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抗所首席专家曹胜华:不拘世事 不违己心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曹胜华,男,1982年1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化学制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0年9月获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制药工程学硕士学位,现为该所首席专家、化学研究部部长。20多年来,先后承担利福平、利福喷丁、利福布丁、利福拉齐、罗红霉素、表阿霉素、头孢曲嗪以及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临床使用量大面广的药品杂质检测技术和安全控制指标研究》等20多项新药和项目的研究任务,开创性地完成了前述项目的合成工艺,带领项目组顺利通过国家新药审评,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并广泛进入临床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出色的科研能力和卓著的工作业绩,1995至2000年以及2003年曾经7次评为研究所标兵;并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医药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及成都市青年科技之星标兵,1997年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誉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青春作伴好读书

 

  曹老师生于1960年,江西九江人,出生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小学到高中正逢“文革”,学习环境很不稳定,成长中交织着历史的沧桑,绘就极富时代印记的个人经历。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他同广大的青年学子一样来到了农村。当时的知青下乡,务农耕种,回城无望,大都循着这样的路:找个农村姑娘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就此一生。“但是我不想我的人生就此而已,我不愿意走这样的老路……。”年青的心底潜藏着不甘、不惧,所以每天劳动结束后,他总会躺在长椅上沉心静气地看以前的课本,温习老师讲过的东西。“当时也没想过看这些有多大用,只想着不能就这样了!”他是个乐天派,生活的艰难,未来的不定,只要有书为伴,就自得其乐。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17岁风华正茂的他终于等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正是因为平时的勤敏好学,手不释卷,仅凭着考前一个月的集中式复习,他如愿进入了大学,度过了人生中最安静的学习时光,也是在那段时间,他找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渐渐走上科研之路。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他凭着自身出色的工作能力,仅仅五年,单位就拟将他提为工程师,但这时,他却做出一个令众人意想不到的决定:考研,重回学校。“学习是不能停止的,尤其是像我们搞科研,更要不断地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我还是发现了自己的欠缺,所以还是想回归学校给自己充充电。”


  一如在农村暗夜星空下习读的少年,这次,职场娇子依旧心怀对未知的热情与渴望,勇毅前行。当被问到会不会后悔当时放弃升职机会而继续深造时,他又淡然一笑道“当时有遗憾是肯定的,但是学习还是必要的,因为我还是比较喜欢学习的,尤其是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学习的想法。”


百尺竿头忙科研


  说起从事的药物专业的科研工作,曹老师一言以概之:“通过自我的感知来认识微观世界,药物研究的乐趣就是一种探究的乐趣”。他说“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药物化学的价值就是让人们活的更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硕士毕业后,曹老师更以百倍的劲头投入到自己钟爱的药物合成研究中。那时,有一种抗癌药表阿霉素治疗效果非常好,但国内的专家耗时三年仍然毫无头绪,于是,导师把这个难题交给了他。“压力山大!”经过对前人失败经验的认真分析,总结,在实验室夜以继日地研究,发现、惊喜,错误,推翻,重来,再继续……如此反复,一个月后,他终于不负所望地攻克了难题,甚至半年的“鏖战“后,表阿霉素更是在他的主导下被成功研制出来。赞许接踵而至,他却谦逊地连声表示,“做科研不仅需要勤奋,更重要的还是灵感,我只是运气好。”谁能否认,正是凭着长久的求索、积蓄,才能抓住那些灵光一现的起源、奇思妙想的触点,绽放出振奋人心的学术之花。


  曹老师还有一次令人啧啧称道的研发经历。彼时,有一类药国外已经开始普遍生产销售,但国内却还缺乏这种生产技术,用药只能依赖进口,价格极高,普通老百姓用不起。了解到这种情况以后,知识分子不落人后的“执念”开始作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内心蠢蠢欲动,驱驰着他。于是他立即着手开发研制,在实验室度过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夜,终于,他获得了这类药物的合成技术,并很快投入生产。这时候,有国外的厂家找到他,开出800万的高价收购他的技术,800万,在那个时代,可谓是一笔巨款,但他断然拒绝。由于他的技术攻克,国外厂家考虑到已无技术封锁的必要,于是开始把这类药物的制备技术转给中国的工厂,实现了大规模量产,价格也实现了“大跳水”,造福了广大国人。


