备的东西。相比其他专业选拔的选手,他平时几乎接触不到这些设备。“教练在进山后几天教导我们如何使用登山器材,我们自己也会进行一些负重徒步练习,而对于那些登山设备,我也会自己去琢磨。”进山第四天时,进行的是攀岩训练,而第五天便开始登顶了。

 

“与我们同行的有专业的户外领队、地理专业人员、高原医生,特别是那位高原医生,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医生,常年在青海行医,被当地人称为“高原守护神”,很了不起!”他言语间满是对那位老医生的崇敬之情。因为登山必须根据当地地理纬度及具体地势情况来确定出发时间,他回忆道:“出发时早上温度还很低,积雪不易松散,利于登山。不过当时天很黑,根本看不清东西,后来登上顶峰太阳出来了才看到有二十米左右的,坡度大约在70-80度之间的岩壁,虽然之前也听过,但亲眼看到确实胆战心惊。这个也是黑暗中登山的一个优势吧,至少看不到有多危险,就不会害怕而不敢前进了。”

 

回到大本营,主办方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当时请了三支乐队为我们到场演奏,整个现场气氛都很嗨。大家坐在一起,喝啤酒、吃烤肉、分享心得。”庆功宴持续了近三个小时,“那个时候他才真切的感觉到这是一次很不错的体验,从互不相识到患难与共,从互相鼓励到成功登顶,7天的挑战时光让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虽然过程中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是他们最终都顺利克服了困难,战胜了自己。在翻越垭口的训练中,一位女生的登山杖坏了,无法使用。虽然垭口十分陡峭,但她的队友依然把自己的登山仗借给了她。在徒步过程中有些队员体力不支陆续被其他队员超过,每当被超过的时候,都会听到队友的加油鼓劲,这种鼓励也成为他们坚持下来的动力。”

 

走过多少路,爬山多少山,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当你站在高山之巅,俯瞰世界,这就是你的大视野!也许是被这个挑战过程的刺激所吸引,也许是因为认识到不同的人和事,也许是对山顶的美景的留恋,他说:“这是一次难忘的青春经历,每一次艰难险阻中步履维艰的前行,无数次面对难关却依然坚持的信念,所有未曾经历且不断突破自我极限的体验,本身就是一次属于人生的“未登峰”挑战。“如果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我是一定会去的!”

 

在高处遇见未知的自己

 

因为这次特殊的经历,他受到了始料未及的关注。“一回来,发现自己的微信粉丝涨了好多,有点惊讶。感觉自己成为了名人呢!学院的老师却这样评价他,“这个孩子很有冲劲,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很稳,做事很有想法。”

 

当他回到校园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说:变黑了!但面对大家的祝贺,他自己也坦诚,得到大家的赞赏很开心,他觉得这会成为支撑他继续努力的一种动力。“在我准备报名参加这项活动的时候,我的家人、老师、朋友都很支持我,给了我很多的鼓励。我想,如果没有那么多支持,我也很难没有杂念的参加活动。我很感恩,也会继续努力,不想辜负大家。”

 

有人说,登山最大的意义就是遇见最真实的自己。“我很喜欢登山这项运动,但我暂时不会把它当成一种职业规划。”作为一名2015届准毕业生,他对现实有着这个符合这个年龄的理智。“我的最终目的是自主创业,但目前打算先找个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毕竟现在是从学校过渡到社会,我只有先融入进去,才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它。我希望通过不断地历练,将它变得鲜艳,让我有足够的资本和勇气去实现我的创业梦。”“当然……”他暂停又继续“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成功,但我想试试,说不定最终我会开一家户外装备店呢!”

 

“这次登山经历收获了什么?”

 

“应该是向前一步的勇气吧!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束缚,想做却不敢做。但经过了这次,我想我会变得更加勇敢。不过是一步又一步的前行,哪怕是蜗牛呢?就算可能会遇到刮风下雨,就算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嘲笑,就算可能会一次次的被旁人超越,但只要不放弃,也是会到达终点的吧。”


 

(文/杨皎 黄河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