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师说

【师者风范】刘涛:破浪而来 授业解惑

文:李燕霞图:受访者供图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8日
李燕霞 受访者供图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李洁
责编 陈钧

编者按: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育人使命。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为弘扬师德师风,营造立德树人奋进担当的良好育人氛围,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师者风范”2020教师节特别报道,聚焦我校教学、管理一线的优秀教师,通过质朴的笔触、感性的镜头,记录下他们的教育人生,致敬他们的教育情怀。并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刘涛,博士,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药学系党支部书记。


在学术上,刘涛教授乘风破浪,满载而归。作为项目负责人,刘涛教授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009ZX09103-410) 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701902) 等国家及省级项目多项,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加人员完成热毒宁注射液、杏贝止咳颗粒等8个新药的新药研发并获得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3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证书,作为发明人共获得了20个专利证书,发表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曾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连云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广元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成果3项。


他是成都市委教育工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药学系党支部“双带头人”的代表。他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升支部战斗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


皮肤黧黑,严肃。


开口说话之前,你可能会误会刘涛教授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


在中药学领域沉潜近20年,早已养成他沉稳、平静的性格。但友善、体贴、温文尔雅,这些特质也从未离开过他。他更像是一味中药,阴阳调和,将刚柔并济运用得恰到好处。


采访约在刘涛教授的实验室。“天气热,多喝水。”一见面他忙递给我一瓶水,语罢,又帮我搬来凳子,“坐下聊!”。他语调温和,待人周到,原本有些许拘束的我反倒轻松起来。实验室不大,十几平米。略显冰冷的实验器材占据着大部分空间,而贴在墙上的9张合影和摆放在办公桌上的那张合影里,刘涛教授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一派师门温情,在小小的空间里释放着大大的温暖。


相比以往的忙碌,实验室有些清冷。疫情之下,学生都未返校,4台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停止了运作,学生实验记录表的填写日期也停留在了1月18日。


而他的手机却比平时响得更勤了。


疫情影响,教学工作随即转移到了线上。除了日常的网课,他还要在线指导学生撰写论文、申报项目。


2月初,新冠疫情开始在国内肆虐,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的职业敏感告诉刘涛,随着疫情持续演化,中医药在持续支持治疗和帮助患者康复方面,必将大有可为。


刘涛教授指导学生从在研新药肺毒清颗粒、四川省卫健委推荐防治用药抗病毒颗粒、国家卫健委推荐用药藿香正气口服液入手,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研究中医药防治NCP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最终形成了《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藿香正气口服液预防新冠病毒(2019-nCOV)肺炎化合物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法探索肺毒清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抗病毒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的潜在物质基础研究》三篇高质量研究论文,均在线发表于中药学类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中草药》。


2020年,实验室还获得了28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刘涛教授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感受时说,“喜欢这种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而已毕业的2015级药学专业的周蔚昕则反复感叹“跟着刘老师真的能学到很多东西!”


电视剧《士兵突击》连长高成评价许三多时说,“他每做一件小事儿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刘涛教授总爱告诉学生“越努力越幸运”,“小树苗要成为参天大树只能靠努力”,而他与中药学这一路的缘分何尝不是得益于此。


缘牵中药学



魔幻的9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一个四顾茫然的阶段,邓小平反复提到“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裹挟着下岗潮带来的失业恐惧让大多数人对“铁饭碗”趋之若鹜。出生农村,家境贫寒的刘涛就是其中一个。


“保住饭碗的专业就是最好的,那人生病不能不吃药啊,所以选择了中药学。”1995年,刘涛考入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王牌专业——中药学专业。老师们在中药学领域的高屋建瓴成为驱动刘涛兀自生长的力量。


他记得,大学时,教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成都著名老中医卢崇汉老师讲过一个病例:一个女患者突然耳聋,求医无门,最后找到卢老先生。卢老先生与病患几番交谈后开了处方,病患喝第二服药时,患者忽觉双耳顿开,病就被治好了。这是为何?中医讲求整体观,重视人体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平衡。当时正处隆冬,这位患者处在生理期,又用手洗衣物,内外双重的寒湿状态破坏了人体内阴阳的平衡。“寒者热之”,卢老先生就用附子这味大热药,驱除寒邪,达到到了治疗目的。


“当时觉得中医太神奇了。”老师们将自身的行医经验结合理论知识运用自如,一堂课下来,刘涛常常觉得“扎实,整个课堂非常有趣!”


