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同步建设 同步培训——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纪实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5日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责编
□《现代教育报》记者 刁 文

1月8日,“十一五”第四期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小学校长专题培训班在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正式开班。又一批来自成都教育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校长走进培训班,当起了学员。在将近半个月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将完成了解标准化建设的相关政策、理论学习、撰写学校管理规划和考察交流等方面共90个学时的课程。

“硬软”要兼施


2004年—2006年间,成都市政府共投入10亿元资金,改造和新建农村中小学400余所,并预计在三年内基本实现全市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

2006年计划开工的200个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完成了150个,总投资4.7亿元。与此同时,成都在市级教育经费中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安排6411.5万元用于农村教育,向中央和省争取资金794万元,全部用于农村。

在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方面,成都也要求按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进行配置。这样,使农村中小学在校舍建设,设施设备和教育技术装备方面达到与城区(县城)学校大体相当的水平,办学条件达到相对均衡。

但教育的城乡差别,学校硬件设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软件,最突出、最关键的差距则是人的因素。教育均衡,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的均衡,不仅仅是城区的人,而尤其需要关注的是乡村的人。

因此,成都市教育局提出“建好一所学校,就要培训好一所学校的校长,管好一所学校”,正是在此背景下“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应运而生。正如成都市教育局局长杨伟在2006年一期培训班讲课时所指出的:“美丽的校园、一流的设备,并不等于就是一流的教育。”他指出,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为标志的成都城乡教育一体化,在实现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的同时,更需要的是农村学校的内涵提升。“这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硬件建设,只是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杨伟说。

而怎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些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的校长无疑是关键的因素之一。

调查表明:农村校长挨“训”少


“提高学校管理队伍能力和领导水平研究”是成都市教育局“十五”期间课题“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的子课题。记者从该课题的调查报告中看到:成都市城市和农村学校校长在专业意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共有中小学校长1949名。其中,男校长约占全市校长的80%。年龄在36-49岁的校长约占全市校长的75%。是成都市校长队伍的主力部分。而成都市中小学校长主要学历是大专和本科,占了总数的90%以上,以中级职称为主,拥有中级职称的校长约占全市校长的65%。而在这近两千人的中小学校长中,参加过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的有1628人,占86.9%;参加过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的有人1169,占62.4%。他们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从学校地域上看,参培校长有城、乡差别;从学校性质上看,有普高、职高、初中,有公立学校、改制学校、私立学校。各类学校办学特征差异很大,各自有自己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二、校长培训经历的差异大。被调查的成都市内80名应培中学校长中,参加过教育部校长高级研修班9人,参加过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8人,教育管理研究生课程结业7人,其它省、国家级及海外机构培训12人,合计36人,占总应培校长的45%。而在被调查的40—60多名郊县校长中,都仅有2名参加过省级以上的培训。

三、校长的水平差异较为悬殊。城市中学的应参培校长中,一些人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有影响的教育专家。这些人既是干训课程与教学的宝贵资源,也对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该调查称,几年来校长培训经历表明:近年来,成都市中小学校长从学习需求、学习经历、学习水平等都趋于多元化。而校长学习的多元化,使培训机构的组织形式、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式上都面临着更高的质量要求。

培训:“开思路”和“动手做”


虽然成都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的意义和需求都十分的明确,但是“众口难调”,怎样让这些校长们在培训期间能够真正地学有所成,对承担“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任务的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该中心张晓霞副主任对记者说:“成都市非常关注对标准化建设学校的软件建设,培训中心负责全市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教育局给了我们一个硬性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一两年的时间将所有标准化学校的校长培训一遍。”

中心确定“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为培训的主题,培训内容上使参训的校长能够了解成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有关政策,了解教育科学新理论、新信息,更新管理观念。并让这些校长们学习现代的管理理论和学校管理理论,研究学校管理规律。重点研究学校策划、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张晓霞副主任称其为“开思路”,使校长们在较开阔的视野下思考教育,思考标准化学校的管理问题。

另一部分则是考察交流为主,以学校发展规划作为刻画学习结果的主要形式。在这种形式下的学习教育诊断和教育考察将“如影随形”。以帮助校长形成办学新思路,提高参训校长对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的管理能力。这一部分即为“动手做”。

“动、静结合”受欢迎


中心的这种课程设计和授课形式很快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堂培训课略影就可以看出来。

在一堂“学校三年发展办学规划纲要”的互动学习课上,学员们先按照专家要求分组交流:分析学校现状(优势、劣势);提升学校办学理念;确定学校办学目标;实现办学目标的突破口。接着便是个别校长登台交流,台下“集体会诊”。

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小学校长陈强谈到自己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师生双向成长,使每一位农村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实现目标的突破口是“童话节、排球活动为主题”
“会诊”开始。

专家:最好挖掘“排球”活动的内涵;办学理念可否为“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让师生双向成长”?可否以“童话思维创新”、“排球的合作拼搏”为办学特色突破点?

