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春老师,文艺学博士,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写作学和文艺学教学与研究。先后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于《小说评论》、《海南大学学报》、《当代文坛》等学术期刊。有多篇散文、诗歌发表于《青年诗选》和《四川文学》、《陶城报》等。已独立完成成都大学校级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小说叙事转型研究》。目前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明清小说与历史叙事的关系研究》。先后出版了《远游的思想》(合著)、《百年红学——从王国维到刘心武》(编著)、《历史叙事传统语境下的中国古典小说审美研究》(专著)。2009年-2011年,被派往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语言文学系从事汉语教学。
电话与刘老师联系数次,终于约定在周四下午五点半在教室里见面。虽然刚下课,刘老师略显疲惫,嗓子沙哑,她还是耐心地接受了记者采访,对自己赴美进行汉语教学的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可感可触 言传身教
2009年学校正在申办海外孔子学院,为加强联系并提前打好基础,2009年8月,刘云春老师和同事朱晓姝老师一起被派往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海外汉语教学工作。
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她承担了中级汉语和高级汉语课程。“汉语和英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重表意,英语重表音。学习汉语对没有基础的美国大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许多美国人对汉语有着极大的兴趣,可是因为语言自身的难度,有的就放弃了。因此汉语初级班人数还较多,到了中高级班,人数就相对少些。”刘老师说到。
如何组织课程,形象地教学,让这些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能保持较持久的兴趣,对汉语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速成汉语》教材,每课设定一个话语主题,如天气、球赛、风俗等,课程比较生活化,实用性高,刘老师就选择了以此为基础教材。但入学并不经过考试,中高级班的学生中文水平也同样参差不齐,一些话题也会呈现出中西文化差异,老师也必须不断地学习,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上课的难度可想而知,刘老师每堂课前都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我去旁听过法语课,法语课运用了各种现代化媒体,有对应的网络教学资料,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套网络学习教材,网络教材里面有图片、视频、练习。内容可感可触,相对而言就会生动形象得多,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刘老师说,“汉语是一门生长性的语言,引申意义比较多,不同的语境话语涵义会有迥异。老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备课,自己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大量的资料,让自己的课程更生动一些。”
美国学生喜欢实践,喜欢参与。有时候,刘老师也会把生活实物搬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有时还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更多的时候,是通过一些传统文化的展示,让上课的气氛变得十分轻松活泼,让学生乐于参与。一次,在讲到中国茶文化时,刘老师备了茶叶和开水,让学生自带杯子,一场随堂的茶会就开始了。学生品味着中国的茶,听着刘老师讲解着中国的茶的历史和礼仪,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非常投入。刘老师让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给大家敬茶,这还成了课堂的一项仪式。这也成了中文课里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常常有随堂茶会,一边喝茶一边学习中文。讲到春节时,刘老师自己用剪刀给学生剪了一个“春”和“喜”字,并贴在教室里,学生们也觉得很神奇,并想要学习剪纸。
你学我教 良性互动
中美文化存在差异,很多时候,汉语和英语不能一一对应,汉语有意味,一个汉字可以讲出一系列的东西,延伸面很广,多音、多义,外国学生理解起来很难。上课讲到了“阴转晴”这个关于天气的词语,刘老师就给大家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学生考试没考好,回家之后看见爸爸的脸色不好,生气了,后来这个学生保证下次一定会考好,爸爸的脸色“阴转晴”了。”外国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也对阴转晴的意思更清楚了。
中文的语法既规范也灵活,比英语的语法更为复杂。许多字词的活用也常常让学生摸不着头脑。定语、状语、补语,语气词 “吗”“呢”“啊”“呀”等,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我自己都还经常翻阅一些语法书籍,查阅大量的资料,以便用英语准确地给学生解释”刘老师说到。
在美国大学做了两年的教师,刘老师对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成熟稳定和人性化、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深有感触。她说,在大学里,教授们都严谨踏实,教学大纲明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学生自由选课并有责任全程监督老师,任课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规定学生参与课程的成绩比例,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参与主动,师生是良性互动的关系。
语言课里刚好讲到在市场里讨价还价,老师就可以带着学生到校园小卖部或者附近的中国店里做field trip,让学生用汉语练习讲价。阳光明媚的冬日,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围坐在教室外的草坪上上课。“这样的教学随处可见,经常看到教授带着学生在草地上上课,学生也十分认真。老师也不需要通过烦琐的申请手续。因为整个课程,学生就是最好的监督者。”刘老师说。美国大学的课堂比较注重氛围,教室里的桌椅都是活动的,经常会坐成一个圆圈上课。学生学习主动性很强,一有什么问题,马上就会问,不管老师上课上到哪里,美国学生在课堂上反馈问题非常及时,他们不会带问题回家。
多种渠道 加强沟通
“虽说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是一定有相通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交流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刘老师认为,“以和为贵,把语言作为桥梁,两种文化求同存异,中西文化对话,尊重是最基本的态度,也是互相学习的重要基础。”她说,汉语班的学生大多都是希望了解中国文化的,也有十分热爱中国文化的。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位于美国新英格兰区域,当地的华裔移民不算多,汉语在当地的传播也相对稍晚。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是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设立,促进和加速了两校间的交流,更加速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刘老师说,孔子学院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大家在沟通中相互了解。孔子学院的学生与老师重在沟通,人性是相通,不管语言和文化有多大的差异,不管是白人黑人,只要你够真诚,相互理解,同样也会结下深厚的友谊。刘老师和她的同事除了进行汉语教学外,还同样承担了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她们也经常走出课堂,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比如参与一些家庭活动,或者在书店里的“中文角”(Chinese Corner),通过更多的渠道,与更多的美国人进行沟通。
刘老师告诉记者,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执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时间虽然不长,但留下无限的回忆。蓝天白云,红叶白雪,常令她怀念,最难忘怀的是那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现在,每次看到家里摆放的学生们临别赠送的礼物,回忆彼此的祝福,与他们在教与学中相识、相知的点滴就会历历在目,让人无法忘却。(记者 罗芳)
(编辑 陈明慧 责编 练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