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录

【校友风采展示录】潘敏:夹缝而生 向阳而行

文:杨皎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杨皎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潘敏:夹缝而生 向阳而行


  潘敏:成大1993级校友,四川开元工程项目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


门开了,蓝色条纹衬衫、黑色西裤、铮亮的皮鞋、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银框金丝眼镜,迎面走来的他,有点像《浮沉》中精干的商界传奇。


他很善于跟人拉近距离。“干嘛皱着眉头,光线条件达不到拍摄标准?没关系,要不咱们换个地儿,去我办公室吧!”说着,他回头冲我们笑了笑。


办公室墙上,一幅大书着“未来我们一起走”的字画,镂空的七个大字里,密密麻麻的写着各种人名,与芦山地震中《成都商报》那幅令人津津乐道的公益广告“雅安”并无二致。“这个是全体公司员工写给我的,说是未来也要一起拼。”他感触的说。


抽芽:破土而出的倔强


六月,潘敏又一次回到了成大,“六月毕业季,恰好今年也是我毕业二十周年。”时光飞逝,他不禁泪湿眼眶。“当年自己还是毛头小子的时候,转眼人至中年。二十年间母校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让我这个‘老成大人’也感到无比的骄傲!”


时光回溯。1993年,当一纸成大的录取通知书蹁跹而至到这个位于南充营山县的家里,贫困的家庭为考上大学的喜悦蒙上了一层感伤。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祖辈都生活在大山里,学费成了最大的难题。潘敏的母亲思前想后,最终砍掉了家里唯一且最值钱的一颗大柏树,卖了1100块钱,家里堂姊妹东拼西凑,这才终于凑齐了学费。


读书不易。年少的潘敏在心里暗暗决定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辜负父母兄弟的期望。“你们这代年轻人可能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但我们那个时候就真是觉得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这句话可能没那么绝对,但那时的我心心念念的也就只有这个理由了。”


上天总是优待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二代”,潘敏在大学的生活不得不克制,“那个时候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0块,一周能吃到一顿肉都算奢侈。”就是这样的生活状况,潘敏却没有一丝一毫想要松懈,他总是无比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积极争取每一个机会。


在校期间,潘敏一直担任班长、学习委员,于他,这些是考验也是经历。“学习不仅仅是学知识,还有慢慢积累经验的过程。成大是很务实的一所大学,成大的同学们都很优秀,老师们也是如此。虽然那时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但我们的老师却是苦口婆心的授予我们知识。记得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我们的班主任许老师骑着自行车从雪地里赶来给我们上课,现在想起也令人感动啊。”


两年,对某些人可能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他,这或许是他坚定今后发展方向的两年。“在成大这两年里,我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学会更加深刻的体悟世界,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



生长:拼命向上的坚持


那年的成大还在荷花池边盛放,同样盛放的还有潘敏年少的爱情。在成大,潘敏遇见了他现在的妻子余睿,“我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她走在校园外,看见有人卖黄桷兰,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就自己去批发了点拿到学校卖,没想到短短时间都卖完了。”


这次小小尝试让潘敏赚到了人生中第一笔—10元钱,那颗经商的种子也由此悄悄埋在了他的心里。然而,年少的他并没有莽撞的冲进大学生创业的矩阵,而是沉着的实践着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断地丰富着自己的阅历。


大一那年暑假,经朋友介绍潘敏去了一个建筑工地实习,在那里潘敏每天顶着烈日在工地里进行工程测量,看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如此卖力,工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个子瘦小,但却很精干。实习生在我们这里是没有任何工资待遇和生活补助的,但他却比很多拿工资的工人更加认真负责。”


缪其祥是潘敏在工地上实习时的师傅,徒弟当年的认真劲儿他至今记忆犹新,“潘敏为了学习检测的手段,利用大家中午休息的时间,一个人拿着靠尺去检查混凝土柱子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一遍遍的重复这个工作。”


这次实习潘敏给大家留下了勤奋踏实的好印象。大学毕业,他顺利进入公司并担任工长。有段时间,公司的预算员因事常常耽搁,潘敏就主动请缨,边学边做。预算是一个非常繁琐的工作,甚至要精确到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当时在算价的时候,电脑还不是那么的普及,我全部是用手工计算的。算钢筋工程量时就把钢筋一根一根的抽出来算,工作量非常大。”彼时的潘敏为了这一点一滴预算,使用了上百斤的工作底稿和图纸。


