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杜瑞安:君子如玉

文:胡筱培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8日
胡筱培
来稿单位审核审核 编辑 闵秀玲
责编

杜瑞安在波士顿


杜瑞安,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艺术教育家。原中国电影乐团、中华全总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美国国际音乐家协会会员。成都大学特聘高端外国专家。


悠悠时光踏歌行 


舞台上,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几束灯光打在琴背上散发着幽谧的光亮,杜瑞安教授着一身素色西装款款而来,运气、开嗓,饱满圆亮的声音缓缓流出,与美丽优雅的女歌者深情互和,把一首苏联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夜晚》唱出醉人的气韵,可谁知道,舞台上的这一幕其实都是导演组“临时提议”,在成都大学·喀山国立音乐学院音乐会的尾声,杜瑞安教授在后台被邀请与来自喀山国立音乐学院的Murzieva Gulnara Radievna副教授合唱,因为突然,于是有了杜瑞安教授手拿歌词,与客人中文俄文混搭合唱一曲,这次“友情助阵”,也让听众第一次发现,原来在成大竟藏着杜瑞安教授这样惊艳的“男声”。


杜瑞安教授今年已届耳顺之年,但嗓音状态保持得非常好,这在我同他通电话时感受得清晰。清脆而有力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让人丝毫意识不到这是一位今年已经60岁的先生。


杜瑞安教授是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特聘高端外国专家,去年9月进入成大。他的头衔之多——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原中国电影乐团中华全总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他的履历之丰富,上海、北京、四川、美国的人生流转,他最被大众熟知的莫过于担纲1982年由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少林寺》的主题曲《少林少林》的主唱。我迫切的想要走近他了解他,听听他的那些故事。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这首声调铿锵,旋律简而不俗的歌曲随着电影的热映也成为一代人镌刻心底的旋律。


“你听过少林少林这首歌吗?”采访杜教授之前我在微信上向几位不同年龄段的朋友发问。“听过,我还会唱呢。”一位94年出生的学长很快回复我,并且还发了一段演唱的语音过来。确实,杜瑞安教授的听众广泛,不仅仅是涵盖不同年龄,也包括不同国家的听众。


杜瑞安教授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胡庆舫、谢绍曾、周小燕教授。毕业后人生颇有些“青葱得意马蹄疾”的快意,获中央文化部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还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录制大量创作歌曲,参加中央电视台,各省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国家在京的重大演出,曾为多部电影,电视剧录制主题歌。


1991年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华全总文工团联合主办下,他在北京海淀剧院举办了“杜瑞安独唱音乐会”,演出大获成功,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全国各重要报纸相继刊登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用36种语言向全世界播出了实况音乐会,他也因此登上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人民音乐》月刊的封底。


2006年杜瑞安教授美国独唱音乐会


心有安处是故乡


他的人生在1993年开始分野。1993年,他已是国内最知名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之一。但也是从这年开始,他开始思考并忧惧自己的未来。“我觉得我仿佛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名、利都有了,但我发现我唱歌的时候已经不会流泪了,完全是在靠技术唱歌。”他想到了出国进修,彼时,他收到了来自美国丹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入学Offer。但那时杜瑞安的名字就是团里的“招牌”,演出售票只要打出杜瑞安的名字就不愁销售。不仅文工团内部关卡重重,甚至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在签证上加以阻挠。“你都这么有名了,都可以在美国教书了,还能从美国学到什么?”


等到千辛万苦终于飞抵美国,入关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你来美国干什么?”海关工作人员例行公事地问,当时一句英语也不会说的杜教授“义正言辞”地让翻译转述,“因为我歌唱得好,丹佛大学音乐学院给了我全额的奖学金让我来读研究生。”海关的工作人员惊讶于杜瑞安教授的气魄,朝他挥了挥手,说了句“Bye-bye”,杜教授由此踏上美国的土地,开始了自己的异国之旅。


在美国,杜瑞安教授就读美国University of Denver (丹佛大学) 大学音乐学院歌剧表演系,1996年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在Opera Colorado(科罗拉多州歌剧院)任独唱演员。同年,他成功出演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男主角,尤其在综合音乐会上成为亮点,深受观众的欢迎。在美国“ 全美声乐大赛中”获一等奖,在美国成功举办了近30场个人独唱音乐会,他至今都被称为Colorado歌剧院最棒的男高音,演出遍及欧洲、北美及东南亚地区,深受观众的欢迎。


定居美国十余年,2010年杜瑞安教授回国并长期高校担任教职,日常他也应邀去高校讲学。“要把在美国这些年学到的东西带回来,教给我们的学生。”但学生们有时候并不能理解这位美国籍的“洋教授”。曾经有学生在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问他,“你加入美国籍,不担心国人会骂你汉奸吗?”“事实上,美国人才会骂我们汉奸、走狗,因为我们不是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并不会认同你‘美国人’的身份。中国人不应该骂我们,虽然入了美国籍,但杜瑞安的身体里流的还是中国人的血!”杜瑞安教授的手随着话语激动的挥舞起来。“我们的胳膊肘是要不断的往两边拐拐的,要做中美之间的一个桥梁,让两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有更多交流的可能性。”


