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哲教授:《团圆》就是这“中国范儿”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3日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责编

 

2015年5月1日,第42届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正式开幕。中国馆主题影片《团圆》如期与全球观众见面,中央电视台也连续一周以8国语言面向世界展播。在为期184天的展会时间里,《团圆》将在中国馆内长16米,高9米的大屏幕上,每隔30分钟循环播放一次,直到10月31日。

 

这部长达8分钟的国家形象宣传片由中影集团导演崔雪峰监制,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数字动画原创中心创作完成,整个创作团队集结了几乎所有中国从业几十年的老动画人,从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出发,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了浓厚的中国乡情的故事。

 

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制作团队由动画系主任孙哲教授领衔执导,动画原创中心和成都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和学生组成。作为中国馆视觉展示的核心部分,这部打着“成大创作”的国字号动画影片,世博会中国馆“重头戏”,凝聚着成都大学制作团队的心血和汗水,彰显着成都大学在动画专业领域雄厚科研与创作实力。

 

一部《团圆》,情牵成都大学与米兰世博会的缘分。

 

一部《团圆》,承接成都大学美术学院今昔明日的奋进步履。

 

近日,《成都大学报》特别策划,走进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校园内的6号专家别墅,这座“动画创作工厂”,采访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题影片创作负责人、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系主任孙哲教授,探寻《团圆》“生产”背后的故事,体察从事动漫创作37年的“老动画人”的深深情结。

 

1.jpg

 

孙哲,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美术学院动画系系主任。第七届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获得者和成都市第九届有突出贡献专家;国际ASIFA动画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动画电影工作委员副会长、中国动画学会执行委员会主任、中国电视家学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视协动漫专业委员会会长、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教育部高教司全国大学生动漫大赛专家评委。

 

曾导演制作国内外动画片600余部,多次荣获国内外专业领域的重要奖项。代表作品:《小糊涂神》《西游记》《蓝皮鼠大脸猫》《文成公主》《快乐狐狸》,美国迪斯尼电视系列片《大力士》、《甘美熊》、《狮子王》、《阿拉丁》、《玩具总动员》等,参与动画电影《Fern Gully》的设计制作,获全美国电影大奖—埃米奖。

 

责任铸就 倾力而为

 

记者:5月1日,《团圆》如期向世界呈现,交完“作业”了孙教授感受如何?

 

孙哲:长舒一口气,真想好好休息一下。整个制作过程确实是很辛苦,在我们两个半月的制作制作周期里,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卯足劲儿加班加点,大家都掉肉了。

 

记者:《团圆》发布后,外界有什么样的评价?

 

孙哲:农业部前副部长、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牛盾发出:“这部动画影片感人至深”的感慨。外界普遍认为立意明晰、故事温暖,技术先进、符合东方美学与主题。”在送审过程中,虽经历熬人的阶段,但最后大家的首肯和赞许证明过程都是值得的。

 

记者:孙教授什么时候接到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主题影片的创作任务?

 

孙哲:2014年8月,我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卡通艺术委员会组织的一次学习,在此过程中,主影片的制作人,我的好友邀请我加入制作团队,当时我一口就应了下来。

 

2014年9月,影片才真正进入创作阶段。我们团队首先进行前期的文学创作—立意、架构、完善剧本。12月18日,剧本通过,中影集团正式与美术学院动画原创中心签约。正式接手这个项目是今年1月中旬,在2个半月的创作时限内,我们要完成构思、前期创作、后期制作等所有环节。春节期间,整个团队都在赶工,不断经历推翻重来的过程。

 

记者: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孙哲:时间太紧!真正有效创作时间只有2个半月。这次是国家任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进度必须要保证,在时间上绝对不能出问题。剧本确定以后,今年1月全面启动创作。创作一环扣一环,工序一个压一个,环环相扣,任何环节滞后都会影响整个制作进程。同时,如何在短暂的8分钟时间里用简洁、精准而又浓缩的方式传递中国国家形象成为了主创团队所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主创人员必须全力以赴,夜以继日,放弃春节休假,以超越常规创作强度,熬夜是家常饭。影片有135个镜头,总长为约480秒,每秒需要24帧,也就是至少需要11520帧图片,这些图片还需要配色,其中而大处的剧本修改已经历了不下二、三十遍,中间还彻底推翻过两次,这对任何创作团队来说都是挑战。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制作完成,绝对算得上是奇迹。

 

整个过程都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关乎到国家形象、学校声誉。创作动画十分艰辛,这是由其艺术形式决定的。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构思、立意、准备素材、写手稿,这些工作看似零散的,看不到任何成果,到了后期合成也要十分慎重,否则前功尽弃。4月6日是定稿提交审查的时间,也是紧张的时刻。影片有严格的审查程序,4月12日接受国家贸促委审查;4月15日接受中办、国办、外交部、农业部审查;4月18日接受世博会组委会进行审查。距离米兰世博会开幕还有最后几天时间,位于怀柔的中影集团2号楼工作室还在为成片做最后的混音处理和修改。

 

                                                      中国味道  国际风范

 

记者:主题影片为什么确定为《团圆》?设计思路怎样的?

