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
680
【四川日报】中德生态农业合作引来超严规范生产标准
  来源:四川日报

       原文链接:http://sichuan.scol.com.cn/m/dwzw/201611/55706301.html?from=timeline


  原文如下:


  作为“友好省”,从1988年捐赠50只长毛兔开始,四川与德国北威州间的农业合作已近30年。

“改变以往零星合作,争取尽快搭建起一个稳定而高效的四川与德国生态农业合作平台。”10月31日在成都大学举办的2016中国(成都)中德生态农业论坛上,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李翔如是期待。


  该论坛是西博会主宾国德国的“1+10”场活动之一。李翔介绍,这是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下的中德生态农业项目,由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从“2016气候基金”中资助。


  折耳根去德国为何遇到麻烦


  李翔至今还为西昌洋葱直供德国项目的“停摆”而惋惜。


  2012年起,多家合作单位用两年时间完成从产地到麦德龙商超销售的全产业链准备工作,在西昌认证了四五千亩洋葱基地,2014年、2015年还通过蓉欧快铁向德国发过几个集装箱的货。“但后来暂停了,我们的产品不符合德国人消费习惯,种植模式还需要改。”李翔介绍。


  去年,四川食源正农业公司老总王登金“驯化”的折耳根吸引北威州企业主动登门,寻求合作深加工。但实质性接触时却卡壳了——严谨的德国人对照欧盟标准检测发现,空气、气候等不达标。“最大的问题是土壤。”王登金说,因土壤里的农药残留等部分折耳根内重金属超标。


  德国北威州农业部食品安全处处长罗尔夫·坎普豪森表示,德国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须经过德国政府和欧盟双重认证,许多商家还申请另外认证,如麦德龙就有自己的认证标准“麦咨达”,非官方机构标准常常比官方标准还严,“对栽种到运输都有严格要求,北威州就要求每件有机产品都能真正被追溯,风险系数高的农场每天都会被检查。”


  有机农业的理念与模式四川与德国目前差距大


  坎普豪森透露,德国有机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仅北威州就有1823个有机农场、3562个公司通过认证。“光靠德国农民无法满足需求,需要进口,这对四川是机遇。”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戴英丽抛出“绣球”。


  今年7月起,李翔先后调研了近20家四川农企、9家德国北威州农企。“结论就是一句话:我们跟德国差距相当大。”她介绍,德国从农田到餐桌、从土壤到水质、从人员到机械化都是世界一流的。搞有机农业,光养土就要五年,每年坚持轮作不同作物以保护耕地;为防污染,采收蔬菜全部机械化。


  “不仅闯德国市场需要,绿色发展也倒逼我们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德国的先进理念、模式和设备值得借鉴,而我们也有不少好的模式可与德国开展合作。”李翔说。


  论坛上,台湾到遂宁来发展生态农业的四川百绿盛三生农业老总邱健宸带来特色牛樟项目,“希望引进德国的先进设备和循环农业理念,当然,能注资合作开发更好。”


  德国将与四川积极筹划搭建生态农业合作平台


  李翔最近正在加紧完成中德高端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项目报告,即将提交德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等研究报告提交后,德国将与四川积极筹划搭建中德生态农业合作平台。”戴英丽透露。


  李翔表示,平台将聚焦生态农业合作,让双方相互借鉴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促进中德双方农业企业的直接交流合作,“会后,北威州农业部负责人将考察多家川内农企,下一步要把四川农业企业老总、家庭农场主请到德国去实地考察。”


  成都麦德龙集团负责人明媚介绍,想进入超市的产品必须符合麦德龙的“麦咨达”标准,“中国国家有机认证项目100多条,全球良好农业生产230多个,麦咨达则有370多个,虽然不一定多就好,但可见麦德龙的门槛严苛。”


  四川微牧现代农业公司负责人李培宁告诉记者,自己的雅南黑猪产品目前只独家供应麦德龙。麦德龙对供应商不仅全程可控规范生产,还会在管理、员工培训等提供规范帮助。


  王登金已辟出200亩地,按欧盟标准和德国生态农业模式改良土壤、循环种植。“明年,借助四川与德国农业合作平台,更安全更绿色的折耳根卖到德国或成为现实。”王登金信心满怀。


  记者 李淼 王眉灵 雷倢


  2016年11月08日 16:44  成都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