被自己认定的信念牵引,渐渐地,他开始享受在中药学的宝库中挖潜,白英、石韦、陈皮、秦艽......穿梭在中药学的世界,各种中草药药理他耳熟能详、信手拈来。大四,他加入老师的实验室,开始做科研,发表论文。


29岁,他成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制剂所所长,在企业的12年里,他先后获得8个新药证书、30个专利发明,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4岁破格成为正高研究员。


而这一切并非想象中顺遂。当提起与“热毒宁注射液”纠缠的那11年,刘涛教授仍然感叹不易。


当时,为了保障中药质量,国家药监局第一次规定采用指纹图谱。“就像做馒头一样,发面要多长时间,水放多少,面放多少,酵母加多少,发酵温度和时间,生产工艺参数都有一个标准,都必须标准。馒头蒸15分钟多一分钟都不行。实验室和大生产车间环境不一样,怎么保障在规定的时间内水沸腾和蒸汽阀门开多大都需要摸索。”


几百吨药品,实验参数差之毫米,失之千里,所有参数都得一点一点调。比如开阀门,是开三分之一,还是五分之一,都会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为了做出产品,我们当时吃住都在车间里面,一周都不会回家一次,我家孩子是10月4号出生的,我10月3号都还在车间。


11年,几十万次检验,失败无数次,终于2005年6月26日,实验成功!


09S329


2011年,母亲罹患白血病独居四川,刘涛决定放下在江苏拼下的事业,回川。


相较于沿海地区开放发达的经济环境,地处内陆的川渝地区研发环境显得有些相形见绌,“回来继续呆在企业可能超越不了自己之前的成绩了,而教书育人则可以影响更多的人。”恰逢其时,2011年,学校从人才强校的战略高度,积极推进人才建设“双百工程”,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力度。自此,刘涛与成大结缘。


但在新环境,新身份前,刘涛犯了难。


到成大履职时,一学期早已过半,学院课程安排已经定好。一年的时间,没有实验室,没有课题,没有教学任务。对于常年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的他来说,人生好像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曾经公司里的“风云人物”转眼间没有了一丝存在感,巨大的心理落差冲击着刘涛,下一步该怎么办?


工作的轴停了,想法不会。


最初的慌乱平息后,刘涛教授利用这段空白期对未来的高校教学之路有了清晰的思考,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与此同时,他开始与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川内制药公司接洽,让想法逐一落地。肺毒清颗粒就是那时播下的一颗种子。


2012年4月,刘涛教授拥有了第一间自己的实验室09S329。以09S329实验室为起点,刘涛教授的团队走上了正轨。


在09S329刘涛教授带领团队着手研究肺毒清颗粒的研发,它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之功,对病毒性肺炎等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在企业里,只管做研究,资金会有企业解决,而在高校,资金和课题、校企合作都需要自己去争取。”科研经费少,设备资金高昂,肺毒清项目一度陷入困境。此时,项目的研究吸引了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目,出于对药物研发能否成功的持疑,科伦药业初期仅对肺毒清的研究投入了20万的风险投资。但就是这20万资金的注入,使得项目得以逐步推进。


往后,实验室项目、课题越来越多,实验室的“家伙什”也一件件齐全起来。而在药企沉潜多年,刘涛教授发现市场上中成药鱼龙混杂。比如藿香正气液,市面上有瓶装的,也有塑料装的,“哪种更好?如何优胜劣汰?怎么去评价中成药?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是什么?”相比于企业,高校能够比较公立地去做研究,由此,奠定了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究及中成药质量再评价研究。


到如今,实验室硕果累累,已有国家专利3项、在审5项,发表论文69篇,其中50篇核心期刊,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广元市科技进步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2项。


严师慈“父”





在刘涛教授的另外一间实验室里,一面贴满了获奖证书的墙赫然在目。“都是实验室的学生们拿的奖,希望有一天整个实验室都能贴满!”介绍起这面墙上的证书时,刘涛教授满眼笑意,语气里透露着难以掩饰的欣慰和自豪。


他从实验桌上拿来几本实验记录表,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作为追溯依据实验记录在实验中尤为重要。刘涛教授要求实验室学生严格并精确填写记录。而在一本仪器损坏表上,实验室的严谨又显得些许可爱,“2019.4.7,损坏器材名称:锥形瓶;损坏原因:过于拥挤的烘箱容易出BUG”“徒手,一手一个嘎嘣脆”“它自己碎了”......


