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佟乐做客师说第12期  

文:高洁图:余玲 来源:基础医学院 来稿单位审核:刘莉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2日
高洁 余玲
来稿单位审核 刘莉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吕佳


5月20日,成大学人微论坛《师说》第12期在图书馆启智堂举行。本期活动以“以仁心仁术护佑生命之灯——我在华西的成长之路”为主题,邀请2006级护理专业校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佟乐担任主讲嘉宾,与60余名学生代表共话护理职业的使命与担当。本期论坛由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和图书馆共同主办,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主持。


刘莉以“护士是生命的执灯者,您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为引,开启了与佟乐的对话。佟乐分享了从懵懂的大学生到如今临床骨干的蜕变历程。面对职业生涯中的两次重大挫折——未能首批“规培”录取与短期合同签约,他坦言:“自省与反思让我更懂护理的意义。”通过优化碎片时间学习、总结临床经验、推动科研创新,他逐步在急诊护理与疫情防控中开拓出独特价值。


他谈到,让他真正认同护理专业的意义是参与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的经历,包括5.12地震救援、玉树地震救援,以及逆行援鄂等,“华西护理人两三人就是千军万马,四五步就能跨越万水千山”。在一次次的救援中,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生命接力。


就教育部将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的新形势,佟乐谈到,未来护理人才需实现“三融合”:临床技能与人文关怀并重、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结合、团队协作与应急能力协同。他建议护理专业学生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循证护理能力,积极参与模拟实训与社区实践,以应对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于有志进入顶尖医院发展的学子,他提出需夯实专业成绩、强化实践技能,并通过考研提升竞争力。



互动环节,学生就临床实习与科研的平衡、职业规划等踊跃提问。佟乐结合自身经历指出,临床是科研的源头活水,科研则能反哺临床实践创新。他勉励学子:“海阔凭鱼跃,护理人的舞台无限广阔。”


佟乐系成都大学2006级护理专业校友,四川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抢救区护理单元副护士长,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急诊护理创新专委会常务委员,四川省医学科技创新研究会护理科技创新分会委员,WHO最高级别EMT航空医疗队员,四川大学思政青年讲师,发表论文9篇,著作3本,获得专利11项,省部级及横向课题共5项。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