深入了解交流后,你会深刻的发现杜教授的身上确实有着多种文化留下来的印记。他在北京生活十余年,说话一口“不普通”的“京腔”,不时会跳出几个很有韵味的儿化音,但他又是一个道地的南方人。“我父母都是浙江人,我是在上海出生和长大的。”小的时候,上海本地的同学并不认为杜瑞安是上海人,“因为我们都是在父母单位的子弟学校读书,那里几乎没有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因此同学间交流都是国语。”


杜瑞安教授其实和巴山蜀水也颇有渊源。“1949年之前,我的父母在重庆待了十八年,我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都是在重庆出生的,所以我们家里对四川都很有感情,现在我们家里的饮食和语言都是四川的。”从小谙熟巴蜀文化的杜瑞安教授选择来到成都,来到成大,除了重回故里,家庭环境的影响之外,还因为“成都这座城市非常的有发展前景和空间,对于学校提出的人才强校、十年跨越三步走一这些理念他的认同,我相信在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所有成大人的努力下,成大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明天,所以我来了,我也希望能为成大的发展做一点事情,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杜瑞安教授和李光羲老师


“先生”心事多且长


时间老人的脚步匆匆,转眼,杜瑞安教授来校也有小半年了,这一个多学期里他在成大的大环境中似乎有些“默默无闻”,许多学生并不知道成大来了这样一位“明星”,但是他做的许多事情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去年12月,著名男高音歌剧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李光羲老师来成大举办讲座,就是杜瑞安教授从中牵线搭桥,大力促成的。“那次的讲座非常火爆,不光是成大的学生,还有好多校外的人赶过来听,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这让他很兴奋,“成大的孩子们很给力,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


在美术与影视学院院内,杜瑞安教授更像是一个“耿直boy”。“开会的时候我会很直接的指出学院现在的一些问题,专业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专业课教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专业课训练……”这些他都曾向院领导甚至是学校相关领导直言不讳反映过。“现在学院买了15支专业的话筒,我还在积极争取让学院多买几架三角钢琴,不然仅有的一台钢琴真的难以应付学校平常教学和活动的需要。”


杜瑞安教授现在还负责学院声乐方向的专业教师的培训。“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嘛,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教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规定每次45分钟的小课,杜老师常常会“拖堂”,“我常常给她们上着上着就一个多小时了”但是看到这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杜教授觉得这堂拖得值!


他也在给一部分的本科生上一对一的专业提高课,“成大的学生其实声音条件都很好,但是还没有太掌握系统的科学发声法,导致唱歌的时候高音上不去,几乎只是在用爹妈给的嗓子,没有用到共鸣腔。”他提到教过的某个学生,“之前他连培优课都上不了,技术太差了,带他的专业老师没办法了,送到我这儿来,可现在他是成大最棒的男高音。”梁珺蕾是已经毕业的2012级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今年她准备“二战”继续报考某知名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因此每周她都会回成大来,请杜瑞安教授给她上“小课”。“杜瑞安教授一贯强调科学的发声方法,跟杜老师学了之后我的专业课水准蹭蹭蹭的往上走,好遗憾没有早一点遇到他。”听到学生梁珺蕾说起自己在音乐培训学校兼职的时候为了照顾几位小朋友的上课时间而要多次的往返住处和培训点时,杜教授心疼着提醒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考研,在兼职上面不要花费太多时间。我和你一块儿去找他们(负责人),我去跟他们说说。”一言一语,杜瑞安教授就像是一个父亲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着他的学生们。


聊天不知不觉到了晚饭饭点,他热情的招呼我们吃饭,不容我们拒绝,他就走进厨房开始乒乒乓乓的准备起来,一边做菜还不忘继续和我们聊天,他对音乐舞蹈系的每一位老师都很熟悉,也完全有什么架子。他随手拿起餐桌上的一件小玩意儿,“这是唐榕老师去突尼斯演出,带回来送给我的。”


唱歌之外,他对于玉有着难以言表的喜欢。中国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要常常戴,你得养着它,玉才会越来越润。”他拿出自己珍藏的几块玉石,打开专门鉴赏玉石的小手电让我们欣赏。在灯光的照耀下,玉石显得异常通透和漂亮。这让我想起孔子曾言:君子如玉。佩戴玉石的目的是时时警醒自己,道德修养与品格应像玉石一样,儒家认为君子应当是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而杜瑞安教授正像是一块暖玉,是走近就可以感受到温度的,他像玉一样通透,心中赤诚,要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学生;他又有着玉石一般的耐受力,坚韧,要创造好的条件,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


会唱歌、会弹琴、做得一手好菜,说话幽默风趣,他是一个十足的“男神”,纵然有着让人仰视的身份,他也丝毫没有架子。采访中,除了聊他的专业、他的经历之外,他还会随着聊天的深入不时说一些别的趣事。临别,他拿起桌上的小零食和水果塞给我和学姐并关切地说:“晚上时间长容易饿,拿点零食回去吃吧。”说话间眼角眉梢尽是暖意。这让我确信,打动听众的远不仅他的歌声。


(文/胡筱培  编辑/闵秀玲  责编/李洁)

编辑:闵秀玲