  谈及这段经历,曹老师说“我们做科研虽然不能说不要钱,但是我们也不能只为了钱,虽然我在这类新药的开发研制上并没有获得多大的经济利益,但至少可以说是因为我,使这类药成为人人都能用得起的药。我们小时候就被教育说要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这在我看来就是在为人民做贡献。”曹老师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为国为民,利国利民,这就是如他一样尽心学术、科研的知识分子和工作者浓郁沉淀的家国情怀。


  科研上的成果迭出,树立起他的学术标杆。“当年大家选择科研课题前,都会打听打听曹老师在搞什么,曹老师搞的我们就不要再搞了,”谈及自己的专业领域,他的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我就喜欢搞别人攻克不了的难题,我常常给那些药厂的老板说,别人能做的你就不要交给我做了。别人做不了的,你再交给我做。”对于困难,他始终不惧不畏,欢喜迎战。


  最娇艳的花,人们只倾慕它花开时的艳丽,谁曾知它酝酿时的蓄力和绽放时的苦痛。“板凳一坐十年冷。”旁人眼里,科研是枯燥与乏味的,做科研的人总要承担长久孤独,成果的出炉也可遇而不可求。但对此,曹老师却说:“一进到实验室,我就能忘记所有的烦恼和困扰,在实验室里我是最开心的,任何事情都不能代替做研究带给我的快乐,只要一进实验室,所有的烦恼就不见了。”


  现在,曹老师正着手抗结核及抗肿瘤新药的研究,同行评价他时都说:“具有科学、敏锐的思维方式以及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的他,有望开拓该类药物研究的新思路。”


含英咀华育英才


  作为研究所首席专家、化学研究部部长,繁重的科研工作下,曹老师还承担着硕士生导师的工作,他动人以行,待人以情,以自身的谦逊与平和感染学生,以他严谨勤奋的学术精神引领学生,带着学生、团队开展了许多新药的探索研究工作,并在核心期刊上先后发表了《(S)-甘油醛缩丙酮的新合成方法》,《伊马替尼的合成及其中间体工艺优化》等一系列学术文章。他在人才培养方面成绩显著,为我国抗生素制药工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对于大学生,曹老师有自己的审视和思考。但他始终以一个“老”知识分子和前辈的心态,力劝这些的后继者要时刻牢记: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兴趣走下去才能事半功倍。他说,“学习不是苦行僧,现在的社会不谈房子车子,工资职称未免太虚,是空中楼阁,但这些物质的东西是结果,同学们不能把结果当做目标,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人生五十有余,已是知天命之年。对于自己,曹老师始终秉承着自己的信仰:做学问要深入浅出,要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对于自己带队的团队,他也遵循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的准则,对每一个同学都了解,“把脉“他们的长处。“每一位同学的长项并不相同,有的人科研厉害,但是写文章就弱,有的人也许并不适合做实验,但文笔却很好。我除了鼓励学生们多方面发展外,还会考虑到他们各自的长处,尽量帮助他们将自己的长项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好老师”是几乎每个同学提到曹老师时的关键词。“曹老师的和蔼亲切总是让人如沐春风,所谓师者,大抵如此。”对他,学生们总唯恐不能尽言他种种的好。“虽然在学术上,曹老师的要求十分严格,一丝不苟,但私底下他与弟子们皆是朋友。”采访学生的中途,偶遇曹老师,他拍了拍学生的头,打趣地说,“想说什么就说,别害怕,我不会记仇的!”随即,师徒相视,又是哈哈一笑。


  “我最崇拜这样的人,精神富足,心怀理想,不为物力所累,不为心力所役。”曹老师这样形容他理想的人生。工作,他兢兢业业;生活,他克勤克俭;治学,他严格严谨。寒来暑往,实验室里,曹老师潜心潜行,躬耕在科研的三分地,一份坚韧,一份诚心,满怀少小的热切,于家、于国、于人,尽心尽力,令人尊敬。哪怕命运流转,时易世变,依旧犹如那年,在乡下斑驳的木质躺椅上手不释卷,静读怡阅,远望星河的少年。


  (文/王佳宁 刊于《成都大学报》第317期   责编 旻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