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十佳大学生】姚炜标:校园里的IT“小牛”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责编

 

姚炜标,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1级数字媒体技术2班学生。

座右铭:追梦路上,且行且珍惜。

 

                                                           勤奋造就“学霸”一枚

 

去年11月,姚炜标进入宏利金融实习。这是一家以保险和金融业务闻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他的职位是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获得这个职位,他经历了一轮笔试、三轮面试,测试是全英文的,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他最终从1000多名竞争者中成功“突围”。

 

他的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在成大是一个很“年轻”的专业,2011年入校的他是成大开设这个专业后的第二届学生。“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实在有些天真。”他说,因为很喜欢玩游戏,觉得这个专业是设计游戏的一些界面的或者其它。谁知道一进来就是学高数、C语言这些课程。而在这些基础性的课程上,他“强大”的自学能力初现。“老师PPT上面有的东西,书上也有。所以我只要弄清楚他的讲课范围,然后自己下去看书,花很多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去百度,去了解最新的东西。”

 

到了大三,终于有我很喜欢的设计类的课程。有了基础积累与兴趣“加持”,他慢慢在学科竞赛上显示出一定优势。2013年,他和团队凭借一款基于搭配和分享的APP软件“创可贴”斩获了第四届全国蓝桥杯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创可贴”是一款主要针对18—35岁人群类似于“明星衣橱”的创意搭配分享软件。在此平台上,用户可以将生活中发现的创意设计上传分享、查看、圈点、标记、它独具的扫条码功能使得用户可直接获取商品具体信息并保存到自己的个人空间。“类似于一本时尚杂志,它与淘宝相比,淘宝大多数时候只实现了在已知物品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形式购买该物品,而创可贴则可通过网友的分享和介绍,在更大范围内让从前并不知道该商品的网友们开始好奇并且了解该商品。”

 

在软件设计里,尤其要抓住创意的点点星火,之后的用户界面的设计和软件开发的一系列过程也是很不容易的。经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再到架构平台、测试,这整个过程差不多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那段时间,除了吃饭,他几乎都“泡”在工作室里。一次,他和他的团队在工作室里连续熬了5个通宵。“就是不断的重复。” 翻看他2013年备赛时微博,上面坦白的写着:“连续两个月准备比赛,可压力很大,这过程痛并快乐着……”

 

“创可贴在开发出第二版时才实现了设想的全部功能。”因为涉及到和淘宝商家谈判他们的利润分流等等一系列的市场化运作,创可贴”最终并没能争取到APP“风投”,这让他感到遗憾,但参与也是一种收获,“因为一个项目做下来,每一个流程都会接触,也会学习到很多东西。这包括技术层面和思维层面。”他举例说,“就好比问问题的方法,要给别人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因为工作室里面每一个人都很忙,你给别人丢过去一个笼统的问题的话别人根本没有时间去想,而如果你给他讲你已经想到的几条思路,那么你们再讨论,会有效得多,别人也会很乐意帮助你的。”这些习惯,他也一直带到了他现在的工作中去。

 

同年8月他还在江苏无锡的第四届全国服务外包软件创新创业大赛中拿下了全国二等奖,为学校在全国计算机学科竞赛中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还带动了整个学院的产生一股浓厚竞赛氛围。他也成为学弟学妹口中的“学霸”、“大神”。

 

自律的工作室“狂人”

 

“整个大学生活来,都是工作室的feel。”他口中的工作室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学生搭建的一个学科专业的创新实践平台。“工作室里其实就是一个位子,加一台电脑。里面的氛围真的很好,所有人都在学习,你不学习都会感到不好意思。”初入工作室,“菜鸟”如他努力且勤奋,“我不懂的就去问,问里面很牛的学长,或者就百度。”

 

兴趣越深,哪怕熬夜,他也觉得是件美事。“当你真正喜欢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很享受这个过程,你会很想去完成这个项目,查很多资料也好,熬夜也好。”

 

当他慢慢的做出成绩,成为一位别人口中的“大神”,大家向他“取经”时,他却说一切只是因为自律。他的手机里有一个APP—高效todo:“里面会根据事情重要和紧急程度分为很重要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等几类,提醒你应该及时做的事项。”他习惯写便签条,一天开始,他就把今天要完成的工作分门别类的写好,完成一项,划掉一条。“要有一个规划。”他强调。在他看来,没有计划,就等于没有效率。

 

图书馆是最好的老师。他说,“大一时就天天去图书馆里面看书。”到后来就是“把图书馆三楼跟专业相关的书几乎都看完了,之后就是自己买书看。” 因此他的专业成绩总在专业前五。他尤其喜欢听非专业课的老师“摆龙门阵”,“喜欢他们说到的历史和一些有趣的事情。”非典型好学生如他,偶尔也会“翘课”—“翘课”去工作室。“我会保证自己对上课的内容已经掌握得比较熟练了。比如曾经有一门android平台实验操作的课程,他在期末考评项目答辩阶段花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一款加密记事本的开发,让老师满意的给了99分,这些东西,都是他自己在工作室里鼓捣和钻研的。”

 

他有个“十年规划”。“前七年先做基础的技术工作,之后进入到管理层。”他曾经当过两任班助。他认为,班助这个岗位是他提升管理能力的一个好地方。作为班助,他显得对他的学弟学妹们有些“狠”。“我会逼着他们学习,早晚自习我都尽量跟他们一起上。专业上,他则会要求他们都尽可能的进工作室,因为想要他们在工作室的良好气氛下多学习,多实践。”

 

他锻炼自己管理能力的另一个方法是在工作室里成为一个团队的leader,这样他就会有一个全局观,他负责告诉团队,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然后每个人再分工,把自己的完成进度向他汇报,之后再统筹安排。

 

                                                       做自己的“规划师”

 

“做个人规划其实最好的规划师其实就是你自己,课上的东西都是老师的,只有你自己真的用心去想了,才是自己的东西。”他每一年都会有一个年计划—要达到什么目标,完成什么事情。他说,“我每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但我知道我今天要做什么。”

 

黄佳馨与他相识在姚炜标参评“十佳大学生时。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姚炜标在参加“十佳”现场答辩的时候,他演讲中将要用到的一段视频突然播放不了了,这让他的负责老师有点着急,但他当时还反过来安慰老师说:没事的,没事的……在参评十佳大学生的整个过程中他觉得有一件事情很巧:从院上推选到最终校评,他一直抽中1号!

 

在十佳答辩的时候“我第一分钟很紧张,但是之后就很淡定了。说了很多东西,脑子很清晰的知道我接下来该说什么。”很多时候,他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会突然不按写好的提纲走。“我会“胡扯”一些东西,我也不知道我怎么那么能扯,可能是性格的原因吧。我记得朋友说过一句话:你可以紧张,但是不可以慌张。在台上,他不允许自己沉默超过三秒钟,因为“如果超过三秒钟了观众会看出很多东西来的,比如你在发呆啦,你很胆怯啦,等等。”

 

努力、勤奋、自律,这是一个专注的“程序猿”姚炜标,开朗、健谈、甚至有些“毒舌”,这是一个和你想象中有些不一样的“程序猿”姚炜标。无论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在那里,专心的敲着他的代码。

 

“我想成为一名IT精英。用一连串优美的代码为这个世界绘画更多精彩的画面,让更多的人都能够看到代码也能改变世界。”

 

或许,追梦路上,勤奋如他,让他愈加明白要去哪里,更知道该如何去。

 

(文/胡筱培 张心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