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成果

【教育思想大讨论】音乐与舞蹈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会

文:罗琳图:周杨科 来源:音乐与舞蹈学院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21日
罗琳 周杨科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肖乃田
责编 李洁

6月20日下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会在综合楼召开。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张平教授、成都市舞蹈家协会秘书长周志建、成都冠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梁树林、成都市西藏中学艺术教育组组长邹凯、成都战旗飞舞艺术培训中心校长张惠、校友代表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教师王梓键应邀参加会议,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术院长彭吉象、音乐与舞蹈学院全体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副院长何洋托美次仁主持会议。



何洋托美次仁作题为“幸福都在奋斗中,我们都是追梦人”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总结报告。他汇报了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的开展情况,并结合学习调研和研讨的情况,厘清发展思路,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他表示,学院要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打造“音乐之都”的战略部署,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培养区域优秀艺术音乐与舞蹈专业人才,扎根成都、服务成都。其次,要做优现有专业,健全学科方向;力争在3到5年,将专业发展方向拓展到3到5个,力争5到8年,形成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多个专业并行发展。学院还将汇英聚才,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内涵建设,力争3年实现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达到教师总人数40%;着力打造科研平台,打造具有“东盟”音乐、舞蹈特色的教学团队,打造特色教学项目——艺术实践周、中国民族男高音高研班等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活动,不断引领学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


同行专家代表张平教授建议,学院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高职称教师主动承担起本科教学工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教授工作室,集中优势力量促进专业特色发展;要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学科内涵建设、科学研究工作,谋发展、创特色、出成果。


教师代表胡郁青教授认为,教育思想大讨论是学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事关学校、学院发展大计。她建议,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紧密围绕本科教学工作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认识、理解和落实“四个回归”,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把“走出去”和“引进来”有效结合,积极对标兄弟院校,吸收优秀学科的发展经验,助力学院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设,优化教师职称结构,内培外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青年教师积极性,为学院谋发展。


用人单位代表梁树林和校友代表王梓键先后发言,积极为学院建言献策,助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梁树林认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应进一步与社会和企业需求接轨,加强人才培养方式改革,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他建议,通过“三提升两创新”的方式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培养人才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学生从学校跨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更加契合新时代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王梓键建议,学院在已有的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与社会需求对接,捕捉社会对本专业的新需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得到扩展;课堂教学应更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认识,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音乐、舞蹈专业教学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知识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广而精的知识中获得对多元化的有效理解;舞蹈教学中应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逐步增加东盟相关的特色舞蹈教学内容,吸收东盟地区优秀的舞蹈文化,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彭吉象表示,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值得肯定。他建议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更深入地理解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核心,开创校城融合艺术教育新路径,扎根成都、服务成都,助力成都“音乐之都”的建设。学院应充分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政策,借助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多平台,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聚人才、引人才、用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高职称高学历优秀教师的比例。要加快科研转型,发挥中国-东盟文化特色,挖掘内涵建设亮点,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实现国家艺术基金、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新突破,科研水平迈向新台阶。

编辑:肖乃田责编: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