成都都江堰市聚源镇小学校长彭红谈到学校优势时说:“学校地处成都都江堰市文化重镇——聚源镇,现有一所中心校、四所村小、一所中心幼儿园,教职工118人(教师10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到总人数的90%)。未来将有一个拥有30个教学班的标准化小学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学校的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教学质量较高。”

谈到学校劣势时彭校长说:“村小较多,周边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另外,彭校长认为原来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人和校兴、团结协作、和谐发展”太大、太空,他现在打算从“聚源”二字上挖掘出学校的办学理念。而办学目标则拟为“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优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学校初步办成具有艺术和英语特色的学校。实现这个目标的突破口在于:以学生养成教育入手;加强师资培训;办出艺术教学特色……

专家:从“聚源”二字中,可否提炼出办学理念——聚贤、源道、传艺(艺术、技艺、六艺)
此时,学员们纷纷觉得“聚贤、源道、传艺”的办学理念还不够完整。
学员甲:再加两个字“成人”。

专家:可否加上“达人”或者是“达仁”?

最终,聚源小学的办学理念已初步形成:“聚贤、源道、传艺、达仁”。

这样地互动学习最后还经过总结并形成了培训班的一种学习资源。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同行交流和反思是教师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校长的成长同样如此。把学员自己的学习材料及时汇集成册,进行相互交流,一动一静之间,学员受益颇丰。

成都市教育局杨伟局长说:“农村学校的办学思想端正不了,必然导致对教育方针的偏离,教育内容就必然脱离社会生活实际,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他认为,要认识到农民及他们的孩子既有通过继续升学离开农村,从农民变为市民的需要;也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村致富的需要。杨伟说:“标准化学校建设只是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走出了第一步,更重要地是我们要让这些改造后的学校成为农民满意的学校,让老师再次成为农村人中最受人尊敬的‘先生’”。

《现代教育报》2007年1月10日



培训过程本身就是一门培训课程——访成都市教育系统干部培训中心副主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书记兼副院长 张晓霞


记者:可以看出来作为“成都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的学员,都有一些特殊性。夸张些形容,这些曾经薄弱校的校长基本上都“一夜暴富”。

张晓霞:对象是有些特殊。这些标准化建设项目学校校长都是来自农村,成都市教育局提出“建一所学校就要培训好一所学校,管好一所学校”,但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我们培训方就涉及到一个专题的选择,就是这些校长拿到一所崭新的学校之后你怎样去规划,怎样去建设?怎样能够融入到社区的大环境中,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所以对这些标准化项目学校的校长主要就是专题的培训。

记者:怎样地专题能吸引他们?

张晓霞:一个是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先进的规划经验剖析,和让学员自己分析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再一个是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怎么样来培植自己的学校的文化,这也是一所新学校要考虑得东西,怎么样使自己的学校有“魂”,这些思考我们留给校长,在培训末期我们要进行一次交流。在培训中我们还关注的是给他们很多新的观念,让他们学管理,并且让他们跳出教育来看教育,我们会带他们到一些企业参观,到一些不同层面的学校去参观,让他们的思维发生一些改变。

记者:交流时专家会给指导?

张晓霞:是的,比如我们有些校长提出要建设“感恩校园”这样一种校园文化来凝聚大家的力量,以及价值追求。让学生学会怎样回报我们的社会、亲人。还有一些校长要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的硬环境,比如建造学校的文化室,在上面写上劝诫勤勉的文字,让学生们有所反思。这时,我们会提出建议,比如建议他能否把感恩的范围再扩大,扩大到自然等等,还有一些校长会考虑利用地域的优势,比如有的项目学校贴近文化景点,那么我们就会建议他们围绕文化的景点来建设学校文化

记者:但是再精彩的交流也可能只是停留在当时,包括平时的授课。培训的关键是怎样能让这些校长满载收获的回去,并且将收获传递给学校的师生,这是令很多培训组织者头痛的。咱们培训这方面有好的探索吗?

张晓霞:有的,我们有一个跟进的措施。比如我们选择学校管理或建设中的一个点,让几所学校来共同就这个点做实践和研究。我们中心成立专家组,对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地提高这些校长们的水平。这样地跟进对农村校长有很大帮助的。

记者:还有什么实在的东西给我们的参训校长?

张晓霞:农村校长培训,给他们新的观念和管理方面的实用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我们也关注校长的综合素养的提高,甚至包括礼仪,心理学方面的。只要校长观念和行为习惯上发生改变,就会回去影响他们的老师。

记者:谈到教师培训,成都对标准化建设学校的教师有什么培训措施?

张晓霞:原来我们看中全员培训,每年50个学时的课程要求。但发现这样集中培训不能很好的发挥培训中心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将培训内容传授给教师。所以,目前除标准化学校校长培训是需要全员培训之外,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倾斜农村 突出骨干”,即农村骨干教师的培训。

成都市希望能利用从05年开始的4年左右时间打造一批在当地有影响,对学科理解有深度,有较高学科素养的教学能手,并且这些教学能手还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而且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欲望也要很强烈。

《现代教育报》200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