 

孙哲:此次世博会的主题为“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聚焦食品和农业。创作前期,主管领导曾对影片创作作出批示,要求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的思想,以美食贯穿全篇,以亲情讲述故事。

 

根据批示,创作团队对影片剧本、角色、风格等进行科学策划和细致考量,从立意、构思、创作到制作、配乐等,均须要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精髓,体现世博会的国际化特点。中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地大物博,要找寻民族的共同点,从“共同点”着力,向世界人民清晰地展示中国文化。春节回家团圆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民俗,最能表现家庭、节庆、美食和亲情,以团圆为主题,以归乡亲情为主线,串联起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和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十分契合中国馆“希望的田野,生命的源泉”的主题。主创团队确定了此主题以后,无论是创作意图,还是文字表述,几易其稿,剧本于去年12月18日得到了中国贸促会的确认。

 

记者:看完影片,感觉其中满满的中国元素。

 

孙哲:对,整部动画片完全是手绘制作,全部采用中国工笔重彩画为元素,这在当今中国动画界已不多见。影片的每个细节都很重要,整个主创对细节处都极度考究。寿字服、手工面、青花瓷、燕归巢、高铁、古筝、箫管、自行车、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通过这些符号渲染中国民族文化,展示亲情。我们选择南方的新农村家庭春节团圆的情景,房子是岭南广府镬耳屋建筑,在洛带也有类似建筑,燕归巢表达思乡归家的家国情怀和土地乡情。因为文化视角和理解的差异,许多元素也最终被删掉。

 

在学校的工作室创作,早上起床,房外鸟语花香,听到小鸟叽叽喳喳,鸟儿就是以嘤鸣湖小鸟为原型。成大这边净土能够找到创作的灵感,细心的观众就能在影片里面的成大影子。影片还有很多四川元素,比如橘树、桃花、梅花、油菜花,就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身边场景的投射。

 

记者:世博会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影片除了体现“中国味儿”还要表现“国际范儿”?

 

孙哲:此次世博会举办地在米兰,参观者是全球观众,“国际化”是必须思考的问题。要在“国际范儿”的演出中充分演绎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影片中高速运行的动车是与国际接轨的纽带,钢琴作为音乐的一个符号,全世界公众容易理解。

 

主创人员还必须考虑中西方文化的结合点,美学理念的融入,这里要特别强调“钢琴”元素的运用,朗郎是米兰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大使,以朗郎为原型设计的三儿子钢琴师,从这个角度作为文化融合切入口公众能够接受。还有中国的手工面和意大利面等等,这些都是文化链接的很好的要素。

 

记者:孙教授,您尤其坚持动画原创和在动画中传承中国文化。        

 

孙哲:是的,我大学本科是学中国画的,我自己也是一个中国文化迷,因此,有这方面的情结吧。平时就喜欢研究。动画是无国界的,文化是国际化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可开采利用的宝物。我只做中国的动画,我的动画里永远会有中国文化的影子,我想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

 

这次《团圆》整个作品都是坚持原创,原创虽然辛苦很多。我坚信,我们要做引领而不能仅仅满足与跟随。创作不能老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没有原创永远没有自己的东西。

 

记者:《团圆》的创新和突破体现在哪里?

 

孙哲:通过动漫生动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五千年农业文化,要细致入微,才能更加清晰地描绘人的心理活动和场景的氛围,不漏掉细节,尽可能把作品完美地展示给公众。主创团队探索很多种方式,最终确定采用“工笔重彩”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的描绘能够细致入微,如蜻蜓翅膀的纹理、人眼瞳孔的特写都能够得以实现,这是对传统动画的巨大超越。工笔重彩这种艺术形式的缺点在于工作量极大,国内尚未有普遍运用,极大的挑战西方美学观念。实践证实,把工笔重彩这种艺术形式深度融入动画片的创作,拉近动画与电影的距离这是技术环节的极大突破。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和现代三维技术相结合的美术风格独树一帜,能够很好地将中国动画和传统艺术推出去。不管影片中的老奶奶的面部放大到何种程度,画面都非常细致,眼中的情感完全可以宣泄出来,细致真实的画面有别于与以往水墨画式的大写意,以更加细腻的场景来渲染情绪,颠覆了工笔画不能进入电影的观念,是艺术形式的一次大胆创新。

 

4.jpg

 

                                                   精诚团结    再上台阶

 

记者:成都大学主创团队的构建和分工是怎样的?

