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读者有福了——作为“2006成都全民读书活动”的压轴大戏,成都全民读书活动“图书周”将在本月20日至29日举行。届时,《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易中天等名家大腕将在成都展开人气擂台,蓉城读者们可千万不要错过这难得的“读书节”。
在“图书周”期间,阎崇年和易中天两位《百家讲坛》主讲人将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此次来蓉,他们不再说历史,而是会和盘托出自己的独门读书心得与读者分享。22日,阎崇年会在成都购书中心文轩读者俱乐部,举行名家伴读历史文化讲座。以新作《明亡清兴六十年》“重出江湖”的他还会就新作与读者进行交流。易中天更是成都的老朋友了,本月27日他将前往成都大学,与学子面对面,展现明星教授的风采。
易中天 与书为伍不受书累
此次明星教授易中天又将来到他非常熟悉的成都,与蓉城学子畅谈读书心得。作为易中天的硕士生,郭勇健透露了这位明星教授的私家读书法宝:“与书本为伍,却又不受书本之累。”
“易中天的成功,岂是靠几句诸如‘诸葛亮唱卡拉OK’、‘关羽要成为爱神’之类的调侃所能造就。”郭勇健说,那些“猛料”只是易中天幽默天性的自然流露,却与他的治学观念无关。古人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易中天成功背后的艰辛、调侃背后的严肃、潇洒背后的沉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了解!”
郭勇健介绍,1978年,易中天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是吴林伯教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他的学术生涯从此开始。这一年,易中天31岁。在此之前,易中天经过漫长的自学生涯,读了在当时条件下所能读到的一切书。进入武汉大学后,易中天才算是受到真正的学术训练。易中天的硕士论文做的是《文心雕龙》研究,吴先生规定,在做研究和正式写论文之前,必须对《文心雕龙》滚瓜烂熟,还让易中天买来毛笔宣纸,悬臂悬腕,一丝不苟地将《文心雕龙》抄录一遍。笨功夫往往最见效,二三十年之后,易中天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文心雕龙》。
此后,易中天一直非常重视“抄书”的学习方法。抄书不但能够加深记忆,而且还有促进理解之功效。几年下来,积累了厚厚的一大叠笔记本。后来,易中天常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说,做学问一方面要有“灵气”,另一方面还要有“呆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学问不是光凭一点小聪明就可以成就的。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易中天对《世说新语》所描绘的既具哲学智慧又有艺术魅力的“魏晋风度”心向往之,直到现在,他所列出的最喜欢的10本书中仍有《世说新语》。
阎崇年 每天只睡5小时
阎崇年每天凌晨4点起床开始工作,晚上11点休息,几十年如一日。他把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读书、研究上,即使是当年蹲牛棚的时候,他都在偷偷看书。他看得最多的是业务书,如《清史稿》以及国内外最新的清史研究论文。
此外,他还经常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及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这是阎崇年的必读书。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在先秦两汉,先秦文化集中在“十三经”,“四书”“五经”是九经,这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根源,要经常地看,反复地看。因为天天从事文字工作,对每一个字是怎么回事都要弄清楚,所以《说文解字》这本书一直在他案头放着。
另一本对阎崇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书是《史记》。他说,司马迁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研究天人之际的关系。我后来提出天和、地和、人和,也是受了这个思想的启发。讲天人的关系,要“通古今之变”,因为历史不是孤立的。
阎崇年很忙,也很充实。除了继续历史研究、电视讲座之外,阎崇年很快将投入到我国新修《大秦史》其中一卷的写作中,任务很重。而他手头上另外几本新书的出版工作也正在进行当中,比如《努尔哈赤传》、《康熙顺天府志》等,让人期待这些新书的早日问世。
活动预览
“图书周”精彩连连看
年轻作家摆人气擂台
“图书周”是读书狂欢节,青春文学和网络小说的读者当然也不会落空。在活动期间,著有《我为歌狂》、《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等小说的青春校园文学作家曾炜和迅速走红网络的小说《明朝那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将分别于28日、29日在成都摆开人气擂台,届时,他们不仅会举行签售,还会搞读者见面会,好不热闹。
93岁车辐摆成都龙门阵
93岁的本土文人车辐有着惊人的文学创作力,近日他还推出了新作随笔集《车辐叙旧》。乘着《车辐叙旧》刚出版,车老也将在“图书周”上亮相,21日下午在西南书城,为读者签售。车老的儿子车新民告诉记者,到时候,车老可是实打实地用笔为读者挨个签名,一个不落下。摆成都龙门阵、说成都特色小吃……有着老顽童性格的车老将在现场为读者讲述不一样的成都故事。
“图书周”上成都书店总动员
据了解,“图书周”让成都各大书城和特色书店纷纷响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主会场成都购书中心将进行图书折扣销售和主题读书体验活动;分会场印象大书房将发动万名会员展开“图书漂流”活动,让图书有更多的读者;淘书斋则会举行古籍版本书展,包括经史子集以及明清两代的百余种善本古籍将让读者大开眼界。
连线名家
阎崇年:我与易中天各有所长
央视的《百家讲坛》从一个论坛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节目,其主讲人也一个个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今年2月阎崇年在成都举行签售和演讲的火爆场面让人记忆犹新,此次他携新作《明亡清兴六十年》再到成都,他会怎样评价这部新作?对于另一位《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他又怎样评价?
对于自己的新作,阎崇年强调,这本书讲的是历史,不是文学,不是戏剧,读者不要期待里面有很精彩的故事。他说,历史只能是一种说法,不应加进个人化的东西。在新书中,他坚持正说的原则。“我尽量去还原史实,不做个人化的评价,只说史实。”
“《品三国》受关注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因素就是易中天找准了读者的心理。”对于同样从《百家讲坛》中走红的易中天,阎崇年评价说,“他纠正了很多读者习以为常的认知,因为大家平日看得比较多的是《三国演义》,那是吴贯中写的小说,虚构一些情节和故事是被允许的,而易中天讲的是《三国志》,那是史料,两者之间肯定是有出入的。”
阎崇年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他说,搞历史研究整整50年,自己有了固定的语言习惯——半书面,半口语。“各人有个人的风格,易老师有自己的经历、见解、学识和知识积累,他有他的优长,我有我自己的习惯。我的语言是将文言文和白话文两者结合,比文言文稍微通俗点,大家也听得懂,这是我的语言特点。” (记者 王嘉)
来源:成都日报2006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