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年来,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工作大局,在学校党委领导下,以实现“五高五强”党建工作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关键、攻重点、破难点,全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绩,谱写了学校党建发展新篇章。在学校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推出“基层党组织巡礼”系列综述,全面展现五年来学校基层党建工作经验成效,旗帜鲜明将学校党组织建设成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喜迎党代会 人文新发展
社科处
社科处党支部在学校党委、机关第二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党建强业务,引领学校人文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以主题教育为引领,提升党员素质
我支部结合时事政治和工作实际,分年度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主题教育计划,细化制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专项方案,采用集中自学、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方式,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结合“两学一做”和“三会一课”,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作为主要内容,切实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党员觉悟,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支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习党章和党内有关重要法规纪,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和指示、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和新出台的制度法规等,按年度制定学习方案,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安排、次次有主题。
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抓党建促工作,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号召力。动员全体党员利用“蓉城先锋”、“学习强国”网络教育平台开展学习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强化组织建设,凝聚奋进合力
抓好专题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按照学校党委的部署和要求,支部认真组织,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先后开展了2次廉洁家风主题教育活动,20余次党史党规等专题教育学习,和4次警示教育,同时还组织党员进行了公文写作、办公软件如PPT的制作、word、Excel的使用、请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为全体党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党员学习本部门制定的科研管理13个文件,并开展业务学习和考核,鼓励党员撰写、交流学习心得体会,不断学思践悟。通过这些内容形式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全体党员在思想上达到高度统一,服务意识明显加强,成员之间理解沟通进一步加深,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学习教育与社科处业务工作相结合、学习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推动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做好党建思想引领相关工作。社科处于2022年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了校基金课题,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申报工作。组织课题评审会,确定资助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课程思政研究专项”14项,以项目为依托带领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培育引导学生。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社科处协同党委宣传部举办成都大学党史学习教育征文大赛,经专家组评审推荐,共评出学术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作品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充分展现了我校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跟党走、赓续红色血脉奋进的风采,全面掀起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践行学术道德、严守纪律底线。落实谈心谈话制度,部门负责人之间与支部党员之间、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开展谈心谈话。
支部按要求、按计划开展集中培训,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学习了解警示教育读本里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违规吃喝等案例,教育引导党员模范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将身边人身边事引为镜鉴,坚决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要求党员作时刻谨记纪律要求,严守纪律底线,支部定期开展民主生活会,对党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掌握了解党员思想动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和解决问题。
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本部门对科研项目、报奖和学术交流活动可能涉及到的意识形态问题,加强前置教育引导、风险提醒和严格审核把关。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报奖过程中,及时填写《科研承诺承诺书》,由学院党组织进行审核,由我部门部门对其审核及备案。按照《成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境外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要求,持续紧抓境外出版著作和发表论文的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目前发表的境外论文,均按文件要求完成意识形态审查工作。
以高质量党建促重点业务工作
以党建强业务,以党建引领科研、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围绕高校发展战略,深化党员角色意识、使命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提升部门服务质量,为推动我校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影响力。
在学校党政的关心下,2023年3月经学校党委常委会七届第89次会议审议,同意成立成都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挂靠社科处。社科处赴省内外多家兄弟高校交流,并于2023年9月召开“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运行体制机制”研讨会,已初步拟订《成都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建设方案》。面向社会广招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截至目前,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共收到应聘简历200余份。在此期间,社科处精心组织了六场面试,共有12人参与面试,目前正式引进特聘副研究员三名,以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学校共立项各级人文社科类纵向项目114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立项25项,我校青年博士王梓灼获得韩国最高学术机构项目资助;省部级项目立项198项。科研经费达到30282.03万元。
学校共出版社科著作369部,发表人文社科类论文3551篇,其中高水平论文856篇。我校成果已获得肯定性批示或采纳105项,其中:副省级及以上肯定性批示或采纳54项,1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1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信息刊物单篇采用,1篇被中央统战部《零讯》采用。王影教授牵头撰写的报告获得中共中央领导人肯定性批示。
学校共获副省部级以上政府科研奖励105项。2020年,我校获得成都市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1项。2022年,我校获得成都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6项,其中品牌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2项。2021年,我校获得四川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2023年,我校获得四川省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1项(再次突破),二等奖4项,三等奖13项,获奖成果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获奖数排名省内高校第八。在全校社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社科政府奖励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在质量上逐渐向高层次迈进。
2020年以来,学校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增长率达57%;新增省厅级科研平台7个,增长率达87.5%。截至目前,我校共建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成都大学传统工艺研究院、“一带一路”与巴蜀文化数字化工程重点实验室、四川动漫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研究平台、团队12个,天府文化数字化创新省文旅重点实验室、成都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研究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成都都市圈建设研究中心、成都大学天府文化学院等省厅级研究平台15个。
学校成功主办(协办)了89场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引领全校师生探索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启迪学术思想,营造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