 

孙哲:整部影片前后投入创作的人员接近70人。主创人员由中国当前最优秀的动画制作人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陈西峰、余海鹰、王运栋、方曙等中国动画“大腕”鼎力支持,这些人员从业经历均超过20年。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的多位专业教师及学生和毕业了的优秀学子也回校,一同参与影片中后期制作中,对于整部片子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娟老师负责文学编剧;邓杉老师主要负责美术风格设定、背景绘制;王岩松教师主要负责场景线稿绘制;罗丁老师是副导演,主要负责影片二维制作部分;夏立伟老师主要负责影片的三维制作;梁怡老师担任本部影片的三维总监;陈赛老师负责三维特技;还有音乐与影视表演学院邓瑶老师积极参与;杨虎等一些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在校动画本科学生创新工作室“云动”也积极承担部分二维道具制作、三维模型动画、三维道具制作、三维道具贴图等工作。幕后默默无闻的同志还很多,虽然没有在银幕上写上一笔,但是确实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任务,学校、学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没有大家支持与参与是绝对不能想象的事情。团队人员非常敬业,工作到凌晨一两点、甚至熬通宵是家常饭。除夕夜,大家围坐一起包了一顿饺子,大年初一到十五,大家仍旧回到岗位工作。“把团队带起来,事业才会永存”我们拥有这个十分和谐的、特别能战斗的团队,经历这次实战,我有信心我们团队完全可以与全国专业团队媲美!这是我们创作《团圆》最自豪的地方,也是最大的收获。

 

记者:《团圆》的完成,有美术学院优秀学子的倾力付出,孙教授也一直很提倡培养后辈,作为动画界的资深前辈对这些后继者有什么样的期待?

 

孙哲:我秉承“快乐做动画”的理念,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把自己当做艺术大师,不能思维局限,要有一定的美学修养,多读中国艺术史,理论积淀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动画这样一个专业,就需要独特的想法和创意,不要光看动画界内的作品,做艺术尤其不能把自己框在一个套子里。

 

引导学生的创意才是根本。很多学生刚开始热情很高,但是在真正操作时,遇到了问题,就容易迷惑,甚至迷惘,这个时候就要因材施教,这是最有用的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困惑,将他们与动画的距离拉近,让他们融入动画创作中,全方位地培养他们,使他们在技术上涵盖全面,创意上火花四溅。跟学生交换想法我觉得很有趣,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他们都是年轻人,对事物有着新鲜直接的感受。很多观众喜欢国外的动画,其实国内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思想很活跃,同样可以做出符合某些年龄阶段观众的作品。关于动画人才,我国与日韩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虽然中国动画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但我相信这个行业是阳光的,我们应该快乐地去创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观众带去快乐,我要做的就是坚守教师和导演岗位,培养成大的研究生是大的发展方向,让中国动画能够后继有人,越来越好。

 

记者:对于当前充斥电视荧屏的《熊出没》、《蜡笔小新》《喜洋洋灰太狼》等儿童动画,您怎么看?

 

孙哲:这些影片占据电视屏幕,赢得很大欢迎,貌似在商业角度获得了成功,但这不是真正意义的成功。“动画并不是简单的娱乐”,动画人一定要遵守职业道德,不能让庸俗内容有立足之地。动画内容对孩子的成长,乃至对社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动画创作必须遵循影视传播规律,坚持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要对儿童成长具有启迪意义,这关乎一代中国人健康成长的重大问题。

 

记者:《团圆》完成了,孙教授近期有什么样的计划?

 

孙哲:之前的时间一直在忙着《团圆》的制作,学院的教学课程顺延了。现在影片完成,则要把之前“欠”孩子们的课程给补回来了。6月,将将启程米兰,以导演的身份进行国际交流和《团圆》的后期技术维护;下一步,希望争取再拿国家项目,创作更好更有影响力的作品,参加国际大赛,冲刺更高的奖项;希望能够出版一本书,把影片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把团队建设得更好。                      

 

采访后记

孙哲教授的名字,我早已如雷贯耳。采访中,我惊喜的向他打听《小糊涂神》,他满脸洋溢着慈爱的笑,告诉我《蓝皮鼠大脸猫》、《西游记》这些曾陪伴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粮食都是自己执导的作品,我的惊喜瞬间直升爆表,甚至他还与我一同哼唱起那首“白龙马,蹄儿朝西……”感觉此刻坐在我面前的,不是之前一个令我敬仰,高高在上教授、触不可及的中国动画大师,而是突然调回到眼前灿烂如蜜的童年,是他!我们童年的“精神教父”!

 

《团圆》,一部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动画原创精品,一部代表国家形象的重要影片实现“成大出品”,是以孙哲教授为代表的美术学院动画专业雄厚科研创作实力的完美展现,是学校长期坚持走产业融合型科研发展道路取得的重要成绩。

 

纵是硕果累累,孙教授仍然谦虚不已。谈到他深爱动漫创作,谈到动画创作就是一脸烂漫。同时,孙教授有满满地自信,“我们是最好的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绝对不是徒有虚名。成大动漫专业绝对是国内一流的!”

 

对学生、对团队、对教学、对中国动画,孙教授有自己的坚持、审视与思考,一个专业领域的“执牛耳者”像他的作品一样,始终保持着真挚、纯真的童心和崇高的师德,他留给我们最深的一句话是“虽然累,这样人生也是挺好的!”

 

这就是一个成大人,对于专业的执着,对于事业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态度。

 

(文/闵秀玲 李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