周蔚昕目前是华中科技大学药学专业研二的学生。大一开始,她就加入了刘涛教授的实验室。四年时间,“刘老师既把我们当学生教导,又把我们当自己的孩子照顾,十足的嘴硬心软。”


第一次创业项目的立项答辩,周蔚昕紧张得心里直打鼓,“刘老师当时专门过来,在答辩室门口给我说了一句,‘没关系,放轻松,正常发挥就好了,你可以的。’特别感动。”如今,周蔚昕从入校时班上的倒数几名成长为了别人眼中发表多篇国家核心期刊、身揽多项国奖、考上名校研究生的优秀学姐,“我已经记不得刘老师鼓励了我多少次,在他的教导、信任和鼓励下,我才慢慢成长起来。”


2017级本科生邓燕君记得,2019年参加中国创新挑战赛,三天时间要写出项目计划书、申请表等材料,时间紧迫,邓燕君心里没底,“所有人都觉得可能完成不了,刘老师就跟我说‘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不付出就一定没有收获’。”在刘涛教授的指导下,邓燕君和团队成员在规定时间投出了项目并成功入选,最后在决赛中淘汰了对手,拿下挑战赛项目10万元意向合同,获该项赛事优胜奖。


刘涛教授非常温和,但又出奇的严厉。


在给本科生上的《中药概论》课上,刘涛教授会要求学生课后去阅读期刊文献,第二堂课上他会随机抽查,问学生看了哪些杂志,哪篇论文。“一开始学生不听,被我抽查到,一问三不知。我上课发火很厉害,第二次就看得出来他们下去花时间看了。”


尽管刘涛教授不好“惹”,但他的课堂总能吸引住学生。他习惯提前半小时上课,学生们则会再提前半小时抢座位,不少学生经常跟他“吐槽”,“刘老师上你的课想占个好位置太难了!”


上课时,刘涛教授则会通过“启发式教学”等理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知识。倘若讲到的一个知识点和班上的学生发表过的论文有关联时,他会将这篇论文找出来与班上同学分享,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变“教知识”“学知识”为“教本领”“学本领”。


很多时候,下课铃响了,台下的学生目光炯炯地盯着授课的刘涛教授,似乎二者都没有想下课的意思。


兴学科,育人才


2013年,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简称“川抗所”)整建制化归学校,川抗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确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工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借着这股东风,药学专业作为学校的王牌专业趁势而上,2015年获批川本一批次招生。


一本专业如何办出特色,才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年,已出任药学系主任第三个年头的刘涛教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牵头在药学系推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按照研究生培养模式来培养药学专业本科生,强化本科生培养。由学院具有副高级职称或获得博士学位老师担任导师,学生自愿选择,学院统一调配,每名导师指导若干名学生。专业导师开辟“第二课堂”,导师与学生零距离交流,带领学生参与项目,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和技能训练,实现教学与实践的融合。


药学系的改革不仅是内部对自身的追求,也得益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和“改革创新、转型升级、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的总体要求。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刘涛教授牵头与企业谈合作,增加学生实习、实践的机会,真正将药学系学生的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带领药学系学生到企业、药厂、车间里面,感受工作环境,明白药品怎么生产出来的。将课堂上的抽象理论转化成具象的物品和实在的环境。


刘涛教授经常带学生做项目,“我把项目拿下来过后,让大二、大三的学生做项目负责人,告诉他们,要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去解决,再用我的经验和学生们一起探讨,看这种方法在企业的大生产中是否可行,如果可行,就和企业接洽。”


一次和有中成药鼻祖之称德的北京同仁堂合作,完成实验室研究并验证后,刘涛教授带3个学生去北京同仁堂交接工艺,3名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指导企业生产人员生产样品。“当学生看到他们指导药厂人员在大生产线上按照自己的研究成果成功生产出成千上万支合格样品时,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一所高校的毕业生论文质量最能反映学校的教学水平。刘涛教授带领药学系大刀阔斧严抓毕业论文质量。作为新药研发的评审专家,他在学生毕业论上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必须规范完成原始试验记录。待答辩的论文需要经过系部自行组织的盲审才能提交答辩,从而保证药学系毕业生论文的总体质量。


2020届本科毕业答辩时,在盲审过程中,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数据量没能过他这一关,刘涛教授自费给这名学生购置实验耗材,让他重新补做实验,申请二次答辩。“我也不图什么,就是想学生为自己负责。”


切中肯綮的顶层设计,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出实效。药学专业首批本一批次学生发表论文30篇,挑战杯、创青春等学科竞赛累积获奖35项,研究生报考率88.68%,考研初试上线率58%,录取率47.17%,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98%......


“刘涛老师为人温和细致,对教学管理很有想法并始终能让想法落地。”药学系老师聂忠莉如是评价。或许,刘涛教授能成功地领导药学系,与他这样地性格密切相关。温和能让他包容种种不同地意见,严谨能让他奠定药学系的品格,刚柔并济的行事风格让他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编辑:李洁责编: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