预算是一项枯燥的工作,但潘敏却对此很感兴趣,他认为工长只是对工程局部的了解,而预算则可以统筹全局。在这种白天施工,晚上预算的生活里,潘敏一点点的成长起来,没过多久他就考取了注册造价工程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感兴趣,因为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做得更好。”


两年的工期结束后,甲方事业单位看中潘敏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能力,将他“挖走”,借此,潘敏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工作,但他并未满足现状,他开始在自己感兴趣的预算领域寻找发展机会。


2003年,潘敏辞去原有的“铁饭碗”,来到一家专门的造价公司当起了职业经理人。他逐步退去了原有的技术型人才的外壳,转变成了一个复合型人才。机会接踵而至,3年后的2006年,一家造价公司准备转让,潘敏借势接下了这家公司,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绽放:追随太阳的勇毅


2006年,开元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办起来了。不久后,他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项目,并承诺甲方15天内完成。“在做的过程中,我才发现变更资料很多,增加的工程量很大……当时我心里在想既然我承诺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兑现我的承诺。”


为了在约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他每天加班加点、通宵达旦的工作。“胡子是一周才刮一次,因为时间实在太紧张,他连办公室都不去了,就直接在家里做。除了必要的吃饭、休息,他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这项工程上了。”妻子余睿说那时他根本不敢离开那间房间,不敢碰到床,他怕自己一挨到被子就昏睡个三天三夜。


或许是这份诚意打动了上天,潘敏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给了甲方一个满意的答卷。他的敬业精神为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由此,双方展开了长期的合作。


“我们不仅要完成本职工作,更多的,还要为对方着想,给他们提供更多建设性意见,节约项目成本。”渐渐地,开元与万达、万科等大型公司也建立了合作。当这些公司有新的发展项目,也常常主动邀约开元,就这样,潘敏一步步扩大着自己的商业版图,公司规模从最初创建时的12个人发展到目前的430个人,并逐步设立了众多分公司,省外7个,省内6个,形成了辐射西南的广域覆盖。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潘敏也有着自己的计划,“我一直秉持着‘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搭建平台,为社会承担责任’的理念治理公司,不去强求业绩,而是一步步的来,很多东西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就好比现在我们公司正在准备上市,这并非我提前计划的,而是当它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自然要走到这一步,这个时候再向着目标奋斗。感激自己得到的,正所谓知足常乐。”


回望过去的时光,潘敏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想到社会中还有这千千万万和当初的自己境遇相似的孩子,他暗暗地做着某项决定。他开始密切关注自己身边的贫困学子,就是在自己创业初期,他也力所能及的资助一些贫困学生,为一些贫困小学捐献物资,为大山里的孩子建设图书馆、更换课桌椅……


慈善仿佛是一种瘾,让他沉溺。2012年,潘敏在母校成大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设立开元奖学金,每年拨款12万用以资助60名贫困学子。谈及自己的慈善理念,他说:“锦上添花的事很多人都会,但我不太想这样,我更愿意去雪中送炭。几千块对某些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一些真正贫困的孩子,这可能就是他们努力的动力。我不期望我资助的孩子能够做出多大的事业,但我希望因为我微薄的帮助,他们的人生能够发生一些变化,能够走向更好的方向。”


多年来,他始终热情投身慈善公益事业。而今,他与母校合作,准备在成大开设爱心超市和爱心银行。谈及自己慈善家的称号,他说“我不认为自己是慈善企业家,我只是想点实在的事。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我很幸运,社会给了我不少,那么我的果实也终将反哺土地,感谢它的给养。”


我们是自己人生的执行者,每一个决定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如同潘敏,我们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能做的就只有努力做好每一秒的自己。跌跌撞撞几十年,收获了很多,也付出了不少,“我不知道十年后我会在哪里,人生的美好,一部分就在于它的未知,充满了诱惑的香气,让我神往。”人生就是这样的吧,像是走在迷雾森林,每一步都令人忐忑,但只要走好了,每一个泥印都是努力过、拼搏过的见证。待某日,终于盛放在田间山野,伸展着每一片枝叶,肆意享受阳光。


(文/杨皎  图/曾雨萱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