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大要闻 - 内容
550
学校召开七届第135次党委常委会会议
文:文舒   来源:学校办公室   二级单位审核:薛常兵

5月17日,学校召开中共成都大学委员会常委会七届第135次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和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听取学校青年工作情况报告,要求全校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始终坚持站在后继有人的高度,坚持党管青年、引导青年、关心青年、支持青年,持续释放大运村青年追梦效应,创新推进“后大运”立德树人工作。一是用好思政“大平台”。持续用力推进全省重点马院建设,用好四川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研究基地、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成都清廉文化研究院等省厅级思政平台,建好具有大运文化底蕴的“活力橙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创新建设“青橙联盟”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一体化育人平台,加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学生社团建设,高标准建好校园(大运村)宣讲团,推动成都青年志愿者学院高水平建设和成都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发展,积极培育成大志愿服务品牌。二是拓展思政“大课堂”。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建强课堂主渠道,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打造省级思政“金课”“金教材”;以服务城市、服务大型赛事为契机,不断深化城市大学大思政一体化育人模式改革,打造网络思政新空间,以易班、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为主要载体,打造集思想性、教育性、互动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网络育人矩阵,切实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作思政工作的最大增量;大力弘扬大运精神,进一步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变革。三是建好思政“大师资”。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动态配齐思政教师、辅导员,进一步提升学生工作团队科研能力,加强青年工作理论探索;健全突出教学优先的评价体系,积极培育推介青年教师成为省市宣讲团成员,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青年教师,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保障机制,完善“首岗带教”制度机制,强化定期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竞赛,着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要求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千方百计抓创业、促就业。一是要坚持把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各学院院长书记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亲自抓就业、推动全员抓就业,特别是现在就业率还没有超过60%的学院,要认真总结研究,拿出针对性举措办法,全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二是持续挖潜拓宽就业渠道,要持续加强“五跑”,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岗位,研究用好稳岗促就业政策,加大政策性岗位宣介力度,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基层服务项目,鼓励毕业生更多到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为老服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基层就业岗位建功立业;充分用好学校“就业十条”,积极挖潜学校助管助教助研等岗位。三是要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帮扶工作,持续开展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健全就业实习和见习制度,帮助创业学生解决好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等问题;高度关注家庭和就业“双困”的毕业生,做好一对一帮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切实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四是要全面做好毕业生离校服务工作,相关部门和各学院要按照时间节点,提前谋划、强化协同,用心用情做好毕业答辩、重修补修、学位授予、暂缓毕业、档案转接等涉及毕业生切身利益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温暖离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2024年05月22日 09:13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